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红色革命圣地·胶东育儿所

2016-11-23 21:08孙利堂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胶东战争革命

孙利堂

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随着胶东妇女解放事业不断发展,妇女干部队伍不断壮大。由于战争环境,不少妇女干部生了孩子,无法随身带养。为了解除妇女干部的后顾之忧,使革命后代健康成长,胶东行署和胶东妇联共同研究,决定筹办一处战时胶东育儿所。本文对胶东育儿所的革命故事进行了介绍,以此重温历史。

关键词:胶东;胶东育儿所;革命;战争

乳山仁爱文化博大精深,乳山母爱文化源远流长。胶东乳山被誉为母爱圣地,是有着极其深厚的地域历史文化渊源。境内大乳山因像母亲的乳房而被称为母亲山、圣母山,这是大自然中的母爱图腾。由此诞生的三圣母救众生的大乳山传说,将母爱博大无疆演绎得感人肺腑,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乳山人。千百年来,母爱、爱母、孝亲、感恩,在乳山传统道德风尚中,始终占主流崇尚位置。抗战时期在乳山的胶东育儿所,300多位乳娘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养育了1000多名八路军的后代,演绎了真人版的“三圣母救众生”的故事。

一、胶东育儿所的发展历程

1941年冬,胶东医院育儿所成立,主要收养党、政、军干部子女及烈士遗孤。1942年4-5月,因形势逐渐恶化,该所由荣成县沟曹家村转移到境内东凤凰崖村。7月该所改为胶东育儿所,9月又迁至田家村。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所内儿童已由初时的2人增加到220人,所收养幼儿多安排到各村分散带养。1946年2月,根据胶东行政主任公署指示,该所一部分幼儿随公署机关转移至莱阳境地,一部分幼儿依然分居在田家及附近各村。是年秋,国民党军队进攻山东,胶东西部形势日趋紧张,去莱阳部分幼儿又重新返回田家村。1948年,胶东全境解放,分散在各村的儿童集中居住,共收容儿童300余人,是年春,该所由田家村迁至离城区较近的腾甲庄村。1952年7月,胶东育儿所由乳山县人民政府接管。

二、胶东育儿所的起步与发展

1.成立之初

1941年冬,胶东妇联派苏政同志到荣成的一个村庄做育儿所的筹备工作,任政治指导员。1942年春,育儿所搬到牟海县(今乳山市)东凤凰崖村。1942年7月,组织派张福芝同志到育儿所任所长,胶东育儿所正式成立。同年9月,育儿所搬至牟海县田家村。胶东育儿所接收了胶东医院育儿所(苏政同志于1941年11月负责筹办)的两个奶母,一个管理员,一个炊事员,两个孩子,就到胶东抗日根据地—牟平县田家村(今属乳山)安了家,一个月后开始接收孩子。当时,送到育儿所的孩子大都处于哺乳期,为来所的孩子寻找不脱产的乳母就成了育儿所的首要任务。在当时的环境下,带这些孩子不但要吃苦,还要担很大的风险,可是育儿所工作人员在与当地党组织和妇救会联系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在周围比较偏僻的山村找到了一批乳母,为了便于战时掩护,孩子们都被乳母领回家喂养。

岁月动荡,加之孩子逐渐增多,奶母和孩子集中在一起,碰到敌人“扫荡”时会给转移带来很多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育儿所把奶母分成脱产的和不脱产的,以不脱产为主,动员周围村子的妇救会,积极为育儿所物色奶母。当时担任奶母的,一般都是村里刚给孩子断奶的妇女或是死了婴儿的母亲,虽然条件恶劣,奶母也很缺,但育儿所仍然坚持把好奶母关,要求担任奶母的妇女都进行体检。为了适应当时的战争环境和沟通奶母与孩子的感情,孩子都称奶母是“妈妈”,并随奶母分散在各村居住。

2.逐步成型

随着孩子的增多,育儿所的管理干部也陆续增加。到1944年,育儿所的工作分为三个组,即总务组、医务组、巡视组。总务组负责生活供给。党和政府对育儿所格外照顾,规定乳母每月发粗粮60斤,作为乳母的口粮及喂养孩子的报酬,孩子的供应按年龄大小分别发给细粮。孩子的衣服每年发两季,春季发单衣、冬季发棉衣,把布和棉花发给乳母做。前方部队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战利品,凡是育儿所能用得着的,都及时派人送去,总务组再分发给孩子们;医务组负责到孩子们的居住村为孩子和乳母检查身体,有病及时治疗,同时向乳母宣传卫生知识,预防各种疾病;巡视组除了到各村巡视现有乳母带养孩子情况外,还要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做好调查、聘请新乳母的工作。

3.战争胜利,不辱使命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育儿所也有了较大发展。经胶东行署批准,育儿所从山区搬到离乳山县城较近、交通方便的平原地带——腾甲庄村。为了提高保教质量,育儿所根据年龄把孩子分成两部分。一是小学部,对7周岁以上的孩子进行普通的小学教育;二是幼稚园,抚养管理6周岁以下的孩子。教育设备也有了很大改善,安装了一些大型玩具,还设置了音乐舞蹈、游戏、故事常识等课程。在生活上,孩子们全是供应制,政府每月拨给每个孩子20元钱,统一使用。在饮食上,医生根据孩子年龄及所需营养,有计划地调剂。除了主食之外,还可以吃到点心、蔬菜、肉蛋、牛奶及各种海产品。每逢春节等假日,都要给每个孩子发一套新服装。

解放后,育儿所绝大多数孩子回到了亲生父母身边。1952年7月,胶东育儿所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根据上级批示,除少数工作人员调离外,其余全部同孩子一起移交给乳山县,改名为乳山县育儿所,受乳山县人民政府领导。1955年8月,乳山县育儿所撤销,原胶东育儿所有9名找不到父母的孩子,由乳山县机关工作人员领养。

三、胶东育儿所文化

乳娘精神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乳娘品格令人敬仰、催人奋进,在她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忠心向党、知恩图报、坚贞不屈、慷慨无私的乳娘精神,生动诠释了胶东人民以命相助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在抗战史上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在胶东育儿所的历史上,我们看不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对立,看到的是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根据地的民主政府与老百姓亲密无间,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共产党、八路军、解放军、人民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骨肉深情的见证。

四、结语

从1942年到1952年的十年间,胶东育儿所先后养育了1000多名革命后代。在侵华日军残酷“扫荡”的颠沛流离中,乳母们宁可牺牲自己的孩子,也要确保托养孩子毫发无损。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胶东育儿所的母亲们用母爱书写了一段人间奇迹。

参考文献:

[1]徐爱清.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J].文史春秋,2016,06:21-23.

[2]于法.红色旅游圣地——胶东革命烈士陵园[J].春秋,2012,01:62-63.

[3]宋磊.龙口庵夼:胶东“革命圣地小延安”[J].走向世界,2015,36:72-73.

猜你喜欢
胶东战争革命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胶东面塑——花饽饽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胶东沿海的“妈祖”遗产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