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果
(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力比多的压抑、移置与升华——电影《道林·格雷》“人格”解读
丁 果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电影《道林·格雷》是依据英国唯美主义戏剧与小说家王尔德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改编而成,依据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对剧中的主人公进行解读,不仅对于我们处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更加深刻地认识和解读自己的思想世界具有极大的帮助,对于我们去感知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乃至解读创作者的内心世界都具有较为强烈的指向性意义。
“三重人格理论”;审美幻想;力比多
在《道林·格雷》中导演和编剧赋予了三位主人公道林、亨利伯爵以及贝泽尔完全不同的性格特征,按照“三重人格理论”进行划分,三者分别可以代表着“本我”、“自我”与“超我”。实际上任何一个“人”在出生之日起是没有本质差别的,而在后天的培养与成长中,正是个体的一次次选择和行动造就了现在的你,别人眼中的你,道林、亨利以及贝泽尔的人生际遇的差异,正是他们在面对欲望时所做的不同选择和行为。
贝泽尔代表的“超我”型人格,他们的行为和处事方式代表的是社会中的道德、规则和良心,弗洛伊德认为“良心是本能放弃的结果,或者本能放弃产生了良心,因此就要求做出更多的本能放弃。”①按照弗氏的理解,性欲是人的本质,因此,道德和良心也就意味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压抑。艺术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可以从现实转开,将自己的本能冲动和生活中的幻想转移到艺术作品的创作当中。无疑,贝泽尔在第一次见到道林时就被道林无与伦比的美貌和纯净的灵魂所深深地吸引,并且唤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力比多,他将自己对道林的力比多移置在绘画作品当中,没有停息地为道林画肖像画,并在创作中对其加以升华。
亨利勋爵作为剧作者所创造的“自我”化身,他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力比多以一种复杂甚至扭曲不易被察觉的方式得以转化和宣泄。亨利勋爵也被年轻、美丽的道林所深深吸引,但是他对道林的情感中爱慕和嫉妒共存,他无法像高尚的艺术家贝泽尔那样将自己的欲望以艺术的形式加以升华,而是选择了一种以病态的方式将道林引入一种非正常的生活方式。对于亨利来说,道林的生活是他最完满的作品。他喜欢道林崇拜自己,服从于自己。他通过自己巧言令色的话语,将道林引入欲望的深渊。他将自己所信奉的“享乐主义”生活原则灌输到道林的脑海中,并不断地引发道林的好奇、想象直至走上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
在言词的游戏中,亨利一方面将难容于社会理性的为本能欲望所作的辩护用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表达出来,另一方面他也在五光十色的语言幻想中满足了自己无法实现的想象。
“‘美’和魅力是性对象的最原始的特征。”②道林作为他者的审美对象,他的美貌使每一位见到他的人都深深地眷恋,他的美貌不仅是他人欲望的源泉,更使自己深陷其中。这种由“力比多”所触发的“审美幻想”在电影中的表现就是道林深深地爱上了“画中”的自己,并混淆了“画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
道林的继发性“自恋”是随着自己欲望的不断膨胀而不断加深的。他的一切喜怒哀乐都决定于无意识的本能冲动及其变相的活动。当贝泽尔提出要帮助他摆脱与魔鬼的契约,以不腐之身换回自己的良知和灵魂的时候,激怒了他。最终,他毫不犹地豫杀害了爱慕自己并且一直对自己循循善诱的贝泽尔。他爱自己胜过爱一切,即使是对自己一直以来盲目信任的亨利,以及让自己再次感受到真爱的艾米丽,面对自己的秘密他也表示“如果你知道了我的秘密,那么你就得死……”道林在与魔鬼缔约之后,他就变得越发无所顾忌,任凭着内心的欲望而不断地驱使自己的肉体去实践,去满足自己的欲念,即使伤害别人,他也无动于衷。
至善的贝泽尔与纵欲的道林都最终走向了死亡,而唯有按照现实原则生存的亨利,安全地活了下来,纵使他用惊世骇俗但诙谐有趣的言论包装他有毒的欲望,将道林一步一步引上耽于声色、出卖灵魂的不归邪路,自己却始终没有践行自己所吹嘘与包装的欲望世界,对于酒色浅尝则止,对于欲望总能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他是道林罪恶与悲剧命运的煽动者、始作俑者,而却可以以旁观者的态度,冷静地注视着,观察着道林坠入欲望的深渊而无法自拔。对于这一结局的设置与选择不代表原著作者王尔德和导演对于亨利这一角色的推崇,但是三者不同命运与人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适度”与“平衡”的生活与法则。“超我”、“自我”,“本我”,三者处于一个平衡的杠杆之中,自我过度偏向于哪一头,都会给这个杠杆带来失衡。
注释:
①[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一个幻觉的未来[M].杨韶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56).
②[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弗洛伊德论夫文选[M].张唤,陈伟奇译.知识出版社,1987(172).
J905
A
1007-0125(2016)11-0114-01
丁果(1991-),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