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圈地思维的相关思考

2016-11-21 20:38□蒋
剑南文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圈地文化遗产物质

□蒋 玮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圈地思维的相关思考

□蒋玮

众所周知,非物质遗产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具有很强的历史性,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出现了圈地倾向,这实际上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长远保护。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圈地思维进行了一定思考,在分析其形成原因、不利影响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微薄贡献。

前言

有人用“活的历史话语”来形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形容的过程中,这一历史话语经常被打上某一地区的印记,反映出这个地方特定民俗与风俗,与这个地方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这里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不可避免。这样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圈地思维,尤其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的过程中,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收录时,各级单位将地域当作重要属性,一旦成功申遗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被烙印上特定地域标签,圈地思维显露无疑。这种圈地思维缺乏文化共享的意识,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久性保护。

1.圈地思维出现的原因及不利于影响

2.1圈地思维出现的原因

圈地思维的出现受到以下两个因素的影响:首先,非物质文化的本身特征,当前,人们过分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资本概念,独占资本能够使利益最大化,这就“滋生”了圈地思维的动机,即垄断资本、获取最大收益。这种保护方法实际上与文化传承的规律相背离,对非物质文化的本身造成了较大的伤害,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文化传承的真正意义。其次,过分“迷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部分地区甚至将非遗申报当作日常工作的核心,在非遗名录收录数量及名录级别纳入到政府绩效中,这直接“催生”了圈地思维,在这一思维的影响下,忽视了非遗保护的延续性与发展性[1]。最后,受到人们观念的影响,部分当地人对非遗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把非遗文化看作一种社会共享的文化资源,一味地对其中的经济价值进行挖掘,忽视了其中的人文价值。

2.2圈地思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生的不利影响

第一,圈地思维存在较强的功利性,在地方利益的驱动之下,非遗的考证、研究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历史事实,甚至出现了“伪造”历史事实的现象,如杜撰历史典故、对历史片段进行随意组合、夸大非遗在某一历史时期的影响力等,这不利于地域历史文化整体内涵的累积,削弱了非遗保护的真实性。第二,圈地思维对阻碍了非遗的保护,在圈地思维的影响下,很多地区出现了极强的“文化占有欲”,将文化圈地在一个小圈子内,设置了一道人为的障碍,不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

2.关于跳出圈地思维、正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

蕴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精神,其生命力往往从流传的深度及广度上体现出来,一个非物质文化异常想要更加持久、活力的传承,往往需要在广阔的区域内被人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2]。在圈地思维下,非物质文化的流传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致使文化得不到不大范围的传承,这就需要人们摒弃地区利益,以长久的眼光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保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注入活力。当前,非物质文化流动、传播的地域空间日渐扩大,这就需要人们秉承着开放的思维,跳出圈地思维,增强文化共享的意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向更广阔的空间流传,进而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长久性。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属于某一地区,而且属于全人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中,人们应该逐渐将圈地思维打破,加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合作,“互通有无”,相互分享历史资源,共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互利与共赢,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保护。

(广西桂林全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

猜你喜欢
圈地文化遗产物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物质至简,精神至盈
华兹华斯田园诗歌的圈地叙事
Tough Nut to Crack
国际酒店的中国“圈地运动”
论清初的圈地运动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以色列大肆“圈地”遭多国声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