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宏,符红斐,陈明会,孙新杰,张克红
(1河南省淅川县林业局 474450;2内乡县园林管理处;3淅川县森防站;4南阳市森防站)
淅川县几类主要经济林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罗志宏1,符红斐2,陈明会3,孙新杰4,张克红3
(1河南省淅川县林业局474450;2内乡县园林管理处;3淅川县森防站;4南阳市森防站)
笔者详细研究了淅川县5类危害严重的经济林病虫害,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淅川县;主要经济林病虫害;发生;防治
河南省淅川县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道水源地,近年来种植了大量经济林木,由于林种单一,防治技术落后,病虫危害严重。2015年笔者经调查研究,总结了5类危害严重的经济林病虫害,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1.1危害症状在淅川县危害桃、杏、李、樱桃、核桃等多种果树。病菌侵入当年新梢,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突起病斑,危害多年生枝干,有时呈现1~2cm的“水泡状”隆起。病菌可以长期潜伏在皮层组织内部,并能侵入木质部,病部均可渗出褐色的胶液,从而导致枝干溃疡,甚至枯死。
1.2防治措施①选育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②采用药剂保护,从5月下旬起,每隔15天喷1次50%克菌丹500倍液,连续4~5次。③合理整形,减少锯口和剪口。冬季刮除病树皮集中烧毁,刮后刷白涂剂保护。
2.1危害症状该病常见多发,危害多种树木、果树和花卉的根部。病害首先从幼嫩新根开始,逐步扩展至侧根及主根。感病初期,病根表面出现疏松棉絮状菌丝体,其后逐渐集结成网状,整个病根表面为短绒状菌丝体所包被。病根皮层腐烂,极易剥落。病株地上部分症状为顶梢不抽芽,叶形短小,皱缩卷曲;严重时枝条干枯,最后全株枯萎死亡。低洼潮湿或排水不良的地块病害的发生往往较重。
2.2防治措施①加强苗圃管理,注意排水。②发现病株应及时挖出并烧毁,周围土壤进行消毒。③初期感病植株可将病根全部切除,切面用0.1%升汞水进行消毒。周围土壤可用2.5%硫酸亚铁浇灌消毒,然后盖土。
3.1危害症状该虫在当地主要危害板栗、柿、木瓜、桃、梨、李、樱桃等树。1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于桃树皮下、玉米、高粱秸秆内及板栗果堆集处等许多不同场所越冬。成虫白天停伏于叶背面,夜间活动,有趋光性。雌虫经补充营养和交尾后,多于夜间产卵。卵多产于幼虫将蛀入危害的部位,初孵幼虫蛀入果内危害,取食后即从蛀孔排出粪便。老熟幼虫在被害果内或树下吐丝结白色茧化蛹,危害严重时能导致减产可绝收。3.2防治措施①秋季采果前树干绑草,诱集灭杀越冬幼虫。②拾净和摘除虫果,集中沤肥。③各代幼虫孵化初期,可喷洒26%阿维灭幼脲1500倍液或者10%啶虫脒1500倍液。④有条件时,可架设黑光灯和糖醋液诱杀成虫。
4.1危害症状该虫在当地主要危害李、桃、杏、樱桃、核桃、栗等果树及林木。枝干被害可造成树势衰弱或枝条干枯死亡,在果树上发生严重时,枝条表面布满灰白色介壳雌虫,雄虫脱皮时其壳似白粉层,可造成减产或绝收。该虫1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4月产卵,初孵若虫爬行扩散危害,8月出现第2代若虫,9月发育成熟,雌雄交尾,以受精雌虫越冬。
4.2防治措施①抓幼虫孵化期喷药防治,可喷洒40%速扑杀2000倍液。②发芽前喷洒40%速扑杀2000倍液或蚧螨灵1500倍液。③冬季刷除越冬虫体。.
5.1危害症状在淅川县主要危害桃、杏、李、柑桔、樱桃、梨、柿等植物。成虫、若虫群集新梢和叶片背面危害,被害叶趋缩向背面作不规则状卷曲,严重影响枝、叶、果实的发育。其分泌物易招生霉菌,可传播病毒,造成严重危害。该虫1年发生10多代,世代重叠极为严重。以无翅胎生雌蚜或卵在树下多处越冬。翌春4月中下旬开始危害。桃蚜的发育起点温度为4.3℃,高于28℃则不利,春、秋季呈2个发生危害高峰。桃蚜对黄色、橙色有强烈的趋性,而对银灰色有负趋性。
5.2防治措施①设施栽培时,提倡采用防虫纱网。②危害期喷施50%高渗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
(收稿:2016-04-17)
[1]王邦磊.林业有害生物及无公害防治[M].郑州河南农业出版社, 2009.第一作者简介:罗志宏(1971-),男,河南淅川人,大专,农艺师,从事林业技术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