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
了解贵州的人,都知道这里是一个多民族的集聚地,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热烈奔放的苗族舞蹈、悠扬又炫亮的侗族大歌,在这片山清水秀的土地上跳着、唱着,这是人们总会联想到的画面。殊不知,一直藏在贵州文化宝库里的戏剧也是贵州绚丽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部分,只不过常被人们忽略、甚至遗忘太久罢了。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剧剧种有360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在庞大的戏剧家族中,贵州的傩戏、阳戏、黔剧、花灯等各类剧种至今仍保留着自己原生态的特色,一直活跃在乡村城市广袤天地之间,深受苗、侗、土家等贵州各民族群众喜爱。
贵州花灯戏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是清末民初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初,花灯叫采花灯,只有歌舞,只是后来在歌舞中加入小戏,加上受外来戏曲的影响,发展为演出本戏。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地,是贵州主要地方剧种,人们习惯地简称花灯。它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其中思南的土家花灯在2006年6月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一个铜仁地区土家族人,我自小对花灯戏就有着深厚的感情。小时候只是作为一个看戏的小观众而喜爱花灯,在经过系统的学习花灯戏之后我才明白,花灯为何那么迷人。
从语言上来说,贵州虽然地处西南,方言却属于北方语系。与普通话相比,它的发声特点之一就是不分平翘舌音,没有轻声,所以在听感上会觉得比较粗犷和响亮。在本土方言的说和唱当中,许多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非常深刻,甚至“不足与外人道”。比如:开水烫毛辣果——冒皮皮(形容强撑,死要面子,毛辣果即西红柿);日本人煮稀饭——鬼浮浮嘞(形容装腔作势);猫儿抓糍粑——脱不了爪爪(形容脱不了关系)。这些绘声绘色的辞藻往往令听者心领神会,会心一笑。
贵州花灯里的唱与跳比起说占的比重更大。花灯剧的唱腔有两类,一类是略具雏型的板腔,艺人称“灯戏调子”;一类是曲牌,艺人称“花调子”。在一出戏中,板腔与曲牌可以混合使用,形成一种综合体制。板腔的板式较单一,只用若干个上下句反复演唱,最后加上一个“收腔”(也叫“放板”或“放腔”)结尾。经常使用的灯戏调子有:出台调、行程调、路调、数调、骂板、哭板、一字调、出马门、阴二黄、山坡羊哀子、四平调等。常用的花调子有:四小景、四季相思、月调、送夫调、巧梳妆、白牡丹、比古调、送茶调、观花调、五更调等。常用的伴奏乐曲有:游台、大开门、小开门、禄位高升、扫花台等。常用的锣鼓牌子有:三六九、扑灯蛾、半边月、金钱吊葫芦、牛擦痒等。花灯剧主要使用筒筒(胡琴类拉弦乐器)、月琴等弦乐器及锣鼓等打击乐器伴奏。
贵州花灯戏的曲调有的戏剧性较强,也有的源于抒情性的民歌小调,在流行过程中逐渐打破了“灯、扇、帕”的歌舞程式,角色行当也不再局限于“二小”、“三小”,而有了净、末、老旦、彩旦等的划分。在表现情节刻画人物时,板腔与曲调综合使用,形成了丝弦灯调系、台灯灯调系和锣鼓灯调系,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跳(舞蹈)的方面,演出时手执折扇和手帕,灵活运用各种步法、手势,以及耍扇、耍帕的技法,形成清新活泼的艺术特色。其表演以“扭”为特点,演员常用折扇与手帕为道具表示情感。舞蹈的步法有二步半、四方步,快、慢三步,野鸡步、梭步、碎米步、矮桩步、妇田步、快上步等;扇子耍法有小花扇、大花扇、交扇、盖扇、差扇、扑蝶扇等;身段有犀牛望月、膝上栽花、黄龙缠腰、海底捞月、雪花盖顶、岩鹰展翅等。思南土家花灯戏融入本民族傩戏和摆手舞中的一些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摆手舞看着简单真正练习起来却是个艰苦的过程,非一日之功。从整体上来说, 花灯音乐在音阶结构、旋律进行、调式调性的转换、衬词、衬句的使用 ,演唱形式和伴奏等方面 ,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
一方水土,一台戏。贵州花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在独特的环境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这朵盛开在贵州大地的艺术之花,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联,将绽放更多光彩!
(作者单位:贵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