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亮+吉晓苹
【摘 要】周星驰导演的《美人鱼》,不少学者与影评人将其解读为“环保题材”或者“生态美学”。实际上《美人鱼》从某些程度上反映了之前商业电影中较少表现的资本对人性的异化问题与意识形态输出问题,本文就从资本裹挟下的人性异变、意识形态输出等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周星驰;美人鱼;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24-01
周星驰2016年导演作品《美人鱼》得到的最多的评价是一部契合“环保主题”的影片,有影评人将其定性为一部“生态美学的魔幻大片”。事实上,如果说“环保”是其表层意义的话,那么在环保的背后,更深层次是以美人鱼的悲剧来展现当代资本裹挟下的人性异变。
一、资本裹挟下的人性异变
在影片开始就展示了大量的污染、屠杀、砍伐,甚至影片的主角刘轩使用了包括声纳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破坏和驱逐海洋生物,这一切破坏环保的举措,背后是资本和金钱的驱使。
物质或者说金钱的产生,原本是为人服务,为了让人类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在近现代,“人却越来越不成为人”,人们沉迷于自己所创造的物质,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通过种种违背法律与道德的手段来攫取物质,人们沉迷于手机、贪婪于美食、沉浸于肉欲、迷恋于跑车、醉心于豪宅,丝毫没有考虑过创造这些物质的最初目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性是追求自由与美好的,但是在这里,人性开始变得扭曲和异化,钱和权利成了人们唯一追求的对象,人们明争暗斗,为的是物质和财富,金钱和美色;不是人在控制着物欲,而是物欲从某种程度蒙蔽了人的双眼、迷惑了人的心智,控制了人的行为,仁义、道德、真善美,成了被耻笑和唾弃的东西。
如果说,刘轩只是为了攫取金钱来粉饰其童年的不幸,那么李若兰便是情欲的化身,她带着无数的算计与目的来接近刘轩,嫉妒心真的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在她得不到刘轩的现实和对姗姗的嫉妒之下,不惜心狠手辣、鱼死网破也要杀死姗姗,甚至杀死她深爱着的刘轩。“我得不到的东西,你也别想得到”,正是李若兰心狠手辣的性格写照。
有意思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想象着自己成为单纯善良的美人鱼的同时,却不知不觉地走上了李若兰的路。
二、意识形态输出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媒介,往往还承担着意识形态目的。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输出的过程中,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媒介输出承担着重要角色。好莱坞电影致力于培养习惯于“美国大片式”口味的中国观众,在这些电影中,他们以高精尖深的科学技术、恢弘大气的场景、激烈冲突的故事情节来吸引东方的观众。
在这些电影中,只要是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则一定掌握在美国科学家手里;只要是弘扬公平民主的举措,则一定是美国人,尤其是美国白种人;只要是正义勇敢的行为则一定是美国士兵。其他所有的国家、民族、人种在这种“好莱坞式”的大片中,一律成了配角与反派。
而在《美人鱼》这部影片中,进行“金鱼声纳”实验演示的女职员,虽然会说中文,然而使用更多的却是日语,影片将这个“微笑杀鱼”实则残忍暴戾女职员形象,让一个模棱两可的日本人身份来承担,而一心要捕杀美人鱼进行研究和商业利用的海洋生物学家则是一个白种人。一个日本人,一个白种人,在“环保”的主题之下,被影片塑造成了破坏生态的刽子手,而以刘轩为代表的中国人则是一个通过努力奋斗获得成功的正面形象。
这造成的感觉则是,日本人和白种人都是残忍而暴戾的施罪者,而中国人则成了保护海洋生物并收获爱情的爱心大使。虽然不知道导演是有心还是无意这样安排,我们也并非有意过度解读,但这部影片在意识形态暗示表达上与西方电影确有不同。
三、结语
近年来,周星驰的电影也走过一些弯路,尤其是其电影作品《大话西游》虽然现在影响颇大,但当年上映的时候却是“票房惨败”,以至于到《西游降魔篇》上映之后,被影评人批评得一塌糊涂还揶揄道:“终于还了欠他的《大话西游》的票房”。但是《美人鱼》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了突破,在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尹鸿.当代电影艺术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道新.主流大片的话语建构与中国电影的生态命题[J].上海大学学报.2010.
[3]黎风.西部影视动漫产业的研究构想[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
[4]段运冬.向本体逼近—动画艺术品格探析[J].文艺研究.2005.
作者简介:
1.杨 亮(1991-),男,苗族,湖南怀化人,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研究方向:影视动画。
2.吉晓苹(1987-),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基金项目:山西农业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1416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