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
【摘 要】演出市场的繁荣导致各类演出水平参差不齐,而群众文化需求高涨,好的剧场已经建设好,但收效一般,完全失去了大剧院的主要功能和社会价值。通过创作低成本的艺术产品,助推剧场的运营。低成本的概念不是品质低,而是高品质低组合,通过这样低成本高品质的作品,占领演出市场取得经济效益助推剧场运营。
【关键词】创新舞美;剧场运营
中图分类号:J8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045-01
一、西北地区城市舞台美术现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品,更多依赖的是导演独立的艺术构思,加上费用问题,导致了这个年代作品的创作起步在舞台美术方面较欠缺。一些小城市的舞台美术更多依赖灯光来帮助实现效果。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已十分广泛,不仅以它崭新的语言给舞美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还促使人们的审美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这就需要我们寻找艺术与科学新的契合点。
二、全国剧场现状
(一)文化需求高涨,剧院数量不断增加。
以我国目前建成的大剧院为标准划分,我国剧院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年以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60年代,国内剧院建设处于停顿状态,均为原有或改建的剧院或影院。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后,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国文化建筑建设领域迎来新的历史时期。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2010年间,东莞玉兰大剧院、武汉琴台大剧院、青岛大剧院、国家大剧院等的建成,标志着国内第二代剧院建筑向声学、技术和艺术高峰攀爬。第四阶段是2010年至今。以广州大剧院和甘肃大剧院为代表,在建筑艺术、建筑声学等方面达到了我国剧院建设的新高度,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剧院建设的高峰期。
(二)建设难,运营更难。
相对而言,中国经营成功的剧院为数有限,大部分剧场处于维持或艰难运营的状况。演艺内容供应不足和缺乏科学的现代剧场管理,是大剧院未来运营的两大挑战。与大剧院的建设热潮相比,目前绝大部分城市的演出市场并不是非常成熟,而一些建在城市新区的剧院,由于选址及交通、人流和周边配套等诸多原因,已给后期经营造成了很大困难。
只有高水准的管理才能够不断吸引优秀的演出节目,才能支撑起大剧院的舞台,如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建成后,由于管理有方,使这两个剧院成为世界优秀节目的大舞台;保利剧院与全国多家大剧院共享演出资源,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结合当地文化及剧场现状,提出低成本创新舞美创新助推剧场运营
如今演出市场繁荣,各类演出水平参差不齐,而群众文化需求高涨,好的剧场已经建设好,但收效一般;好的剧目票价高,票房保证不了,剧场不敢冒然引进,大多数剧院以租赁场地的方式为政府举办重大会议,完全失去了大剧院的主要功能和社会价值。
通过各领域行业专家的讲解和分享,笔者认为,通过创作低成本的艺术产品,助推剧场的运营。低成本的概念不是品质低,而是高品质低组合,比如说,剧本选有故事有内涵的题材,演出人员要少,舞美简洁留白多,给观众多留些想象的空间。通过这样低成本高品质的作品,占领演出市场取得经济效益。
2015年专业剧场演出票房收入与2014年相比较,儿童剧在场次、上座率、观众人数等方面基本与2014年持平。很多国外儿童剧目被引进。在规模上,国内儿童剧还是大剧场、大规模、大场景、大舞美的创作方向,外国儿童剧更多是小制作,极简的布景和道具,十人以下的演出团队,既有利于巡演也有利于成本控制,外国儿童剧更注重对儿童的观剧体验,培养其想象力。
通过对以上演出市场的分析,更能深刻体会到好的作品或产品的重要性,小制作大舞台,有利于成本控制、开拓市场,以及对年轻观众的培养,我们可以利用优秀作品的真实场景让少年儿童亲身体验舞台,体验戏剧,培养我们戏剧的目标观众,为今后剧场更好地运营发挥作用,真正体现出剧场的文化价值。
建设剧场的目的是让群众欣赏到优秀的作品,为优秀作品提供演出的场所,舞台技术是保证优秀作品完成的基础,舞台灯光是优秀作品的视觉呈现,剧院管理是为优秀作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让优秀作品扎根舞台,开花结果。
剧场目前的现状直接取决于优秀作品的呈现与培养,也给我们提供了思路,让我们思考如何创作优秀作品,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把新媒体转换成一种全新的“舞台语言”,相信这是一个发展空间广阔的课题,它的发展趋势必会带来舞台艺术和审美观念的不断变革。
作者简介:
赵 宏(1971-),女,汉族,甘肃天水人,本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舞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