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融媒体时代主持人角色的必要突破

2016-11-23 22:10马维明
戏剧之家 2016年21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主持人受众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使媒体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随着新媒体传播的形式不断创新,传统媒体必须与新媒体融合,才能健康发展。由于融合了新媒体元素,传统媒体主持人的角色也因形式的变化而发生演变。这种演变既有继承,也有突破。本文旨在指出融媒体形式下主持人角色的必要突破。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主持人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63-02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今时代各类依托互联网建成的传播平台也相继出现。这些互联网平台新型传播方式相对于传统报纸、广播、电视媒体而言,具有高效、互动性强特点,称为“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压缩并掠夺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传统媒体要突破重围,必须以开放包容的态度,融合新的传播方式。而作为影响传播的重要角色——主持人,肯定会因传播内容、方式,受众对象等变化而发生角色的继承与突破。如何明晰地认识这些突破,无疑是一项重要课题。

一、融媒体时代主持人的定位

融媒体时代打上了互联网的“烙印”。因为是以互联网为传播介质,所以传播过程具有即时性、主动开放性(互动性)、角色不确定性三个基本特征。主持人要学会通过网络平台,运用文字、音视频等元素进行掌握、处理信息,并选择热点进行互动性传播。与传统媒体主持人不同,融媒体时代主持人的生存发展与互联网网民息息相关。定位于网民需求是融媒体时代主持人角色的重要特征。

随着互联网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低门槛、零成本的发布率,使互联网成为信息的海洋。网民们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撷取有价值的信息。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分析,择出符合热点和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减少时间、精力的损失,是网民的迫切需求。定位于网民的这种需求,进行信息有效性传播,使双方受益,是融媒体时代主持人必须担当的责任。

另外,人具有社会性。当在工作和生活中受到挫折,人们希望有地方得到倾诉与发泄,以求得社会的关注;面对社会热点事件,人们急需表达自己的评判观点,以宣扬自己的世界的认知。如果这种情感诉求,在平台的互动环节中,得到引导、肯定与推进,人们的情感就会在这里得到释放,其社会需求也得以满足。

二、融媒体时代主持人必要的突破

传统媒体在融入互联网新媒体传播形式后,主持人角色发生了一些改变。除继承了原主持人的特征外,更有一些突破。

(一)突破“圈定权”,紧握“把控权”。

“内容为王”是传媒业经典的名言。“内容”是节目传播的出发点,也是传媒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传统媒体由于政治需要或舆论导向的需要,对内容的把握,大多在幕后已经严格把关审核,主持人按照既定的传播内容,传播意图、传播程式一步步完成传播过程,“传声筒”的地位“凸显”。与传统媒体不同,在融媒体时代,依靠互联网的架构,主持与受众是实时互动性的,受众群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流动性特点,受众参与性积极性更强、互动的方式更多,节目演化与发展及所涉内容都具有不可预测性。

所以,融媒体时代主持人作为节目的核心组织者,要突破以往“传声筒”的角色,需担当不可替代的内容把关人重任,及时机智地调整引导传播内容,引导舆论导向,成为节目的真正操控者。

2012年12月旅游卫视制作的《音乐心旅程》是中国第一档互动音乐心灵治愈节目。节目中添加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元素。由于微信、微博的及时性和互联网网民的广泛性,不同的阶层都参与其中,对于同一个话题,不同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的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些都成为节目内容之一。面对这些或片面局限、或角度偏激观点,主持人进行了积极有效地疏导,使节目更加理智,更加全面,集中体现了主持人在融媒体时代的对内容“把控权”角色的内涵。

(二)突破“宣判权”,实现对等权。

传统媒体主持人具有“喉舌”作用。对节目必要的把关和审查导致了节目的话语权始终握在传统媒体主持人手中,主持人对话语权有绝对支配地位。整个节目在传播过程中,受众与主持人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融媒体时代,主持人角色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面对数以亿计的全世界网民,任何一位网民都能够参与其中,可以自由地和主持人进行零成本的互动,实现即时沟通交流,即时互动。参与者可以用虚拟的假名,可以用隐身状态,毫无顾虑地陈述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自己的观点。主持人无权“剥夺”受众的话语权,主持人与受众的话语权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

(三)突破“舆论权”,凸现“论舆权”。

传统媒体主持人通过广播电视节目将指定的传播内容、传播主题,直接向观众进行宣讲。整个传播过程中,主持人兼有“真实的小我”和“传播的大我”双重身份。“真实的小我”是官方的喉舌,用个人的言语发声、表达;作为“传播的大我”,“小我”的观点要符合党的方针、政策,起到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使受众的思维沿着话题的方向进行。对内容的严格界定,对观点不允许有丝毫偏倚,形成了“舆论权”的完全把控。

融媒体时代主持人则多是话题的制造者。主持人根据受众的需求,积极寻找符合受众切身利益,符合社会热点,符合群体需要的话题,将话题交给互联网平台上展开讨论、评判,并依据话题的发展节奏,对其进行引导、提示、深入、小结等作用。主持人有时是局外人,是一种“信息载体”。这个“信息载体”与传统媒体不同,他是话题的制造者,却又是冷静的旁观者。议论的内容由参与者发挥,主持人只是抛砖引玉。“论舆权”交给了受众。

(四)突破“说教权”,释放参与权。

与传统媒体不同,融媒体时代主持人可以与受众互换角色。融媒体时代通过网络建立微信、自媒体、网络社区或聊天室。这些平台都具有互动性,主持人不再是主导者,只是秩序维护者,甚至只是作为成员推动节目的推进。参与者可以是主持人的搭档,维护并推进节目的发展。有些主持人还可以将节目的推进权交给参与者,自己充当观众,与之交流。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社会热点、个人困惑等关乎个人切身利益或群体利益的话题,组织其他受众共同分析、讨论。任何一位参与者只要愿意都可以临时成为主持人角色。这种角色互换给受众提供一个临场发挥的平台,过一把“主持瘾”,增加节目的参与度和社会价值。

(五)突破“代言权”,体现“亲民权”。

传统媒体中,传播的内容指定与传播意图严格的审核,使主持人在节目中不仅仅是一个主持的角色,更是媒体的代言人。融媒体时代主持人以自然人的身份出现,才能与广大受众亲密互动。自然人与受众社会地位的平等性,有利于主持人与受众的平等对话,也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社会素材、信息报料、节目反馈。传播过程中,节目的宣传意图,后续发展,由主持人灵活把控。主持人只要时刻把握底线,调整自然人与媒体人的角色,实现媒体代言人与自然人角色的融合,在节目体现亲民情结,与受众接近距离,观点由受众表达,氛围由受众创造。

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融入互联网元素,这是时代发展的方向。融媒体时代主持必须坦然面对主持人角色的变化,特别要注重主持人角色的突破,跳出传统主持人的思维框架,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拥抱传统媒体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张颂.语言和谐艺术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军.浅谈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培养[J].今传媒,2012(8).

作者简介:

马维明(1972-),男,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播音主持。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主持人受众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