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秀志
[摘要]:学生时期的体育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更影响其以后对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而好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性有着直接的关系。首先,分析职业学校体育课堂所面临的问题;其次,对因材施教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最后,对因材施教的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职业学校 体育教学 因材施教
体育是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通过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及科学的锻炼方法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但是,目前来看,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体育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应用没有充分发挥。
一、因材施教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职业学校的主要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体育课程正是培养其实践能力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目前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课程设置问题、学生对体育课程认识不到位问题及学校对教学方式的单一化问题等,导致体育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一)实施因材施教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因材施教,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基础能力、不同学生的潜能等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和辅导,通过因材施教的方法,让每个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和掌握。因材施教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避免一刀切现象的发生,从课程内容、课程反馈、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对学生的体能、兴趣差异、学生个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体育素质和综合素质。
(二)运用因材施教方法符合学生追求个性,充分尊重学生不同兴趣的要求
因材施教的原则,就是充分尊重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学生不同体育素质有差异的进行体育教学,根据不同学生寻找学生与体育教学最佳结合点,从而主动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另外,针对不同学生兴趣不同,将相同兴趣的学生进行划分,处理好个别教学和整体教学之间的关系,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间接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可以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师在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教,分类推进、个别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学习,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因材施教的原则,就是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提高学生整体的体育素质,最终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二、职业学校体育课堂所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能及时更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原理已经不能和当前教学发展的需要相匹配,但是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上不能及时更新,造成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单纯为成绩而上体育课,失去了体育课应该在学生身上起到的作用。另外,很多教师也不能及时丰富课程内容设置,导致体育教学缺乏趣味性。以篮球为例,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是延续男女生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相同的内容等等,这些都不能很好的与当前考试结合,因此,及时调整体育课程的设置非常重要。
(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不到位
中职生处于人生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仍处于从青春叛逆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方面,在各种兴趣的形成方面等都处于重要的阶段,处于相对被动接受理念和知识的过程。职业学校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因此,不管学校的教学安排还是学生学习意识都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加上学生迫于找工作压力使得学生忽视了对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如很多学生在最基本的早操上都不能做到自动自觉积极,甚至有些学生认为体育课耽误时间不如用来学习文化知识,这是职业学校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在这种认识不到位的情况下,要想提高其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及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非常困难。另外,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沉溺于电子书、网络视频等,我国青少年的学生整体素质都在下降,运动时间越来越少,导致很多学生身体亚健康状况问题突出。
(三)学校对因材施教体育教学实施不到位
因材施教体育教学涉及的方面较多,更多的是分类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为目的。但是,很多学校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很好认识因材施教教学的重要性。如很多学校在硬件设施上不能及时更新,教学设备老化,教具老旧;另外,有的学校提出要进行因材施教,但是,在实施过程经常会遇到场地不足、教师不足等问题使得好的教学理念执行起来存在出入。因此,学校在进行因材施教教学中必须从每一环节涉及到的问题全面衡量,综合考察制定最有利于形成因材施教教学的实施方案。
三、因材施教的应用措施
(一)深入了解不同学生的体育基础状况
在实施因材施教教学之前,体育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体育水平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分析的方法,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谈话等对学生的体育基础进行了解。同进,还需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心理素质、智力状况等,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状况,进行分类归档综合分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开展教学。另外,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整,让所有学生都能在体育教学中有所提高。
(二)课程设置的变动
因材施教最重要的就是分类教学,应始终坚持课程服务学生,在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体育基础、性格等不同因素。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制定不同运动类型,进行细致分类。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
(三)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作为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主体,其对教学方法的实施和执行,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的成败。上课之前,要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的安排。课堂教学中既要有针对全体学生的“集合”环节,也要有针对优等生和差等生的“分层”环节,妥善解决不同层次间的教学矛盾。避免“填鸭式”教学,设定不同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思考的能力,提高体育课程的效率。另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丰富学生课外辅导的机会,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多使用表扬性语言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提升。分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组合,保护差生的自尊,防止优等生出现骄傲自大心理,且分组后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进步后可以进行相应调整。对于掌握不太好的学生,必要时进行单独辅导,辅导过程中要讲究方法,引导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掌握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最终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学校和学生作为因材施教的重要主体,需要充分发挥各自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学生在因材施教过程中需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程对个人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教师在实施因材施教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不断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实施因材施教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兴趣,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设置适合不同学生的课程,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最终培养其体育锻炼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江文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因材施教探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01):41.
[2]吴永平.浅析艺术院校体育教学因材施教原则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2012,(11):11.
[3]王克平.我国部分专业体育院校体育教师素质结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4]方伟.重庆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的调查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13.
[5]陈青.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吉首大学,2012.
[6]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7]赵丽娜.谈因材施教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5,(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