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影“渲染”的方式及功用

2016-11-23 18:07张秋芬
戏剧之家 2016年21期
关键词:渲染细节色彩

张秋芬

(江苏师范大学 传媒与影视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9)

试论电影“渲染”的方式及功用

张秋芬

(江苏师范大学 传媒与影视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9)

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它独特的表现方法,不同的表现方法决定了其不同的艺术魅力。电影是继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歌和舞蹈之后的“第七艺术”,它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有着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独特方法。本文拟从电影的色彩、运动、细节,以及时空的转换等方面论述其对电影“渲染”的方式和功用。

电影“渲染”;视听语言;时空转换

电影是具有语言叙事和画面表现功能的一种综合艺术。从美学艺术的角度来看,“电影就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1]著名理论家巴赞曾强调:“电影是现实的接近线”,它无限地接近现实但永远不是真实。电影作为视听艺术,通过色彩情感的传达、运动气氛的烘托、细节信息的捕捉以及时空转换所展现的艺术魅力等方面,对电影“渲染”的方式和功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电影色彩的“渲染”:情感的传达

色彩是影像构成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不仅是影像形象的外衣,而且还能够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增加表现力和感染观众的情绪。贝拉巴拉兹指出:“只有当影片中的色彩表现出某些纯粹电影化的东西时,它才具有艺术意义。”可见,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元素,它在影视作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传达影视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状态,从而揭示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另一方面色彩具有象征意义和表现性,为影片的整体基调和风格埋下伏笔。

在影片《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根据人物不同的身份和形象,以及情感的变化,服装色彩的变化尤为明显。影片开始,莎拉在莱姆镇时经常穿黑色或者深色的衣服,从侧面揭示了她身份的低微和情绪的低落,给观众留下的是一个性格孤独、抑郁和压抑的人物形象。灰蒙蒙的海边和森林正是她常处的环境,从色彩的角度再次传递给观众一种忧郁的心理。随着情节发展,当莎拉离开莱姆镇来到艾塞特的时候,她身穿浅色的裙子,面对宽敞明亮的画室,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发生了变化,莎拉的服装和环境由灰暗变得明亮,心情也随着色彩的变化变得轻松愉悦,同时也暗喻了莎拉重新找回了自我,以及新生活的开始。此情节中色彩的变化充分表达了莎拉内心情感的变化和心理状态的一种转变。

众所周知,身为摄影出身的张艺谋在影片中独爱红色,在他执导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大量红色的运用已经超出了其色彩的本义。在整个影片中,红色已经不是喜庆的象征,沉闷压抑的大院里大面积的红色,暗喻了封建时代女性地位的凄凉、命运的惨淡和苦闷的心理,色彩的运用与整个影片的基调和风格具有一致性。在影片《菊豆》中,张艺谋再次充分利用色彩视觉的特点,突出色彩感强烈的红色,如杨天青和儿子的葬身之地是血红色的染池;红色火苗烧掉了欲望和罪恶交织的染坊……

二、电影运动的“渲染”:气氛的烘托

电影是运动的艺术,主要表现在人物的运动和摄影机的运动。

首先是人物运动。通过人物在影片中的运动来捕捉人物细腻的表情和情绪,更容易带动观众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法国电影《蓝色》中人物的运动通过强调日常性,体现一种个体生命活动的真实感,从而更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同。与此同时,通过人物的运动,影片中的一些细节也被凸显出来,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和多种隐喻象征意义。

有时创作者为了增加一种紧张感,营造一种丰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将影片中的人物置于运动中。影片《罗拉快跑》给人一种快速、紧张、震撼的观影感受,其中三分之二的镜头都是罗拉在奔跑,通过运动的方式显现出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和一种命运的压迫感,犹如命运在奔跑,跑向我们每一个人。

其次是摄影机的运动。固定镜头往往给人一种稳定而有秩序的感觉,在影片《蓝色》中有许多是固定镜头,一方面用于展示外部世界的稳定有序;另一方面表现出朱莉心中的孤独、苦闷,与全片基调主题相配合。同时片中的一些运动镜头主要是更有力地交代剧情,渲染气氛,映衬人物心理。在“车祸”这段戏中,女儿安娜下车后,镜头随之向右摇,中途又遥向左,直到她父亲帕特里斯伸着懒腰出现在左边画面上,镜头才停下来,这个摇镜头很明白地隐喻着父女俩的悲惨命运。在朱莉病愈后坐在墙角突然陷入痛苦的回忆中时,音乐声骤起,蓝色充盈着画面,而镜头是波浪般围着朱莉不断前进、后退,让人分明感到朱莉内心中拼命抗拒却又无能为力的痛苦。

三、电影细节的“渲染”:信息的捕捉

正如我国著名导演陈凯歌所说:“电影是细节的艺术。”细节在影视作品中具有独特的表现魅力,同时对人物的塑造和情意的表达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影片《海洋天堂》中,父亲通过生活中的小细节在儿子大福身上注入了满满的爱,如耐心地教儿子开门、煮鸡蛋、识别钱币,坐公交车牢记上下站的站台标志等,同时也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担忧与难以割舍之情。

除此之外,“细节还可以直接参与主题的表达,揭示人物心理,增强主题的表现力。”[2]在影片《一个勺子》中有几个细节的捕捉对主题的营造和表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表现拉条子夫妇生活寒酸的情节,因为一个勺子改变了拉条子夫妇的整个人生,金枝子跪在床上用棉被把自己裹住,打拉条子巴掌,并把内心憋屈许久的话语吐露出来:做了好事被冤枉并且招来许多麻烦,为了躲避来找麻烦的外来者,冬天冷却不敢生火,好几天吃不上热饭,灯也不能开,就连进自己的屋也不能光明正大由正门入,而是要通过翻窗户进来等,这些语言的吐露看似平常,实际上是通过这些小小的细节表现,为揭示整个影片的主题营造一种“渲染”氛围。以金枝子的口吻传递出“人善有人欺,马善有人骑,好人难做”的主题,同时也暗含了因为收留了勺子而使其生活变得辛酸。

四、电影时空转化的“渲染”:艺术魅力的外化

电影是时空的艺术,时间和空间是电影“渲染”方式的两个维度,通过空间的变化来展现时间的流逝,或以时间的变动来展现空间的起伏。毫无疑问,电影中的叙述时间正是对真实时间的变形,通过这种在时间上的“静止”、“压缩”、“拓展”,亦或“跳跃”方式的变形处理,保证了叙事的精炼和节奏的紧凑,使故事更具有紧张感和戏剧张力。

在电影里,无论是对虚构故事的讲述还是对真实历史的记录,无论是对抽象科学现象的阐释还是对生动逼真的自然景观的展现,这些都需要通过清晰可见、直接可感的具体形象来表现。电影是视听的艺术,空间作为视觉的承载媒介,更加丰富和多元方式的呈现给电影注入了新的灵魂。正如法国著名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在其著作《电影理论》中写到:“只要电影是一种视觉艺术,空间似乎就成了总的感染形式,这正是电影最重要的东西。”[3]电影形象在时间和空间的流动中直接呈现为相对应的视听物象,最大限度地还原世界的物质形态,接近物质现实的本来面貌,高度逼真地呈现物体本身。

为了使叙事简洁、紧凑,因此在场景的转换、时空的跨越上力求流畅自然。以德国电影《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为例,在片首段落,第一个场景即是二人的登记结婚,废墟、硝烟、震落的希特勒头像,趴在地上狼狈不堪的新婚夫妇,这些镜头明白无误地将时代背景与主要人物交代给了观众。紧接着,影片并没有表现玛丽娅与霍尔曼如何分别,而是直接转到玛丽娅与妈妈的谈话。从谈话中我们得知,玛丽娅去卖结婚礼服和丈夫的刮胡刀,但都没有卖出去,这时,她们的生活已经陷入了困境。再往下的场景便是玛丽娅背着木牌踩着废墟到火车站打听霍尔曼的下落。显然这时战争已经停止,士兵纷纷归家。简短的三个场景,其间跨越了至少一年的时间,靠几个简短的片段串联,将所有的信息在这三个场景中做了必要的交代。这样的叙事倾向,时空转化的演变,使得影片具有一种顺畅自然的感觉。

再如,电影《功夫》打斗的一场戏中,通过各个动作时间的调整,让我们看到的“功夫”是一种保留了功夫精神却已经被艺术化的东西,同样在空间的表现上是以假定的空间形式,靠影像的逼真和声音的配合给观众一种错觉的真实。周星驰在铁桶内拳击桶壁的那一场戏就是通过声音的良好定位和回声效果,使得其空间效果具有艺术魅力,给观众一种艺术享受。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电影是综合的艺术,具有多元的表现手段。除了本文提到的色彩的变化、运动的方式、细节的捕捉以及时空的转换对电影的“渲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之外,光线的强弱、明暗的搭配、摄影的造型等多种元素同样也成为电影创作者叙述故事、描写人物和表达情感的手段,这些元素的运用丰富了电影的影像,对电影的“渲染”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使电影艺术之美通过银幕诉诸于观众,进而形成独有的审美心理体验,这正是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魅力所在。

[1]张慧.数字技术对电影的影响及其反思[J].广西大学,2006(6).

[2]刘永宁.经典重读:在历史的底色中复现童年—影片《末代皇帝》读解[J].电影评介,2009(23).

[3]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振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169.

张秋芬,女,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J91

A

1007-0125(2016)11-0100-02

猜你喜欢
渲染细节色彩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神奇的色彩(上)
浅谈三维软件在二维动画渲染中的应用
细节取胜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