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6-11-19 08:41金燕
职业·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金燕

摘 要:本文从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教学实际出发,通过对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并以兆欧表教学为例,将任务驱动法配合多种教法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实践证明,通过一体化教学改革,大大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 一体化教学改革 任务驱动法

电工仪表与测量是技工院校电工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理论性较强,且理论与实践联系较为紧密。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对学习电工类专业其他课程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对学生今后的生产实践有很大的帮助。

一、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教学现状

1.教材编排重理论、轻实践,需要重组

笔者学院开设的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选用的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新教材。与之前的版本相比,虽然更新了教材内容,符合了企业岗位和教学实践的需要,但是教材整体编排偏向理论,出现以下情况。

从教材内容编排来看,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分为九个章节,每一章包含的知识点是很多的。比如第一章涉及误差分析等理论层面的问题;第二章到第八章是各类仪表的结构、原理、选择和使用方法,由于不同的仪表知识点各不相同,这些零散的知识点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由于每个章节的最后才会安排部分实验,这样会出现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就已经遗忘掉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加大了整个教学的难度。

2.学生自身重实践、轻理论,需要重视

从教学实践过程来看,技校学生对理论知识往往不太感兴趣,反而更加喜欢动手操作。若教师讲解学生熟悉的仪表如万用表,学生就会感兴趣;若讲解的是学生陌生的仪表如接地电阻仪等,学生就会感觉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即便运用多媒体动画、Flash、视频播放等形式进行讲解,学生仍旧对理论知识的把握欠缺积极性。

3.理论与实践不够紧密,教学效果欠佳

正由于这样的现象存在,学生在进行课程考核时,大多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应付考试,等到考试结束后,学习的理论知识也就全忘了,待到专业实习需要用仪表进行测量时,非但不能灵活运用,有的还完全处于懵懂状态。这样就谈不上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一体化教学改革新思路

根据对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在2015年上半年,笔者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将教材中内容进行整合,在理论课中穿插实习动手环节,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贯穿于不同章节内容中,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理念,真正实现本门课学以致用的实践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1.任务驱动法

针对教材中涉及仪表的使用,如钳形电流表、仪用互感器、万用表、兆欧表、电能表等,采用任务驱动法。在每个环节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成教学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体现情感目标。

2.项目教学法

针对教材中涉及理论测量知识如“一表法”“两表法”“三表法”测量三相有功功率等,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观察、对比、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实践应用法

实践出真知,章节学完后教师增加实践应用项目,如检测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测量电动机绕组的故障等应用。让学生自主探究应用,并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解决、反思,从而弥补知识掌握中存在的不足,真正理解这门课程的实践性。

三、任务驱动法在一体化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实施

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思路是以课程中的某个具体知识为线索,通过任务驱动强化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首先要明确教学思路,这就需要结合实际去设计任务。笔者利用下厂实习的阶段,走访企业,对相关企业的电气测量技术人员所具备的技能进行了解,结合教材,形成合理、可操作的“任务”教学方案。其次,教师要把知识以“任务”的形式贯穿到教学中,给出任务后,学生在分析、实施、总结“任务”的过程中,充分领会和掌握相应的知识点,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1.创设情境,引入任务

在讲解《兆欧表》一节时,创设实际案例情境,如:“振华机械厂设备科吴科长打电话向学院电气班的学生求救,1号车间电器设备漏电发生短路事故,请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解决?”通过前期准备,派出调查小分队,利用课余时间,下厂调查原因。调查发现,是由于长时间受热、受潮,导致绝缘材料老化,线路的绝缘电阻便降低,从而造成电器设备漏电或短路事故的发生。这样教师便提出问题:“怎样避免绝缘电阻下降呢?”学生分组上网调查、搜索解决途径。最后得出结论:经常测量各种电器设备的绝缘电阻,判断其绝缘程度是否满足设备需要。因此教师就提出了任务——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展现拍摄的绝缘材料老化的图片,以此增加学生的感官认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入任务,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引发学生探求新知的热情,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且通过学生参与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

2.问题探究,分析任务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何来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呢?能否利用已学仪表来进行测量呢?”学生小组积极讨论,有的说可以用万用表,有的说不能。这样通过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思考万用表的欧姆挡有效量程以及不能用万用表测量的原因,就更加肯定了不能用万用表测量的思路,从而顺理成章引出用兆欧表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完成本次任务。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教师解疑的方式,使学生将课程中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时又进行了知识迁移,加深了对本次任务的探究。

3.知识链接,探究任务

一是由各组学生通过抢答的方式进行总结兆欧表的用途,教师进行记录和点评,活跃课堂的氛围。二是学生先自主学习兆欧表的组成,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加深印象。三是教师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兆欧表的使用原则,利用对比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再通过互动让学生掌握兆欧表使用前的准备工作。了解、理解、掌握的认知规律,有效地体现了一体化思想。四是采用微课翻转课堂,学生可以在课堂内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兆欧表的使用,也可以在课后回顾掌握。五是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步步引入兆欧表开路和短路实验,学生观察动作要领,领会要点。六是利用行为引导法,学生模仿演练摇动兆欧表手柄的转速和手法,教师分组巡回指导学生模仿中存在的不足,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4.小组合作,实施任务

教师采用子任务教学法将每个任务细化为四个子任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表1、表2)。学生则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实施任务。这部分内容是教材没有涉及的,通过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并自主实施,可以巩固学生对兆欧表各端的作用理解。通过互动教学,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指出兆欧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兆欧表的使用、实施任务,体现了一体化教学思想。

5.小组展示,点评任务

小组随机抽取一名学生上台演示任务,并将其动作过程投影到大屏幕上,每组成员在认真观摩的同时,回顾动作要点,最后各组派代表点评任务。这个环节主要是对任务实施后的检验,不仅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体现了情感目标。

6.引入奖励,评价任务

课堂评价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检验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本次课的教学设计中,通过展示、自评、互评环节,主要评出本次课的最佳演示奖和最佳风采奖。通过引入奖励,可以更好地激发课堂中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自信,还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7.课堂总结,延伸任务

课堂总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小组竞争的方式,回答兆欧表使用的注意事项,教师以补充的方式进行知识归纳,结合本次任务,编出顺口溜,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再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二是将微课上传,对任务进行延伸拓展,为下次课的任务完成做好铺垫。

8.运用网络,完善任务

这部分的教学设计不再局限于完成练习册的相关内容,而是利用网络技术,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完善任务。一是通过网上查询,了解被测设备绝缘值的正常范围。二是通过数据对比分析,说明被测设备的绝缘状态是否正常。

四、任务驱动法所取得的效果分析

在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中采用了任务驱动法教学后,教师提高了技能,丰富了知识,学生学到了与企业实际相关的知识,认识到所学课程知识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相互协作、竞争的意识,加深了学生对电工仪表与测量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实践证明,在该课程的考核中,笔者所带班级一次及格率达100%,优秀率86%,优良率90%,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惠.电工仪表与测量(第五版)[M].北京: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南通工贸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法
教学设计之《制作美丽的画报》
任务驱动法在压缩机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在《工程造价软件》课程中的应用
《移动互联网站运营与管理》课程网页推广之head标签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燃油泵控制电路的检修》课程单元设计的例析
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