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叠绣艺术审美初探

2016-11-22 23:23秦妍
上海工艺美术 2016年3期
关键词:纹样苗族刺绣

秦妍

叠绣是中国古老的苗族刺绣中的一种特殊技法,具有特殊的民族记忆。将布条折成三角,一层层叠压起来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紧密排列的图案井然有序,复杂多变,却毫无呆板之嫌。笔者通过对苗族刺绣中叠绣的研究,发现其三角形特殊排列的秩序美感,并通过技法与图案的结合来探索叠绣的艺术审美。

一、叠绣艺术起源

叠绣也叫堆绣,是苗族刺绣中的一种特殊技法,具特殊的民族记忆。由于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等原因,苗族服饰各不相同,其刺绣技法也各有特点。苗族服饰中运用叠绣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凯里市东北角与台江县西北角毗连的清水江一带。区域范围不宽,大多数村寨较为封闭,因此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苗族叠绣作为清水江一带地区服装上的主要装饰物,它与其它绣法有着共同的起源,但有着不同的发展。关于叠绣的起源流传有两种说法:其一,苗族妇女通常会在刺绣图案的边缘加上一道或两道齿状图案作为装饰,民间称之为“狗牙瓣”,后来发展为三角形,形成现在精美的叠绣。其二,由于苗族妇女有“惜物”的心理,将平时制作衣物剩下的碎布条收集起来,用于装饰刺绣图案。叠绣的相关记载不多,笔者走访民间时问及叠绣艺术,大多妇女也只会绣却无法说清叠绣的渊源,再加上叠绣的制作工艺复杂,现在已很少有人在绣了。

二、叠绣艺术审美

(一)工艺之美

叠绣的针法独特,制作工艺十分复杂。苗族妇女将自己染好的绸布涂上特制的皂角水反复晾干,使布料变得硬挺。制作时将加工过的绸布剪成小块,然后叠成一个个的三角形,再一针针地绣到底布上。叠绣的魅力在于叠三角,必须大小均匀,然后用三针将三角形的丝片固定在衣服上。其难点就在于将这些三角整整齐齐地缝在一起并组成精美的图案,这不但需要精巧的技法,还需要超乎常人的空间想象力。这种“三针钉一片”的缝法,让一块块小小的丝片排列组合成精致的图形,形成了特殊的视觉效果。一层层的丝片叠加缝制在一起,也使服装面料变得更加坚固、耐磨。(图一)

(二)图案之美

苗族妇女在绣制图案上独特的想象力与其民族宗教信仰和图腾意识是分不开的,将织物化作图腾,每个纹样都有其丰富的内涵。从笔者搜集的大量叠绣图片分析,叠绣图案大致分为两种:抽象几何纹和具象动物纹。

1、抽象几何纹

几何纹因地域文化差别各具特色,可分为八角花几何纹和菱形几何纹。

八角花几何纹是凯棠、翁项、青杠、革一等地区盛装中流行的纹样,主要用于背扇的装饰。其纹样主要是在特定的方形框里,以三角形角尖向内一层层的堆叠,纹样内圈以四个直角对准中心点铺满花芯,外圈用八个角尖匀称绣在四周,形成八角花的纹样。其次八角花四周继续展开细密的三角形纹样,以装饰满整个方形框。这种排列错综复杂、层次丰富细密的装饰,堪称堆花之最。(图二)

菱形几何纹主要分布在施洞地区,常用于衣领的前后装饰。其中心图案主要分为万字纹和人纹两种。施洞妇女在绣片的中间绣制万字纹以代表万物的轮回;用绗缝的方法绣制象征祖先灵魂的人脸,表示对祖先的纪念以及对世人的平安祈福。(图三)

2、具象动物纹

具象动物纹主要包括鱼纹、鸟纹、龙纹、凤纹等。由于三角形堆叠的形状限定其造型夸张而简洁,因此,通常是鱼纹没有鱼鳍、鸟纹没有翅膀的简洁形象,那么复杂的龙纹、凤纹则配有打籽绣或平绣来丰富其形象。鱼纹、鸟纹常与菱形纹相配出现在背扇的装饰纹样上,两只鸟纹或鱼纹以菱形纹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形象丰富又具有一定的秩序感。鸟纹、鱼纹是苗绣中的常用图案:鸟在苗族神话中代表万物起源的催化剂,同时代表男性生殖的象征,具有祈育宗祖的含义;鱼不仅是养在稻田中的美食,同时是女性的象征,它寄托了求孕、多子的美好愿望。(图四、图五)

(三)色彩之美

叠绣的色彩以传统的红、黄、蓝、黑、白“五色”为主,根据不同地区的色彩风格分为“黑系”、“红系”、“蓝系”。新制作的叠绣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具有质朴、热烈的情怀。随着岁月的增长,老一些的叠绣绣片变为深紫色或者暗红色,在阳光下,深色偏红的绣片便隐隐散发出一圈暗红色的柔光,甚是美妙。据了解,老绣片的整体色调都偏暗,是因为以前苗族人做衣服的布料是自家染制的,用的都是房前屋后土生土长的植物。将一种叫红衫郎的植物树叶和其他树木的一种果实泡制出来的血红的水能够染出非常漂亮的红色,并且永远不会掉色。据介绍,刚染成的时候是大红色,慢慢就会变深,变成暗红色、深紫色,时间越长,布料的色泽就越深,这种红色就像浸进了布料的骨子里一样永远不会消退。(图六)

(四)艺术之美

1、立体浮雕感

作为装饰物的叠绣在造型上体现为刺绣与浮雕的结合。叠绣独特的制作工艺使图案本身高出绣地,三角形一层层的堆叠使图案形成具有浅浮雕式的装饰。叠绣将几何元素发挥到了极致,这样绣出来的层层叠叠的图案不由自主地透出一种厚重与华贵。

(图七)

2、独特的秩序美

叠绣中一块块小小的丝片排列组合成精致的几何图形,产生了独特的秩序美。在贡布里希所著的《秩序感》一书中提出:“任何一种工艺都证明人类喜欢节奏、秩序和事物的复杂性”,比较典型的是所谓“回归的”心理:“人们似乎偏爱简单节奏,类似与‘时间间隔有规律的重复这样的状态。”在工艺美术装饰图案艺术中,显见的形式秩序是一种根本的秩序。无论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放射与回旋……都表现了一种秩序性,秩序是装饰美的尺度。叠绣所特有的工艺技法无疑体现了这一美感。

“我认为应该把有机体视为具有能动性的机体,在周围环境中,它的活动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在它的内在秩序感的指导下进行的。”这就是将纹样或图案装饰的形式秩序与人的审美的心理秩序同构的观点。这种审美的心理秩序使我们在观看叠绣这种具有秩序或者其它一些具有这种秩序美感的作品时更为偏爱。

叠绣几何装饰图案的本质特征在于苗族的艺术意志在装饰图案中得到了最纯真的表现。人们可以在这种装饰图案中清楚地发现艺术意志独特的和固有的东西,因此人们充分强调了装饰图案对艺术发展的重要性。几何装饰图案是表现性、形式化的,它诉诸于视觉,以美的形式刺激感觉、满足感觉,最终还改造接受者的感觉,陶冶和发展人的造型想象。人们正是通过几何装饰图案秩序的感知、创造、传播,来得到内心的共鸣。

三、叠绣的当代艺术性

叠绣作为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基于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在当代艺术中呈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突破传统刺绣的平面化特点,从二维空间转入三维空间,结合一针一线的积累,达到了时间与空间上的统一;

(2)几何图案的秩序排列打破了自然界中无序的状态,更表现为一种人为的方式,或者更倾向于大机械生产无限复制的表现;

(3)其工艺的复杂性,看似标准化的秩序其实是纯手工制造出来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造物状态。

四、结语

苗绣作为苗族服饰的主要装饰其重要性是不可取代的,而叠绣作为一种独特的苗绣工艺,其形式与美感也是不可代替的。叠绣以装饰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秩序化、规律化、程式化、理想化,改变和美化了事物,形成合乎人们需求、与人们审美理想相统一相和谐的美的形态。叠绣的秩序性达成了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将艺术程式化、符号化的造型方式构成特殊的装饰语言,以此来达到传播文化信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英)E.H.贡布里希著.秩序感 [M] .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

〔2〕高燕.贵州黔东南苗族堆绣艺术探究 [J] .重庆: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2015.

〔3〕陈琳.秩序感中的秩序感. [J] .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四期

〔4〕钟涛.苗绣苗锦. [M] .贵州民族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纹样苗族刺绣
拯救“濒危”花纹
补妆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刺绣风尚
【花样盛年·欲望清单】华美刺绣
苗族老照片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刺绣新生
漂亮的“银饰”
平遥漆器植物纹样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