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美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性取向的宽容度比以往要好上许多。而少男少女们在成长过程中对同性产生好感甚至发生过性体验,这也未必就是真正的“同性恋”,需要视情况而言。此时,青少年们不必太过恐慌和焦虑,更无需产生极端的抗争心理或一味逃避、自暴自弃。适时地寻求专业咨询师的帮助,了解自身对同性产生好感的潜意识动机,分辨自己真假同性恋的属性,这个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大姑娘”的烦恼
在咨询中,有一些孩子往往会问:老师,我怎么会喜欢同性?一看到我喜欢的对象,我生理上还会有一些反应,比如有想和他/她亲昵的愿望,想摸摸他/她的手,甚至想和他/她接吻,我是不是同性恋?
当这些孩子一旦发觉自己有这样的念头,他们就会万分焦虑,整天惶惶不可终日,成绩一落千丈,有的甚至害怕出门。男生“大姑娘”说:小时候我生得很是甜美 ,性格比较内向,和其他小男孩相比,我不顽皮、听话、怕羞、见到陌生人就躲,邻居和亲友都叫我“大姑娘”。上学了,“大姑娘”的绰号一直紧紧地跟随着我。女生们和我一起玩也不忌讳,我也喜欢和女生玩,不喜欢和男生一起玩。到了中学,有了性的萌动,我也像正常的男孩子一样喜欢女生,可是真的和喜欢的女生在一起,不出两个星期就无疾而终。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对男生却有了异样的喜欢,常常幻想和他们发生性关系。有好几次做梦,都梦到和男生发生过性行为,我好害怕,我不希望这样,每次做完这样的梦,醒来都是满身大汗。于是,我就再也睡不着觉了,因为我怕一旦闭上眼,又会发生刚才的那一幕。我不想这样,想改变自己,我努力过,可是我没有办法。我想我已经完了,我已经不能自拔了,我……我恨自己。我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我很想找个人说说我的困惑和苦恼,可是我不能和同伴聊,怕他们把我当异类,我更不能向父母说,怕他们理解不了还给我更多的压力。有好几次,我都痛苦地想离开这个世界……我希望自己的心理是健康的,我不想做一个同性恋者,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认识同性恋及其现状
同性恋,是一种对同性产生性爱的思想和情感,并以同性为满足性欲对象的性心理障碍。古今中外许多伟人都是同性恋,如柏拉图、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郑板桥等。同性恋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人的性取向,是生长环境还是基因密码,是不可变的还是可以选择的,都是有待探索的课题。
从现有的调查结果看,同性恋占到城市人口的2%~3%,有同性恋体验的达到5%~6%。社会学家潘绥铭经过对北京全部正规高等院校在校生的分层等概率抽样调查发现,在男生中有过同性性行为的(包括具有性刺激含义的触摸)占16.6%,仅有纯心理上的同性爱倾向的占8.4%。其实,少男少女在青春期的时候会感到对同性的身体有冲动,这是正常的,尤其是男生,这并不代表你就是同性恋。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现在只是因为你还不会控制自己的身体。
从人性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尊重个体的性取向选择,理解、宽容同性恋这种独特文化的存在。但从现实反应来看,距离真正认同并理解同性恋这种复杂社会现象的目标还很远。
有一个女运动员由母亲陪伴前来咨询,该女生长得人高马大,自诉是同性恋者。她说,我从小在体校这样一个封闭式的军事化的环境中长大,周围全都是女生,超负荷的训练压力非常大。随着身体的迅速成长,有了性的萌动和需求,偶尔一次和自己最要好的小姐妹搂在一起,那种肢体的接触让我的身体特别舒服,压力顿消。渐渐地我会有意地去寻找这样的机会,我觉得这不仅是身体的需要更是心灵的呼唤。可是当母亲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寻死觅活一定要我断了这样的行为。我非常纠结、痛苦。答应妈妈的要求吧,自己的情感无处着落;不答应吧,三姑六姨个个都指责我,行为不端是个怪人,如果妈妈真的因此而死自己也担不起这样的责任。在咨询室里她揪着自己的头发撞墙。
我不知道这位妈妈看到女儿这样的痛苦,她会怎么想。但是大多数的家长都是同一句话——“这让我们怎么抬得起头?”这样的一种文化,就会让有同性倾向的少男少女们产生深深的自卑和愧疚,他们抑郁、焦虑甚至走上毁灭自己的道路。
其实,同性恋有素质型同性恋和可变化型同性恋。素质型的一般是不会改变的,可能有先天的原因,这一部分人只占极少数。80%以上是可变化型同性恋,比如游戏型的,被迫型的,境遇型的或者交易型的。这种可变化型同性恋,到了一定的年龄,绝大部分会转向异性恋。所以我们做家长的要允许少男少女们对自己的性取向有一個自我探索的过程。如果真是素质型,家长不予理解,那最后孩子承受不住压力往往会以自杀告终。如果是可变型的,那帮助孩子分辨到底属于哪一种,如果属于被迫,家长要给予孩子支持,勇敢地说“不”,如果是游戏型、境遇型的可以做些认知上的调整,也可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真假同性恋及潜意识动机
素质型的来访可以说绝无仅有,他非常明白自己要什么,不能接受什么。大多数的少男少女同性恋来访者都是可变化型的,他们往往对自己不甚了解,就像前面讲到的两个案例,我怎么会对同性有好感的?我是不是有病?我是不是真正的同性恋?如果我是真正的同性恋,我该怎样去面对父母、社会?他们时时刻刻地焦虑着、抑郁着。此种情况下,我们咨询师应该首先对此表示理解,帮助他们分辨究竟是素质型还是可变化型,仔仔细细地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从故事中去观察他们的需求可不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满足。
在调查中,我们发觉单亲家庭的孩子或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有同性恋倾向的比率比一般的正常家庭要高。他们之所以寻找同性的恋人是想以这样的行为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能力。
曾经有一个案例,妈妈是上海的女知青,嫁给了当地的农民,谁知国家政策有变,同去插队的姐妹没有结婚的都回到了上海,她留在当地。她心有不甘便带着女儿回到了上海。20个世纪80年代,她既无户口,又无工作,只能靠“交男友”维持生活。这一切女儿都看在眼里。女儿18岁就工作了,不久就交了一个“女朋友”。妈妈告诉我说:“我好心痛,女儿长得不足1.55米,还浑身是病(两个肾都是黄豆绿豆大的石头,不能手术要换肾),女儿这么艰难地生活着却无怨无悔地养着女朋友。我真的不明白是怎么了。”实际上,女儿潜意识里知道妈妈一个人很辛苦,养这个家不容易,但是妈妈的行为是不被社会认可的,女儿也不认可。于是女儿以这样的行为告诉妈妈的潜意识,“我是个男人,我可以养家。”
所以,帮助少男少女分辨真正的需求,看到他们行为背后的潜意识,是帮助他们改变假性同性恋最好的方式。
破除同性恋恐惧心理
在众多的少男少女同性恋咨询中,来访者们都会有一些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尤其是家长的不认可,更让他们感到无地自容。这样的心态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状态及自信心。我们都知道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
因此在破除同性恋恐惧的治疗中,首先要对这些少男少女的想法和行为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比如可以和他们谈谈现在社会是怎样看待同性恋的。世界上已有10个国家通过立法承认了同性恋的合法地位。我国2001年出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从医学层面也已经不再把同性恋看做是一种病态心理。这都反映了社会对人性尊重的一种进步和包容。
其次,对他们的抑郁和焦虑做一些认知上的调整和行为上的干预。有的来访者觉得这世界上的人都会对同性恋有偏见、有歧视,我们可以让他们在小范围内听听别人的想法和看法;有的来访者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不接纳,觉得自己是怪人,这种情况下可以从生理的因素、环境的因素等方面入手,做些解释;有的来访者面对父母“不能传宗接代,不能光宗耀祖”的责备,觉得非常内疚,这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看看那些世界闻名的同性恋伟人,他们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光宗耀祖的,给自己一些底气,给自己一些激励。
再次,对那些所谓的自以为是同性恋者的少男少女们说说,我在咨询中确实碰到过对同性有好感的人,他们往往就以此作为标准,给自己扣上一顶同性恋的帽子。实际上判断同性恋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在性取向上,是否非同性不可。
栏目主持人: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