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亮丽新家园

2016-11-21 10:41李建军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农牧民群众工程

李建军

2014年以来,磴口县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解决当前农村牧区问题的“金钥匙”,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坚持做到“三个到位”,突出“三个原则”,打造“四种模式”,体现“五个结合”,有力保障了工程顺利实施。

做到“三个到位”

组织领导到位。县委、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十个全覆盖”工程领导小组,下设11个专项推进组,全面负责“十个全覆盖”工程组织调度工作。结合自治区“五级示范抓引领”和“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安排,制定并推进“三级四定五包”工作责任制,即在县、镇、村三级,做到工作任务定点、定人、定目标、定时限,对联系点包经济社会发展、包重大项目、包任务落实、包信访维稳、包扶贫救助。县处级领导包联1—2个行政村,苏木镇领导包联3—4个自然村;各部门抽调近4000名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和包联工作。党政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县、镇、村三级联动,层层压实责任,切实做到了全县上下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确保将这一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落到实处。

经费落实到位。在用好上级匹配资金的基础上,采取“十渠流水”的办法,财政补一点、项目争一点、部门帮一点、银行贷一点、企业垫一点、社会捐一点、群众投一点,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宣传发动到位。利用各种媒介,充分细致宣传解释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重大意义、优惠政策及推进措施,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调动广大农牧民积极性,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优先选择一个苏木镇、每个苏木镇优先选择一个嘎查村、每个嘎查村优先选择一个村民,注重示范的“传帮带”作用,达到实施一户带动一片、推进一村的效果。

突出“三个原则”

突出规划先行、分类实施原则。根据农村牧区人口变化、嘎查村变迁的趋势和产业发展潜力,对村庄布局进行合理规划。根据村庄特点,因村制宜,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突出产业和民族民俗特色,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大包大揽、不搞“花瓶”工程,确保建一个成一个。

突出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原则。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农牧民主动参与建设和管理,实行方案群众酝酿、项目群众决定、办法群众提出、建设群众为主、质量群众监督,真正使农牧民成为建设的主体、管理的主体、受益的主体。

突出公开透明、社会评议原则。坚持“先议事、后公开,听反映、抓完善”,在规划设计、招投标、项目实施、工程验收、后续管理等每个环节都让群众参与,让“十个全覆盖”工程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打造“四种模式”

对城郊村庄,依托食品工业园新建改造了坝楞新村、黄土档村,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问题,又通过务工、订单农业等方式让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自主就业和持续增收能力大幅提升。

对牧区嘎查,在尊重牧民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依托万泉湖旅游景区,为沙区、山区分散居住且生活条件恶劣的牧民新建了巴音宝力格牧民生态旅游新村,通过发展牧家乐、渔家乐确保牧民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对中心村,依托当地特色产业,有序撤并空心村和较小的自然村,将分散人口和基础设施向中心村及中心集镇集中,改建了协成村、桃来村、新地村等一批以蜜瓜培育、温室种植和肉羊养殖等产业为主的特色专业村,既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又带动了特色种养业发展。

对民俗文化村,修缮了冯玉祥西北军粮仓、百年天主堂、兵团博物馆,通过建设红色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造了巴镇城关村、乌兰布和二分场,既保护和传承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又带动当地旅游文化、餐饮服务、商品零售业的蓬勃发展。

体现“五个结合”

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将农村牧区建设与全县产业规划、扶贫攻坚工程紧密衔接,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首选条件,努力建成一批基础设施便利、产业特色明显、人居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与扶贫开发相结合。通过改善土地生产条件、提升培育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建立稳定的增收渠道。

与基层党建相结合。在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重点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进一步完善阵地的宣传、教育、服务等功能,充分发挥基层阵地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党对农牧区工作的绝对领导。

与精神文明创建和民族文化特点相结合。将“十个全覆盖”工程与旅游、文化相融合,挖掘保留村落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增加收入。开展“百佳农牧民”等系列主题活动,精神文明建设覆盖乡村的各个方面。

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环境综合整治以“四清三治”为重点,结合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保洁管理实行“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通过建章立制、村民自治、政府支持、综合治理,实现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社会和谐。

两年来,磴口县共投资9亿元,完成171个自然村(分场)全覆盖任务,全县87%的中心村(分场)实现“十个全覆盖”,共改造7729户农牧区危旧房,解决667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硬化233公里街巷,改造8所小学、新建2所幼儿园,新建18个嘎查村(分场)标准化卫生室和50个便民连锁超市,改建配套41个嘎查村文化活动室,43个农牧民文化活动广场,解决了农牧区用电安全和动力不足问题;实现“户户通”“村村响”、宽带入户、4G移动网络覆盖,实现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医保、低保、社保及高龄津贴等应保尽保,一大批农牧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社会矛盾得到化解,全县信访总量下降了25%。通过拆除危旧房、清理柴草棚圈、生态移民搬迁等方式,腾退出复垦耕地6000多亩。通过转移就业、土地转租、建设便民超市、发展农家乐、牧家乐等方式,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农牧民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大幅提升。同时带动了建筑、水泥建材、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两年多的基层实践,在多年不见的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热潮中,有的群众主动将家门钥匙留给干部,自发邀请干部到家中吃饭、午休,党群、干群关系在交流碰撞中变得更加亲密。

(作者系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秉承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牧民群众工程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农牧民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子午工程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工程
关于巴林左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