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运哲
朋友圈越来越大,你还有朋友吗?
文-戴运哲
虽然微信好友越来越多,但他们只是你通讯录人数多少的砖瓦。
1
2013年,我开通了朋友圈,刚开始连文字信息都不知道怎么发,只会发照片,后来才明白原来长按那个“相机”的小图标就可以发文字。那时我的微信好友都是通过QQ导流过来的,才几十个人,他们会在朋友圈发一发自己的生活照或者分享些好看的文章。因为当时大家的主战场还都在QQ空间和人人网,所以他们发状态的频率不是很高,一个月才几次。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洪水猛兽,玩朋友圈的人一下子变多了。用惯了QQ的80后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回头再看QQ觉得很幼稚,忽然出现个可以告别学生时代的微信,相比于微博、QQ空间和人人网,这是种很新奇的玩法,朋友圈是完全封闭隐私的,每个人可以看到好友的状态但是无法通过好友看到别人的状态。
为了区分成熟与不成熟,大家便都用上了微信。这就给我们造成一种错觉:用微信的比用QQ的高端。80后带动了90后,上班族带动了学生族。于是,用微信和发朋友圈成为一种时尚。
也从那个时候起,我们不再问对方“你QQ多少?”,取而代之为“加下微信吧。”
2
2015年,我开始创业搞《大学日报》。当时的合伙人是独立PPT设计师,他向我阐述他自己是如何推销他的产品的,就是不断的加群加人,一个微信群有一百多人,他把所有人都加了。“我微信好友有三千多人,就是个卖PPT的微商”,他说。他建议我也去加人,并且邀请我加入好几个大群。
我很反感微商,从而很反感这种通过加人宣传产品的方式,觉得就是骚扰。但是,为了混所谓的“圈子”,我也开始每天几十个几十个地加。看到一个个不熟悉的头像,点进去,添加到通讯录。大多数都是同意了好友请求,于是我的微信好友渐渐多了起来,从刚开始的两三百个到现在的两千个。
然而,加了那么多的人,很少甚至从来都没有聊过。
绝大多数都是在备注一下行业和姓名过后便再也没有聊过天。尤其是那些所谓做推广的,创业的,对于加好友套路已经熟谙于心,他们被添加后会主动问:“朋友你好,请发个名片给我,我好备注。”
所以,虽然微信好友越来越多,但他们只是你通讯录人数多少的砖瓦。注定不会有什么朋友。
4
即使有聊的很好的,也很难成为朋友。
曾经有段时间我搞过恋爱交友,在一个公众号上每天推一个单身嘉宾。这个项目受到很多人支持,有不少人在平台上报名。我私下加他们微信,和他们以几近专访的方式交流,然后无偿给他们每个人写一篇两千字左右的个人简介和故事。一共做了十几个。
他们很多人都说“很感谢我”,有个男生还发了个红包给我,不过我坚持“公益”,没有收下。
其中有几个后来经常聊。我们为此组建了个群,然后说好五一都来南京聚聚。
结果五一没聚。
又说暑假聚聚。
结果暑假也没聚。
有人退群了。这个群后来再也没人说话,我们私下也都没有聊过。
某天我找了下那个曾经在群里聊得最欢的男生,“在吗?”
对方已不是你好友。
留下的人,也不会再聊天。我常收到他们发给我的信息,很可悲。
“亲,我在参加校花大赛,麻烦帮投10号。”
“你好,打扰了,我妹妹参加了选秀大赛,帮投第二组3号罗玉凤。”
还有一言不合就直接发张二维码的图片给你,啥话都不说。
他们已彻底沦为路人了。
也认识个姑娘,是某大学的研究生,负责他们学校的公众号。怎么加上好友我忘了,但是我们聊得很不错,她遇上写作困难也会找我,还让我帮她写诗和出主意。
有空聚聚。
那时我忙于毕业,她忙于做研究,有次都在南京南站附近,但是还是没见得了面。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再也没聊过。
我仔细想了想原因。
都没有见过面,也没有机会见面。久而久之,可能成为朋友的也不再是朋友。
3
我偶尔会加到一些大神,也因为工作的原因,会采访到很多牛人从而有了他们的联系方式,他们曾经是我引以为傲的资本之一。我那时觉得我有好多人脉,有创业导师,有作家,有主编,有公益组织发起人,有投资人,还有政府官员。
不过,他们几乎不会和你聊天。因为彼此之间身份的不对等,就像老师和学生。老师更多是说,学生更多是听。他们是老师,我是学生。
那时为了找投资,去过一家咖啡馆办的路演会。几个大佬在台上讲了半天,台下的人大都在玩手机。到了最后一个环节,主持人说,可以上去和大佬们互加微信了。于是全场沸腾,一群人打开微信的扫一扫,对准大佬们的二维码页面。
当时,我跟他们说我的大学日报项目,我也因此得到他们的微信号。有时刷朋友圈,惊讶的发现他们,还有我之前加到的一些牛人,居然互相点赞和评论。融资数千万的办公APP创始人和某房产网创始人互赞。估值数十亿的餐饮CEO和某公益组织发起人互赞。
果然他们是一个圈子的啊。
这种虚假的成就感曾经给我带来很大的自我满足,我还没毕业就“认识”这么多牛人,混进他们圈子了,简直了。
有次由于采访认识了个很厉害的作家。拿到他的微信号我如获至宝,他每天在朋友圈分享些自己写的文章时,我都会第一时间去点赞。但是,我从来没有和他聊过天。
我不知道该和他聊什么。因为我发表过的文章还没有他出的书多。我曾经想了半天最终想出个话题“针对最近的xx事件,您怎么看待呢?”,希望以此和他套近乎。
结果我发过去一个月,都没有收到回复。
我终于明白,微信上你看到的朋友圈不是你的圈子,你更多只是个局外人。圈子不是你想混的,而是通过自身条件自动匹配的。你什么学历,什么工作,什么事业,什么财富,都决定你处于哪个圈子。
不在一个圈子,想实现平等对话几乎不可能。
所以,朋友圈越来越大,但不是你的圈子。因为他们不是你的朋友。
4
就算你的朋友圈很大,你也没有精力去维护这个“圈子”。
又看了看自己的微信好友。1890位,堪比微商。往下拉完都需要几十秒,近两千个身处不同阶层好友的朋友圈,就是这个大千世界的微缩版,你每天需要花费半天时间才能了解完今天的世界。这些好友中,除了那些熟悉的生活中的朋友,其他的绝大多数不认识,连备注都没有。他们像躺在你通讯录里的僵尸粉,假象的繁荣下是一片死寂。但是他们又不是真正的僵尸粉,都是活的,只是对你变成了“僵尸粉”。因为和你是路人不是朋友。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自身条件也是有限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朋友还是原来的朋友。
责任编辑:董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