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浅析《中国娃娃》中格丽斯的成长之路

2016-11-23 14:51李琳张淑梅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9期
关键词:埃里克森身份

李琳+张淑梅

基金项目:2016年华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创新项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下《中国娃娃》中女性成长主题研究”(2016S4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运用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分析小说《中国娃娃》中格丽斯的成长之路,解读在面对双重文化冲突时,格丽斯在婴幼儿期、青少年期以及成人期三个成长阶段的反应,以及如何为克服危机而做出努力,最终认清自己,实现最初的梦想。

关键词:埃里克森;身份;双重文化;格丽斯

作者简介:李琳(1990-),女,湖北黄冈人,华北理工大学14级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张淑梅(1972-),女,河北唐山人,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2

一、引言

在日本法西斯侵华侵美战争的背景下,邝丽莎的新作《中国娃娃》讲述了三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女孩儿面对战争迫害,她们遭遇各种危机。在猜忌,困惑,嫉妒,孤独中擦出了友爱的火花,这种爱的力量化解了各种仇恨,驱散了各种黑暗。处于弱势地位的三位女孩儿,在彼此的帮助之下,勇敢地与过去的阴暗决裂,与不公平的社会抗衡,为追求梦想而共同奋斗,最终获得归属感,实现最初的梦想。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把人的成长过程划分成八大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两极对立的斗争过程,面临不同的生存危机。本文运用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分析格丽斯处于双重文化之下,在婴幼儿期、青春期、青年期三个成长阶段中,如何对这种文化压力做出反应,遭遇怎样的危机,以及她怎样克服危机,找到归属感,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格丽斯——从困惑走向梦想的巅峰

基于父亲崇尚美国思想,与中华民族有血缘关系的格丽斯生活于一群美国人中,在成长的过程中饱受欺凌残害。在不同的阶段,她不断地思索自己的出路,摆脱各种成长危机,认清自己最终到达梦想的巅峰。

1. 婴幼儿期:黑暗下的挣扎

埃里克森认为,婴幼儿期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基本信任感,为顺利过渡到下一阶段奠定基础。“基本信任是一种对自身和世界的肯定态度”。当婴儿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并时刻享受父母关爱,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反之,就会对外界和他人充满怀疑,扰乱正常的成长规律。父母在这一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在家庭中扮演角色的好坏与孩子信任感的建立以及性格养成息息相关。此外,这种信任感的建立更取决于母亲这一社会群体的身份地位。

在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中国华人处于美国社会的最底层,歧视压迫随处可见,格丽斯在这样的白人环境中出生了。格丽斯的父亲试图逃离这种环境,却无法摆脱命运的捉弄。他们只好妥协,摒弃自己中国身份,模仿美国白人,试图换得他们的尊重。“无论如何,只有当我们三个人用英文交流时才能理解彼此,即使我们说同样的方言,我的父亲决不允许我们使用。似乎将英文就以为着你是美国人,并且我们必须一直是美国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格丽斯多么努力地模仿美国人,但终究无法摆脱中国血统,嘲笑、愚弄伴随着她成长。儿时的玩伴只不过把她当作捉弄的对象,根本不存在纯真的友情。在学校里,格丽斯中国面孔招致了许多屈辱,如在情人节每个人都收到卡片,她却两手空空;怀揣明星梦,却招他人嘲笑。在冷酷的家里,幻想家的父亲面对不如意的生活,长期对妻女实施暴力,母亲无法阻止他,格丽斯也手足无措。在父亲的眼里,格丽斯是“低贱的女孩,没用的女孩,没有资格去任何地方!”待在家里听从父亲的安排似乎是格丽斯唯一的归宿。 在家里,她只不过是父亲的出气筒,父女之间的亲情淡如水,而母亲在家中低下的地位并没有给予格丽斯过多的温存。在这种环境中,格丽斯无法体会到安全感,以至于无法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不能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最终无法建立基本信任感。

2. 青少年期:双重文化下的角色混乱

在青少年期,体验的是同一性与角色混乱之间的冲突,主要的任务是建立自我认同感。“自我认同是人格上自我一致的感觉,青少年需要从周围世界中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选择人生的目标”。青少年经常在思考“我是谁”、“我将来向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他们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与追求个人价值观之间徘徊,为达到两者的统一而奋斗,从而获得自我认同感。如果无法使两者达成统一,就会陷入成长危机,造成角色混乱,迷失生活目标,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没有明确的认识。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的建立要求个体认同所属社会的价值观,能够容忍社会中的不足,并遵从一定的社会规范去行事。在美国价值观包围的环境中,格丽斯在父亲的要求下摒弃中国身份,试图以美国方式生活。她努力使自己变成真正的美国人,但无论怎么掩饰中国身份,还是无法摆脱受歧视的境遇。“中国佬”的蔑称让格丽斯更觉得被孤立起来,她甚至痛恨自己的中国身份,以至于后来对中国文化的缺失,造成身份混乱。她以美国人的标准生活,试图认同这种社会价值观,可是他人的不认可与嘲笑让她怀疑自己到底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她不知道在这种环境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这种角色混乱使得格丽斯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既迷失了中国身份又不被美国人认可。与此同时,父亲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一种权威的角色,为了减轻父亲的愤怒,格丽斯拼命地工作,挣更多的钱,试图取悦他。此时,格丽斯已经迷失了自己电影明星的梦想,她只有挣很多钱才能免于父亲的毒打。

面对所属社会的不认可与嘲笑和个人价值观的迷失,格丽斯不清楚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价值是什么,也不知道该以什么身份继续前行。在双重文化下,当她选择以美国人的身份生活时,她所得到的是无尽的嘲笑与歧视;当她想以中国身份生活时,面对的是父亲美国人至上的思想观念,最终既不像美国人又不像中国人,处于角色混乱的漩涡中。在这无尽的困惑混乱中,格丽斯终于被压得喘不过气,决定离开这种环境。在母亲的指引下,她勇敢地逃离这种水深火热,追求个人价值,寻找出路,获得自我认同感,她的逃离为实现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 成人期:追梦中认清自我

步入青年期之后,面临的危机是亲密对孤独,只有与他人建立和谐而又亲密的关系,才能获得亲密感而摆脱孤独感。在这一阶段中,朋友和同龄的异性对人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需要选择固定的职业目标,选择社交范围,选择伴侣和朋友,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以及分享内心感受的友谊或爱情关系。”在友情与爱情的鼓励下,能够勇敢地摆脱各种困扰以及无尽的孤独感,为实现梦想奠定稳固的基础。如果此期发展障碍,人就不能体验和经历亲密感,从而产生孤独感。

埃里克森认为,只有解决了上一阶段的自我认同和角色混乱的冲突矛盾之后,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在共享中建立亲密关系,摆脱孤独感。逃离家乡后,格丽斯经历了各种孤独恐惧,遭受各种歧视。尽管如此,她依旧坚持自己的原则,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为认清自己迈出重要一步。来到唐人街之后,在海伦的帮助下,格丽斯顺利地找到了跳舞的工作,并结交海伦、露比两位好友。她本以为自己是美国人,但事实证明是错误的。在吃饭的过程中,格丽斯见她们使用筷子,她却说:“你们谁能教我使用筷子吗?”[6]她的这一请求,让她内心的归属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最后,海伦教她如何像一个真正的中国人那样吃饭,在与海伦的相处中,她们之间的友爱让格丽斯勇敢地面对自己真实身份,在这个过程中似乎默许了自己的中国身份。门罗的出现为格丽斯孤独的内心增添了些许慰藉,他们的几次约会让格丽斯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当门罗向格丽斯讲述天使岛的历史时,面对眼前天使岛的遗迹,“格丽斯注视着天使岛,为父母明显地隐瞒我的秘密而感到悲伤,为岛上的人民感到难过。”格丽斯的这种情感的共鸣,让她逐渐地对自己的中国身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自己的归属感渐渐明晰。

格丽斯的中国身份让她在唐人街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在海伦、露比共同陪伴下,她们一起携手反抗各种歧视,为梦想而努力,共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然而乔伊与露比过分的行为激怒了格丽斯,使她们建立起来的亲密的友爱随之破碎。这种背叛让她内心非常痛苦,之前的孤独感重新来袭。 格丽斯感叹道:“现在在一个新的城市,我很失败并且无依无靠。尽管我非常孤独,但是我绝不结交新朋友。”面对亲密好友的背叛,让格丽斯缺乏安全感,失去对她人的信任感,陷入信任危机。一个人漂泊在异乡,格丽斯的生活很凄惨,可是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后来与海伦的相遇减轻了她的孤独感,她的信任感重新建立,她们之间深厚的友情为格丽斯追求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终,在她们的陪伴下,格丽斯克服种种困难,在追梦的路上快乐的前行。

三、结语

在双重文化背景中生活,青少年会面对文化冲突和文化歧视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角色混乱,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识,这些危机既能阻碍一个人的发展也能促进一个人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嘲笑与歧视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如果能够勇敢地克服,那么它就会变成成长路上催人奋进的动力;如果只知道一味地顺从,那么会让人迷失自己。小说《中国娃娃》中格丽斯在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夹杂的环境中生存,父亲的懦弱让小时候的她迷失自己,而试图通过模仿而成为真正的美国人。每况愈下,她鼓起勇气逃离这种生活,坚持自己的原则,为寻找自己真实身份而克服各种困难。最后在朋友、爱人和自己的帮助下,格丽斯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并实现梦想。格丽斯面对生活中的歧视与背叛,她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为了证明自己,在痛苦中前行,最终收获了友情、爱情和辉煌的事业。由此可见,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鱼龙混杂的社会里有痛苦、孤独与挫折,但是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一切不愉快,才能顺利健康的成长,享受生活中的喜悦与浓浓的爱意,也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迷失自己。

参考文献:

[1]http://222.240.219.68:8080/files/files_upload/content/material_29/content/004002/file.htm.

[2]鲁本·弗恩.精神分析学的过去和现在(傅锵编译)[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 年.

[3]Erikson, Erik H.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W. W. Norton &Company, Inc. 1968.

[4]埃里克·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5]张日昇.同一性和青年同一性地位的研究——同一性地位的构成及其自我测定[J].心理科学,2000,(4):430.

[6]Lisa See. China Dolls[M]. New York:Random House,2014-6-3.

猜你喜欢
埃里克森身份
骤停的不是梦想
等了287天
欧洲杯赛场上的生死时速
埃里克森:欧锦赛十三分钟生死救援
关于“take”的其中身份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探析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互换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