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聰
案例重現
2007年7月,華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同利比亞簽署了5000套住房工程的承建合同,專案總建築面積97萬平方米,投資額33.5億元(人民幣,下同)。2009年後的8月,又與利比亞方面簽下了投資50億元的合同。2011年1月,利比亞戰爭爆發,當地的專案全面停工。
2015年12月11日,浙江省中級人民法院公告,華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以其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該公司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申請破產。
作為昔日資產逾百億,產業橫跨建築、房地產和海外工程三個板塊的寧波民企大佬——華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豐建設」),在資金鏈斷裂及遭遇銀行抽貸斷貸之後,近日終以申請破產給企業「畫上了句號」。
2015年12月11日,浙江省中級人民法院公告,華豐建設以其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該公司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申請破產。
據了解,該企業早年海外投資的失利導致多家銀行停貸斷貸。此後在資金剛性需求下,依賴民間借貸「飲鴆止渴」的方式步入死亡。
「擴張過快,投資失利,銀行抽貸斷貸是這家企業破產的原因,而這三者一環扣一環。」寧波一家股份行人士稱,民營企業如今一旦經營出現困難,資金上就很容易出現惡性循環,銀行的抽貸斷貸很難避免,讓企業經營「雪上加霜」。
曾經的建企巨頭
法院公告顯示,華豐建設下設寧波分公司、上海第一分公司、杭州分公司、象山分公司等8個分公司,而旗下擁有華豐建設(遼寧)有限公司、華豐置業有限公司等10家子公司。
在擁有20多萬建築大軍的著名建築之鄉——寧波象山,華豐建設絕對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行業老大哥。
王祉絖,這位家境貧寒的農家子弟,初中沒畢業就跟著哥哥學做泥水匠,憑藉一把磚刀白手起家。他在1980年成立公司,懷揣夢想開始了創業之路。從寧波市辦公大樓到寧波櫟社國際機場新航站樓,從杭州黃龍體育中心主體育場到上海F1國際賽車場主看台,短短20多年間,華豐建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躋身建築界的知名品牌。
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後,如日中天的華豐建設更是迅速擴張,從建築業到房地產,從國內到國外,華豐建設成為下轄華豐建設、華豐房產集團、華豐海外發展集團、華豐投資與發展集團等四大集團的集團化公司,躋身大陸百強企業。據了解,輝煌的時候,華豐建設在全大陸50多個大中城市設有近80家分公司,員工5萬多人,年產值規模100多億元。而王祉絖個人更是以20億元的財富,位列當年胡潤中國富豪榜第900位。
2005年,該企業邁出國門,承接了泰國「任愛屋」工程6258套,合同造價6.1億元,其後進軍馬來西亞和利比亞市場,創下了寧波乃至浙江對外工程承包最大單筆合同專案。
利比亞失利
然而,該企業的「敗筆」也在利比亞專案上。2007年,「華豐建設」進軍利比亞,簽署了5000套住房工程專案承建合同,投資額33.5億元。不料,2011年1月,利比亞戰爭爆發了。因為戰爭,當地的專案全面停工,血本無歸。
利比亞投資的失利成為推倒華豐建設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在一次企業家頒獎典禮上,記者與王祉絖聊起這事,王祉絖表示,專案停工最嚴重的後果不是資金的虧損,而是經濟狀況變差後,銀行對華豐建設不放心了。「這次變故後,部分銀行開始對我們停貸甚至抽貸。融資管道被切斷了,不少專案都是靠自籌資金或高利貸苦苦支撐。」
華豐建設曾在官網發佈資訊稱,由於遭遇國家宏觀調控、利比亞政局動盪等影響,加之企業自身攤子鋪得過大、管理存在漏洞,導致經營一度陷入困境,訴訟頻發,甚至在企業不知情的情況下,賬戶被凍結、相關資產遭查封。華豐置業旗下的約200個專案中,自2012年以來已有超過30個專案停建或緩建,在建工程中約有四成資金不能及時到位,三分之一以上專案發生虧損或面臨虧損。
窮途末路,華豐建設也曾積極自救。2013年,華豐建設賣掉了建設之中的瀋陽綜合體專案。王祉絖稱此舉為「斷腕自救」:「這是一個商業地標專案,主樓60層已結頂,前景很好,但為了走出困局不得不賤賣了。」再加上之前在北侖和余姚已轉讓掉的幾個專案地塊,借此華豐建設可以收回資金近30億元。而王祉絖本人,也轉讓了多處股權和地產,籌集了10億元資金;他老伴也將炒股的幾千萬元資金悉數拿出,但最終還是難以填補華豐建設的資金窟窿。
銀行抽貸斷貸
「華豐建設在2012年之後很難再從銀行貸款了,300多個專案都依靠民間借貸度日,虧損相當嚴重。」華豐建設相關人士稱,企業嘗試過多條管道融資,都不理想,而過高的利率也蠶食了企業利潤。
該人士表示,在2011年之前,銀行和華豐建設合作的數量多達10家,而之後對企業的貸款異常謹慎。「攤子鋪得太大了,資金跟不上,而銀行的抽貸斷貸是企業之前沒有料到的。」
數據顯示,截至2 0 1 5年8月31日,華豐建設的資產總額63.69億元,總負債64.78億元,淨資產為-1.08億元。
在華豐建設高達64.78億元的負債中,由於多家銀行已提前抽貸,目前僅有兩家國有大行2億多元的貸款牽涉在內。
相比銀行貸款,更多的債務來自於該企業的民間借貸和職工集資。據了解,華豐建設曾在內部進行集資,給出月息1分2厘的高利進行融資;而向高利貸的借款利息甚至超過年化20%,這些龐大的債務和利息也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華豐置業相關銷售部人士稱,2014年企業就曾多次找銀行協商籌資,但是上海的銀行均沒有發放貸款。找了很多小貸公司打包房源低價出售,但是融資的效果還是不理想。「上海、瀋陽、寧波等地方分公司都遭到銀行抽貸斷貸。」
「這是一個惡性的循環。一家銀行抽貸之後,更多的抽貸斷貸就會接踵而至。銀行在貸款方面也『抱團』。」上述華豐置業相關銷售部人士稱。
失信之過
據了解,兩家國有大行的貸款實際是2013年發放的,其中一家大行對貸款進行了展期,而另一家大行則長期逾期未償。由於多筆債務的糾紛,華豐建設被列入了「國家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而這讓銀行對其融資更加防範。
前述股份行人士透露:「由於銀行應對風險調整信貸結構,在二線城市新增的建築和房地產開發貸款很難獲批,尤其是民營企業背景,銀行授信很容易被卡住。」
該人士認為,銀行收縮對房地產行業貸款之後,很多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生存都會很難,甚至部分大企業都會感到資金緊張。「從銀行的角度來看,抽貸和斷貸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風險暴露之後,銀行只能加快清收避免損失。」
2015年10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的金融企業座談會上提及,對市場前景好、暫時有困難的企業不斷貸、不抽貸,並督促該政策的落實。而銀監會也在多場合指出,對於企業要避免「一刀切」式的斷貸、停貸和壓貸。
「不良貸款的壓力在逐漸顯露,銀行也在承受多重壓力。部分銀行在執行上有的按照企業所屬行業來進行抽貸斷貸,打亂了企業的經營規劃,也是政策上不可取的。但是,如何來辨別好的企業,各家銀行的評判標準都不一樣,甚至銀行內部的意見也不統一。」北京一家股份行信貸部負責人表示。
「銀行在進行貸款客戶選擇時,只能從優選擇,可能一部分企業較難從銀行獲得資金。」該負責人稱,在經濟下行期,銀行害怕「買單」,常常還未過河就要拆橋,華豐建設倒掉后,有瑕疵企業拿不到貸款的現狀還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