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迷信已死,但电影的未来何在?

2016-11-21 19:40
第一财经 2016年43期
关键词:电影业电影票电影票房

尽管我们一直暗中期盼,但它真正来临的时候,还是有点意外: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出现了冷却迹象。全年数据尚未出炉,但根据艺恩智库的最新统计,前三个季度中国电影票房仅388.2亿元,要实现年初600亿元的预估数字,怕是很难了。

这个以2015年440.69亿元总票房为基础的预估不算疯狂,2014年全年的票房仅有296.39亿元。2009年以来,中国电影票房一路狂飙突进。若今年出现滑坡,将是7年来的第一次。

如同很多高速发展的行业那样,超预期的增长率促成了某种思维定势,我们很难不对下一年的数字抱有幻想式预期。随着投资金额和银幕数量的增加,电影市场的投资逐渐被“数字”逻辑所绑架。决定我们是否购买电影票的是某种“数学家”,而不是电影人。

在去年关于电影业的报道中,我们的记者遇到了很多电影业的新玩家,它们从游戏、投资及IT等行业蜂拥而至。“以中国电影市场每年13%的涨幅率来看,3年后就是五六百亿元的市场规模,每年10亿元级别的项目至少要出现8至10个。”一个新入局者是这样算账的。后来,我们把这篇封面故事的题目定为《资本在狂欢,电影在哭泣》。

资本的逐利本性决定了它对数字天然的敏锐与依赖。在较为成熟的电影市场,资本会受到市场机制的约束,但在市场体系远未成熟的中国,资本的力量很可能越界延伸于电影业自身的准则之上。

2015年,IP概念成为业界新宠,拍电影被称为“IP开发”。时任游族影业CEO孔二狗不断重复的那句话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们有的是钱。”今年,那些活跃的电影IP高手大多已消无声息。

话语权重新回到电影人手中。很多电影制片人认为票房遇冷是件好事,会促使市场回归理性。

的确该庆幸关于IP的迷信这么快就逝去了,但我并不认为中国电影业能就此找到自己的未来。

对于今年下滑的暑期档,投资方不会过于担心,保底发行模式仍在电影业渗透。发行方对影片做前期预估,与制片方协商价格,即使实际票房不足,也按保底票房分账。发行方基于什么因素做预估?IP资质、网红式明星、互联网营销,都有可能。这些因素更多是在确保商业上的成功,但无助于筛选出好电影。

另一方面,票房不振也不全然因为观众能轻易辨别作品的质量。今年9月,被西方媒体评价为“空洞、难以理解和极其浅薄”的、从游戏IP改编的电影《魔兽》在美国市场遭遇惨败,中国票房却仍然超过2.2亿元。很难判断人们不再那么轻易走进电影院,有多少是因为对作品的挑剔,有多少是出于某种厌倦。从一部爆款衍生为没完没了的青春片、玄幻片、喜剧片或动画片,观影热情被资本化的类型片浇灭了。

“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电影。”我们2013年的封面故事《工业在成长,电影在堕落》强调了这一点。那年的影片《富春山居图》惨遭吐槽。今年,吐槽的热情也减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漠。

别忘了,泡沫化的票房的驱动力来自资本,但最终兑现于每一张电影票。真正决定电影未来的,是我们每一位入场观众,如同决定媒体生态的,是每一位读者。

猜你喜欢
电影业电影票电影票房
买电影票,别再抢最后一排了
电影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新年新气象,元旦来带头 2021年1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打铁还需自身硬 2020年10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意料之中,整体表现平淡 2020年9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去芜存菁
暑期档继续“遇冷”2019年7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买电影票
撕电影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