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琳 李欣
摘 要 植物配置、植物群落结构以及栽植密度影响着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本文针对一二年生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基本概念等,并对一二年生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做了全面的介绍,提出在园林绿化中运用一、二年生草本花卉造景时应注意的问题,为创建和谐园林城市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一二年生 观赏花卉 园林
中图分类号:Q949.9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等的建设,绿色工程的实施以及人们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日益重视,在园林绿化中,园林花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众多的园林花卉中,一、二年生草本花卉以其强烈的装饰性和便宜的价格赢得了广大园林绿化工作者及人民的喜爱。
1基本概念
1.1一二年生花卉及其特点
在当地栽培条件下,春播后当年能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草本观赏植物称一年生花卉;秋播后次年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草本观赏植物称二年生花卉。由于各地气候及栽培条件不同,二者常无明显的界限,园艺上常将二者通称为一、二年生花卉,或简称草花。有时也把一些作一、二年生花卉栽培的多年生花卉包括在内。繁殖方式以播种为主。习见的种类有: 凤仙花、鸡冠花、一串红、三色堇等。是园林布置的重要材料, 常栽植于花坛、花境等处, 也可与建筑物配合种植于围墙、栏杆四周。一二年生花卉一般具有色彩艳丽、生长迅速、栽培简易、应用广泛、成本低且销量大等特点。
2一二年生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一二年生花卉种类众多,能在不同的生境下生长,在园林中应用范围很广。在设计时,通过科学和艺术的组合,充分发挥其自身形体、线条、质地、色彩等自然美特质,可创造出生机盎然、优美靓丽的园林景观。
2.1基本原则
(1)满足功能性的原则;
(2)生态性原则;
(3)景观性原则;
(4)色彩性原则;
(5)文化性原则。
2.2一二年生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方式
(1)花坛。花坛是在具有几何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体现图案纹样,或观赏盛花时绚丽景观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主要应用于规则式布局中,有单独或多个带状及成群组合等类型。
(2)花台。花台又称高设花台,是高出地面栽植花木的种植方式。花台的配置形式有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一个花台内通常只选用一种花卉。
(3)花柱。它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空间,立体感强,造型美观,而且管理方便。立体花柱四面都可以观赏,从而弥补了花卉平面应用的缺陷。其它花卉材料应选用色彩丰富,花朵密集且花期长的花卉。如三色堇,矮牵牛,四季海棠,天竺葵,五色草等。
(4)花境。花境中花卉的布置常采用自然式块状混交来表现花卉群体的自然景观。花镜的边缘依据环境的不同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流畅的自由曲线。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在花镜中多与多年生花卉混植,从而起到陪衬与调和的作用。
(5)花缘。用比较自然的方式种植灌木及观花草本植物,呈长带状,主要是供从一侧观赏之用。花缘按所种植物分为一年生植物花缘,多年生植物花缘和混合栽植花缘,而以后者为多。
3 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配置应时,要推敲不同植株的尺度关系,力求布局疏密有致,空间层次丰富,以充分显示植物造景的魅力;第二,遇到要与建筑配置时,则要因地制宜。根据建筑特征,合理地与乔木,灌木,草坪搭配应用,特别要注意所选择花卉的特性,要造型的象征和寓意以便准确地烘托主题;第三,要注意花卉之间色彩,质地的对比。第四,配置应用时应突出地方特色。由于我们所处的各个城市都不一样,经济发展也不平衡,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差异很大。城市绿化应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我们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融合地方文化特色。
4结论
在园林绿化中,一、二年生草本花卉的配置与应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其它园林要素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在配置应用时要与城市文化特色,艺术氛围,人文地理等互相依存,共同发展。创造一个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游憩地,极大地改善、丰富、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 屠万林.园林植物保护从设计开始[J].现代农业科技,2006(9):57.
[2] 裴淑兰.浅谈园林树种选择配置与病虫害防治[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5(3):51-52+56.
[3] 王子华.浅谈园林设计与植物保护[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102-103.
[4] 温永红.园林害虫的持续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9):296-297.
[5] 徐明慧.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6] Luai M.Al-Hadhrami,A.Ahmad.Assessment of thermal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masonry bricks used in Saudi Arabia[J].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08.
[7] Josef Seifert.Backto“thingsinthemselves”Aphenomenology and structuralism [M].London:Macmillam,1985.
[8] Peter Zumthor.Thinking Architecture[M].Basel:Birkhaeuser Verlag,1999.
[9] Kathryn Smith.Frank Lloyd Wright:Americas MasterArchitect[M].Abbeville Press,1998.
[10] Robert Kronenburg.Spirit of the Machine:Technology as an Inspiratioin Architectural Design[M].Great Britain:Wiley-Academy,2001.
[11] 高靖华.中国当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建筑文法比较及传承关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