辰星科技孙晓斌:未来激光为何会大幅降价?

2016-11-24 08:54
电影中国 2016年4期
关键词:巨幕票务激光

每年的CinemaS展,作为国内唯一通过好莱坞DCI及FIPS认证的数字影院建设服务商的辰星科技自然不会缺席,这一次,她更加精心布置了展位,带来颇具吸引力的创新产品,并且在现场打造了一个临境感激光影厅,引得参观者纷纷前往体验。在现场,电影中国记者对辰星科技总经理孙晓斌博士进行了专访,了解到辰星此次参展的“拳头精品”并畅谈未来电影技术的趋势与发展。

这次来CinemaS展都带来了哪些新品?都有哪些特性?

孙晓斌博士:此次展会,我们辰星科技主要带来了三大块产品。

首先是激光放映机产品,辰星科技很早就开始了激光研发,此次展会我们搭建的激光影厅所用的就是第三代激光光源。我们实现了把整个激光光源部分整合在放映机里,而不再需要单独光柜,使整个结构更加精简,便于日常安全运营与维护;同时,辰星科技散斑消除技术经过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也已进入到第三代,我们将会和合作伙伴一起在2016年BIRTV展上联合发布最新最先进的无可视散斑激光放映机产品。目前我们辰星科技最主要的精力是在三色激光上,三色激光是公认的最佳放映解决方案,但它的劣势就是它目前的高昂成本。不过按照现在我们掌握的半导体价格走势来看,它的成本很快就会降下来,因为辰星科技有能力提供一个非常大的初始供应量,控制好它的边际成本。

其次是辰星科技自主研发的票务系统“微智助”,可以让影院和第三方电商共享会员;最后是辰星科技最新研发推出的AQ33-CS云服务器,把影院放映服务器和TMS系统合二为一。

目前激光有荧光粉、三色、6P三种方案,您对这三种方案有怎样的看法?

孙晓斌博士:现在看来,荧光粉更像是一个过渡产品,有点像CRT到液晶电视之间,出现过一段时间的背投电视。荧光粉激光目前只能基本满足DCI色域,而三色和6P激光无论在色域方面还是在对比度方面的技术指标,远超于荧光粉激光,代表电影高品质放映的未来。在三色激光方案成本下降之后,荧光粉将不再具备产品优势而慢慢淡出市场。目前的6P从根本上来说是三色激光,是基于三色激光的集成方案创新,并不是产品本身的创新,可以理解为两个不同规格的RGB三色激光做双机叠放或是共用一个镜头切换电影叠放。

散斑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孙晓斌博士:目前市场上消散斑主要的方式有两种,我就不展开介绍。辰星利用的方式与这两种方法有一定差异,我们主要采用创造性声波振动方案来带动荧幕反射面微颤的技术方案来解决散斑问题。同时,为了迎接RGB三色激光的大规模商用普及,我们目前正致力于研发不需要振动银幕消除散斑的方案。这项研发工作取得成功的话,我想,对全球激光放映领域来说,将会是散斑消除技术上的革命与创新。

相较于普通厅,巨幕厅似乎更能凸显激光光源的优势。那么目前辰星的激光巨幕系统市场推进情况如何?

孙晓斌博士:目前辰星激光巨幕包括已完成和在建的累计达103块银幕。对于巨幕市场和激光未来的发展来说,我认为巨幕首先代表的是高品质观影体验,这才是现在观众选择去影院和非影院观影最大的区别。而激光在巨幕厅的应用相较于常规的双机氙灯巨幕方案能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色彩、更高的对比度和亮度,带给他们超越普通巨幕的高品质观影极致体验。对于像《复仇者联盟》、《阿凡达》之类的特效大片,激光巨幕无疑最能吸引人气,但所有巨幕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首先是影厅座位较多,运营成本较高。如果当地反应不够强烈,在巨幕厅放映则可能是一种浪费,经济效益会很差。所以说,影院在做巨幕的时候,要注意影院区域观影人群能否达到特定的比例,如果不能,还是要谨慎投资。所以前期调研非常重要!

目前已经有不少厂商都在进行激光的研发和推广,辰星科技的优势是什么?

孙晓斌博士:我们的优势主要有三点。

第一,最早进行激光研发和投入,最长激光商用经验,奠定了辰星激光产品的稳定性。2013年底辰星科技研发并打造了全球第一块商用激光巨幕,并成为目前LIPA全球激光放映协会领导层中首家也是唯一中国企业。长久以来,与国内外放映机和激光合作伙伴的深入合作研发更是奠定了辰星科技在激光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此外,辰星科技早期激光产品的成功商用和失败技术问题经验的长期积累,尤其在三色激光技术和影院现场环境应用结合方面的经验,以及光机电研发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都非常成功。这些都是辰星在技术上的最大优势。

第二,目前辰星依托包括大地影院在内的诸多院线、影院客户,有很多三色半导体激光的订单,只要价格合适,我们可以很快拿出大单,进一步控制它的产品成本,这是辰星采购规模的优势。

第三,辰星目前已经与国际一流的投影机厂家有了深入、密切的合作,将会联合生产激光投影机。辰星科技作为国内唯一通过好莱坞DCI认证的厂商,在DCI官网上有十二家授信设备供应商,这就决定了辰星有更好的话语权与投影机厂商沟通,这就是我们的成本优势和品牌优势。

此外,您在开篇提到的这次展会上辰星科技带来的另一款产品——票务+“微智助”,它的核心优势是怎样的?

孙晓斌博士:现在很多影院面临的问题是70%-80%的观众通过第三方网购电影票,造成了影院会员资源严重流失。在这样的情况下,影院应该如何去增加用户粘性,和客户拉近距离呢?辰星科技的中鑫汇科票务系统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应运而生的,目的是让影院和第三方去共享会员。观众通过扫描二维码自助取票,完成取票流程后自动成为影院会员,影院可以自主对会员提供一些个性化营销服务,从而使观众逐渐依赖影院,辰星科技通过票务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影院市场找到空间,提供更多的可能,并在互联网购票的大趋势下去实现共赢的发展。

中鑫汇科票务系统另外一个特点是“会思考”。辰星马上会推出大数据排片功能,通过对影院历史数据的沉淀以及影院区域大数据的统计,用一个功能按钮即可实现自动排片,给出排片的场次和建议。这个大数据不是简单的报表,而是和北大数学系合作的一个自动化算法,让排片系统更加人性和智能,最大限度的符合影院客户的需要。

去年的BIRTV展上辰星发布了和美国杰士战略合作的消息,目前市场情况如何?

孙晓斌博士:辰星科技作为美国杰士音响中国电影市场的总代,目前已帮助杰士音响在中国完成了400多个厅的部署工作,比我们预期的数字略低。可能还是因为我们为了给观众带来美国原汁原味的杰士音箱,产品全部从美国直接进口,运输成本也要高很多,带来很大成本问题。为了让更多中小厅用上 “最发烧”级的配置,目前我们与杰士、QSC正在进行一个产品集成方案创新,我们拿音响与功放这两个王牌与我们辰星科技自研音频处理器设备做配比,并且将价格降低到10万以内,这对于无论国内影院投资人还是观众来说都是绝对的“福音”。

另外,杰士音响为辰星定制了更适合中国本土使用的音箱,较轻的音箱以及涉及到音质的音箱核心部件的仍然全部由美国研发生产,而对音质敏感度低的大箱体我们会在国内进行生产,这样可以在不牺牲音质的条件下更好的控制成本。

听说辰星科技在4月重磅推出行业首创的影院设备租赁业务模式,“0门槛”听起来也比较玄乎,对于我们的众多投资人非常有利。您能跟我们详细介绍下这种新业务的优势吗?上市以来,市场应用如何?

孙晓斌博士:我们采取的模式是,辰星科技做影院的票务担保,影院安装辰星的票务系统,这样辰星才能获取成品发展优势和比较强的控制力。而对于金融公司来说,就拥有较强的控制力和解决方案,能够降低利息。辰星是以这种方式换取较低的利息,辰星再把首付比例和利息优惠让给影院。所以说这个租赁不是单单某个部件如放映机的租赁,而是整体影院解决方案的租赁。

这个方案首先对影院无疑是最为适用的。对影院投资来说,他们不必再为选购设备而忧心,辰星提供了最合适的影院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对于做投资基金的人来说也很简单,因为整体系统都是辰星的,从产品到服务,辰星始终参与,为影院做连带担保,无疑是最有保障的。

目前已有12家影院跟辰星签订了影院设备租赁业务模式协议,大部分是二、三线城市的影院,因为资金或许是建设影院最大的“拦路虎”,很多影院逐步接受,开始使用。而一线城市大部分影院还持观望态度,这就要求我们辰星更加努力,提高服务,努力迈向一线城市影院。

2016年辰星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及公司形象?近期及远期产品及市场发展方向是什么?

孙晓斌博士:随着辰星科技市场份额的不断加大,辰星的自身定位是做数字电影专业领域中研发能力最强的技术服务公司。努力,我更愿意用行业认可去说明!去年我们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颁发的国家应用成果二等奖,同时还拿到了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奖励是对辰星竞争力提升的最好认可。同时,我们更注重与行业伙伴的深度技术交流合作,如与科视、索尼等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更深层次的交流在于本土研发人员的连接,辰星科技始终专注于技术的延伸、突破

从市场发展方向说呢,由于辰星科技自身的技术属性,我们在未来将全面转向服务。我们的服务并非表面意义上的擦擦灯泡、擦擦反光网,更多在于针对影院自动化系统、票务系统、TMS系统、电影放映机、服务器以及激光的控制面板等全系列优化、升级工作。辰星是唯一拥有代码级解决方案的电影技术公司,拥有代码级别研发能力,整个服务都是基于这个核心,在此基础上做多重模式的创新,包括与金融完美搭配的尝试创新。比如我们做金融租赁的时候,辰星能把设备和金融公司要求控制的方法密切融合注入到影院设备里,而这是行业首创的,有效解决了影院投资的资金难、维护难等问题。所以辰星提供的这种服务绝不是简单的售后,而是一种具有增值性和业务配合的服务。在此后的BIRTV展上,辰星会有一系列和相关重量级的合作伙伴基于技术合作的创新内容发布,敬请期待。

猜你喜欢
巨幕票务激光
Er:YAG激光联合Nd:YAG激光在口腔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文旅部出台国内首个演出票务领域行业标准
激光诞生60周年
请给激光点个赞
从案目制到票务制:近代剧场经营范式的确立
激光尺
IMAX遭遇中国“替身”:国产巨幕欲虎口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