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发展潜能?彰显技能特长

2016-11-19 08:41曹绪东魏寒
职业·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业评价中职学校

曹绪东?魏寒

摘 要:本文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进步”为教育理念,把“关注发展潜能,彰显技能特长”作为中职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依据,阐述了如何形成中职学校学业评价体系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业评价 关照潜能 彰显特长

中职学生普遍基础差、底子薄,而且学力水平参差不齐,很难用一个标准、通过一次考试或某一类型的考试来做出定性评价。长期以来,评价体系以考分主导的缺憾和评价保障制度的乏力,制约了学风、教风、校风建设,不利于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中职学校有别于普通教育,学业评价不应以分数为主要依据,而应形成关注发展潜能、彰显技能特长的质量评价体系。

一、推行四大考评

1.笔考

语文、数学等文化基础学科和技能高考笔试学科,偏重终身发展和职业发展需要,实行以笔试为主的考试办法。

2.机考(计算机辅助考试)

专业课的理论部分、部分素养课的常识内容,实行计算机辅助考试,计算机辅助评卷,计算机自动进行成绩分析和发布。

3.操作

对专业课技能部分,全部推行操作考试,在校内外实训基地或企业进行。

4.展示

展示分作品展示、成果展示和现场才艺展示三种。如美术、动漫等学科采取现场制作、现场考评的办法,形体、礼仪、音乐等学科推行现场表演的办法。

四大考评,多元考察,可以有效改变“笔试为上,一考定音”的评价方式 。

二、推进四类考试

四类考试包括技能考核、技能考证、技能竞赛、技能高考,把四类考试的最好成绩作为学生学业评价依据。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专业特长的考试考证活动。技能等级鉴定、学生技能竞赛、学生技能结业考核的最好成绩将作为毕(结)业成绩。

三、借力四项举措

中职学校专业门类多、专业性强,学校应借力行业企业、技能鉴定机构、考试机构,推行社会化考试、网络化考试,努力提高考试的导向性、权威性、实效性和公平性。

1.依托合作企业

一是把企业用人标准、岗位标准与学校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标准有机融合,并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二是依托企业资源,依托企业的设备、场地,变工厂为考场、赛场;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主持考试,变企业骨干为考官。三是提升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话语权,联合企业制定考评标准,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做出等级鉴定。

2.借力统考

部分学科利用国考、省考和地方统考的机遇,推行他方考试,提高考试成绩的效度和信度。比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省市文化综合考试、学科教学质量监测等。

3.用活技能考证

以技能考证为抓手,推进社会化考试进程,促进国家技能标准与课程标准的有效对接。一是强化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技能大赛标准与课程标准的深度对接;二是以技能考证为核心,规范技能考核标准,确实强化技能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4.形成三大支撑

有力推进评价制度改革,学校应重点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和标准。

(1)健全评价体系,强化制度保障。一是制定《评价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任务、具体目标、方法措施等,为推进评价制度改革规划线路图;二是建立健全相应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提出纪律要求,为依法开展评价奠定坚实基础。

(2)完善各个学科的考试考核纲要,规范考试的技术标准。以纲要的形式,协调国家课程标准、职业技能标准、各级技能竞赛标准、学校人才培养标准之间的关系。

(3)合理利用计算机考试平台,为推动无纸化考试提供支撑。丰富评价资源,建立学科试题库。

四、坚持四个结合

一是评价内容坚持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呼应“理论够用有用、技能实用能用”的课改理念。二是在基础知识上,坚持基本的文化素养、公共素养和理论素养结合,呼应职业学校“成人先成才”的教育观。三是在基本能力上,坚持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相结合,为学生融入社会奠基,为终身发展积蓄后劲。四是基本技能上,坚持操作流程的规范性、熟练度与“产品”质量的标准性、创新性相结合,通过评价,使学生养成规范操作、安全生产、追求质量、善于创新的良好品质。

五、突出四个重点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学业评价应特别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学业基础、发展潜力等方面量身制定个性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发展,激励学生进步。

1.关注发展潜能

坚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进步”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成长经历,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让每位学生都有成才成功的希望。

2.推行差异化评价

评价注重学生特长,注重个体差异。一是把学生某个方面的特长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比如,学生在计算机某个领域出类拔萃,就可以认定为专业课优秀。二是评价标准的差异化,同一学科按不同的方向设置考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灵活选取。比如,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在技能方向设置普通钳工、普通车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等考项,学生自主选择1~2项参加考评。

3.以证代考、以奖代考

学生取得了技能等级证或者取得了奖励,按照考证或奖励的级别、性质,相应或相近学科考核成绩即可认定为合格、优秀等次。比如,学生通过了国家计算机等级一级B考试,就可以认定为计算机应用机基础、办公自动化基础等学科成绩合格。学生在市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与参赛项目相关的课程,即可认证为合格。

4.双向考核

坚持过程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相结合,推行过程考核和总结性考核双合格的毕业标准。过程考核由任课教师进行,重点通过学生的实际表现,如出勤、听课、作业、发言等,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品质,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优良的学习品质、健全的人格、负责的态度和进取精神。突出教师的管理权力,降低教学组织和管理上的难度。总结性考核由学校统一组织,旨在保证人才培养规格,保证教育质量。

当然,实施关注发展潜能、彰显技能特长的评价模式还需具备下列保障条件。

(1)必须有配套的学校分配制度、用人制度。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是教师的教学业绩,坚持教学业绩考核与师德师能考核、评先评优、职务评聘、绩效分配、人事任用挂钩的六挂钩,形成完美的学校考核机制、分配机制、用人机制。

(2)必须有强制性的毕业标准。考评的结果用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最终的毕业条件,学校是否准予毕业。把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转化成学生毕业标准,学生毕业标准的每个数据或信息,都直接来自考评结果。科学的考评,为确定学生毕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一方面让毕业认证工作变得轻松、有效,让毕业文凭变得更有含金量;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毕业标准,提升了考评的权威性,可以对考评工作起到支撑和促进的作用。

(3)必须有企业行业的参与。一是学校的设备、师资、技术受到限制;二是学校没有发证权利,只有把取证和考试结合起来,才会有动力;三是自己教、自己考,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有失公正,不能让人信服。

坚持“让每个学生获得进步”,关注发展潜能、彰显技能特长的差异化评价,打破了“工厂化”的评价模式,符合“人人有才”的人才观。“语数常规化、理论网络化、技能社会化、特长分级化”考评机制的建立,技能考证、技能竞赛、技能考核、技能高考全面展开,互为补充,有利于加速考试现代化的进程,有利于整合校内外资源。双考核、双合格的考评机制,既关注成绩生成过程和学生学习品质形成,又注重最终效果;既放权任课教师,又强化集中管控,有利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作者单位:曹绪东,湖北秭归县职业教育中心;

魏寒,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

猜你喜欢
学业评价中职学校
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软件类课程学业的多元评价探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改革
为孩子营造一片绿的天地——小学语文学业评价浅谈
高校课程考试模式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目标的错位
产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探索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导向的学业评价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