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新 陈俐伽 周宏庆
摘 要:随着中国万里长城、中国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相继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关于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持续关注。蜀道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交通要道、军事要道,连接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数量多、影响大,更应该得到相应的保护。本文一方面从时间、空间、文化上论证了蜀道的线性文化遗产特性,另一方面从军事商业、资源、制度来讨论蜀道的优势和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结合沿线历史城镇的蜀道保护模式,从而对落实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提供依据,避免盲目的开发对蜀道的历史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破坏。
关键词:蜀道;历史城镇;文化线路;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模式
Abstract:With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for World Heritage of the China's Great Wall, China Grand Canal and the Silk Road, the protection and academicresearchoflinear cultural heritage aroused sustained attention of society. Shu Dao, as an important transportation hub and military roads in China's history,connecting man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town)and having a great impact,should be given more protection and attention. This paper demonstrated linear culturalheritage characteristic of Shu Dao from time, space and culture,and also discussed the the advantages and value of Shu Dao in three aspects,respectivelymilitary,commercial, resources and system.In addition,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 protection mode of Shu Dao and provide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to avoid destruction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cause of those blind development .
Key words:Shu Dao ; historic towns ; cultural routes ;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 ; protected mode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4-72(6)
1 前言
古蜀道是蜀国和秦国之间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流的重要交通要道,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陆路交通的“活化石”,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道”。蜀道沿途连接了数量颇多的历史文化名城(镇),还有大量栈道遗存和文物古迹,这些都是蜀道保存和延续不可或缺的因素。
我国已有三处线性文化遗产登上《世界遗产名录》,而蜀道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交通要道,不仅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它不仅仅在交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促进文化交流,带动四川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对蜀道的研究和保护,不仅是为了蜀道能在以后能申遗成功,更是为了把这唯一的蜀道保存并延续下去。
2 线性文化遗产
2.1 线性文化遗产发展历程
早在1964年欧洲理事会上,文化线路就在报告中被提及,而后又逐渐衍生出线性文化遗产的概念,此后又融合了廊道遗产、文化廊道、历史路径和现状遗迹等与之相近的理论,使线性文化遗产的内容被不断丰富。(图1)
线性文化遗产是指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往往出于人类的特定目的而形成一条重要的纽带,将一些原本不关联的城镇或村庄串联起来,构成链状的文化遗存状态,真实再现了历史上人类活动的移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交流互动,并赋予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载体的人文意义和文化内涵[1]。包括了铁路、道路、运河、河流峡谷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内容丰富。同文化线路、遗产廊道、历史路径、现状遗迹等理论一样,线性文化遗产也主要强调时间、空间、文化因素,强调各个文化资源点共同的构成的文化价值功能以及至今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国际上对线性文化遗产的研究是一个需循渐进的过程,以美国为代表,率先在此领域开展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①线性文化遗产对当地旅游经济的影响,以DanielStynes等人为主;②对遗产廊道的评估研究,以ConzenTuxill等人为主;③从遗产的开发利用和提升其价值的角度开展研究,以Cottle、Harkness&Sinha等人为主。
国内对于线性文化遗产的研究起步较晚,以单霁翔先生为代表,首先总结出我国线性文化遗产的主要特性,随后刘庆余在此基础上又对线性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全面梳理,分别是“线性文化景观”、“现状遗迹”、“运河遗产”、“文化线路”四个方面。之后我国的众多学者分别从遗产的保护规划与利用、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构建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三个方面开展研究。
3 蜀道的线性文化遗产特征及与沿线历史城镇的关系
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著名诗句,广义上的古蜀道全长约1000余km,涉及沿线11座城市[2]。(图2)现存蜀道中经专家考察并承认的有七条,其中4条过秦岭,分别是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三条过巴山,分别是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而人们常说的蜀道主要指以汉中为分界点,从关中过秦岭到汉中的“褒斜道”和从汉中到成都的“金牛道”。而狭义的蜀道主要指四川境内的金牛道,《四川通史》曾记载,金牛道是由汉入蜀的主要通道,其核心路段为剑门蜀道,本文主要探讨位于广元境内的剑门蜀道。(表2)
3.1 蜀道的线性文化遗产特征
蜀道历史文化悠久,作为曾经的军事要道和商业要道,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剑门蜀道为例,笔者将从时间、空间、文化三个方面来论述蜀道所具有的线性文化遗产特性。
3.1.1 时间特性
狭义上的古蜀道主要指四川境内南起成都,北止广元七盘关路段,全程约450km,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广元境内的剑门蜀道。剑门蜀道,由七盘关进入四川,向西南经明月峡,利州(今广元),昭化,天雄关,入剑门关,经剑阁入梓潼到演武镇,全程200多公里。最早产生于战国时期,后经过几次变迁,在清末恢复由昭化入剑门,一直沿用至今。剑门蜀道是明清时期遗留至今的秦蜀官方驿道,是古金牛道的一段。
3.1.2 空间特性
剑门蜀道地势险要,风景秀丽,剑门七十二道峰犹如一道天然的屏障,保护着四川太平。早期剑门蜀道由于地形和历史原因采用沿江崖壁架设木栈或开凿石栈,形成嘉陵云栈,后来改由沿溪铺设石板路通行,道路两旁种植表道古柏。其沿线保留了许多文物古迹,如广元的明月峡,千佛崖,昭化古城,剑门关景区,翠云廊等著名景点。剑门蜀道作为重要的纽带,将这些景点都串联起来,形成链状文化遗产保存下来。在宋元时期,沿线设置了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清代形成“二十里置一邮铺,六十里置一驿”的格局,并保留至今。
3.1.3 文化特性
由于战争原因,在不同时期产生了大量的人口迁徙,导致当地人口结构发生变化[3]。人口迁徙带来了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同时也刺激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使剑门蜀道成为当时四川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发展的重要纽带。剑门蜀道沿途不仅有当地最突出的三国文化和军事文化,同时还包含了红色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等,这样的多元文化也是促进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蜀道不论是在空间上或是时间上,亦或是文化上,都能完美的满足线性文化遗产的特性。并且,由于剑门蜀道的存在,将周边一些不相关的文化遗产串联在一起,使其不论是在物质,非物质或是文化方面都能交流互动,促进发展。(表3)
3.2 蜀道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优势
世界上已经有22处线性文化遗产登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④,其中三处在中国,而我国境内一共有19处线性文化遗产是值得被研究和保护的,蜀道作为其中一处,有着它不可替代的优势。
3.2.1 军事防御和商业贸易
自古剑门关便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名句,也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剑门关作为剑门蜀道的核心区域,且沿途的明月峡是连接南北的唯一路径,自然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剑门关又依托剑门山脉,同周边的城寨相互照应,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蜀道的作用不仅仅是为巴蜀地区提供保护屏障,更是连接南北经济的重要纽带。蜀道发达的交通网,为商品的流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秦汉隋唐时期,就形成了以汉中盆地为纽带的西部经济带,到了宋朝,茶马、茶盐贸易蓬勃发展,促进了蜀道沿线城市带的形成,使西北秦陇市场和西南川蜀市场相互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由于气候的影响,蜀道沿线南北方的商品形成互补,更加强了蜀道城市带的向心力[4-5]。
3.2.2 自然资源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郑孝燮曾如此评价:古蜀道全世界只有一个”[6]。这表明蜀道在中国,亦或是在世界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蜀道沿途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其中翠云廊可以说是其精华所在。翠云廊内古树众多,以古柏为主,据考察,现存的古柏有8000余株,其年龄几乎都是数千岁。翠云廊的建立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由当时的守城将领张飞带人种植,形成“三百里程十万树”的景观,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大道”[7]。
3.2.3 邮驿道路
世界上最早建立邮驿制度的国家是古埃及,但蜀道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邮驿道路。蜀道的邮驿制度可以追溯到蜀汉时期,诸葛亮致力于道路建设,在蜀道沿线修建大量的驿馆、邮亭等等;宋元时期,又拓宽道路,方便马车通行,最后在明清时期形成“二十里置一邮铺,六十里置一驿”的格局。如今在剑门蜀道200多公里的路段内,不仅较为完整的保留了明代时期的砭石道路系统,还有道路沿线的配套设施,如驿铺、拦马墙、驿道古桥等等都以它们的原始风貌保存下来,是中国邮驿制度的“活标本” 。
3.3 蜀道与沿线的历史城镇关系
古蜀道属于线状文化遗产区,不仅涉及范围广,且遗存丰富。沿线串联了西安、成都、重庆、汉中、阆中等历史文化名城。以阆中为例,阆中古城是古蜀道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城市,至今,有米仓道和大大小小的金牛支道5条从其过境,是连接荔枝道、金牛道和米仓道的重要节点。以阆中为起点,有从阆中到巴中再到汉中的米仓道,有从阆中到梓潼再并入金牛道的阆梓道,有从阆中到剑阁再并入金牛道的阆剑道等等。蜀道沿线有历史名城、历史名镇、历史名村。如利州、昭化、剑州、柏林沟、恩阳、清溪、陕西宁强青木川、陕西周至老县城、陕西洋县华阳古镇等,金牛支道的天宫院村和米仓道上的老观古镇等等。蜀道沿线串联的历史城镇等更与剑门蜀道相辅相成——蜀道的存在,使得其沿线的历史城镇得以发展,而沿线城镇的发展也给蜀道带来了经久不衰的人气。在空间上,形成“片”状的历史城镇群,带动了其周边城镇的经济发展。(表4)
蜀道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其本身,沿线的道路、铺驿、栈阁、古柏、古墓、关隘、古遗址、古镇等古文化遗存是构成其历史文化价值内涵的重要因素,而沿线的历史城镇是蜀道线路上的重要节点。这些历史城镇似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被蜀道串联在一起,更加弥足珍贵。现在蜀道正在全面准备申遗,希望通过申遗,让这条珍贵的线路整体得到保护和延续。因此,更需要将这些历史城镇和蜀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不仅能提升蜀道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更能在宏观层面提升这些历史城镇的价值内涵,让沿线的历史城镇得到更好的利用和保护。
4 蜀道保护模式建议
从文化遗产角度来认识蜀道,其价值和内涵已远远超过了道路本身,蜀道两旁及其附近与之有关的古遗存、遗址、古建筑物、古居民点等,更使蜀道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及立体感,它们是古蜀道在历史上的见证,尤其沿途的兵站、驿馆、码头、商贸等古人活动的区域和范围,全方位展示了古蜀道的风貌,但如何有效保护与展示则对文物保护提出了难题。
目前,我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而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主要以《文物保护法》、《中国文物保护准则》等为主,缺少针对巨型遗产的保护体系,通常用隔断式的保护方法将其沿线的重要遗址遗迹、建筑或聚落作为重点保护文物,重点保护建筑和历史文化名城来保护。以剑门蜀道为例,其沿线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或遗址遗迹都给予了较好的保护,而对于其整体的保护仅仅是简单的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以50米和100米为分界线,这样整齐划一的保护模式不仅不能全面完整的保护剑门蜀道,反而会破坏蜀道的整体性。因此,在蜀道的保护模式上,我们不仅是要考虑文化遗产单体的保护,还应该注意遗产与周边环境的有机联系,并通过文化线路将其串联起来,构成有机整体。
4.1 三位一体保护模式
刘蒋等部分学者提出了三位一体保护模式,将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线路本身结合在一起[8]。陈韵羽又在此基础上对三位一体保护模式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和深入,认为以前的三位一体模式仅仅从宏观角度将三大文化内涵融为一体,没有从微观的角度来将其融合在一起,单纯以静态的舞台剧的方式呈现出来,没有真正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9]。笔者认为三位一体的保护模式不但要在宏观上体现出来,也应该重视在微观层面上的联系,应该是让非物质去解释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线路,让非物质文化在当地生活中体现出来并传承下去。
蜀道本身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重新构建保护模式的时候,应该摒弃以往的以单一的资源点或遗产点为主要对象,只注重“点”的保护,而忽视了对“面”的保护。比如,昭化古镇,阆中古城等,每一处遗存都是相对于其他遗存各自独立的,在保护利用方面都没有任何联系。历史城镇作为线路上的物质遗产点,和周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文化线路囊括在其所覆盖的范围内,形成有机整体。同时,对历史城镇的保护与利用应该是建立在保护其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让非物质文化融入到文化线路中的物质遗产中去,从单纯的表演模式真正过度到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利用。让蜀道继在经济、政治、交通、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一条新的连接纽带。
4.2 静态动态结合的保护模式
单霁翔曾提出现在遗产保护趋势正在从保护“文物”向“文化遗产”保护过度[10]。在此基础上,俞孔坚等人指出现在文化遗产保护应该从单一因素保护向混合因素保护过渡,以面涵点,从静态保护到动态保护,让曾经的“死”遗产都变成“活”遗产[11]。
对于蜀道的保护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保存和修复,像博物馆里陈列的珍品一样,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那么在历史长河中的蜀道也会随之消失殆尽。针对蜀道沿线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将其相互结合起来,在保护了物质文化遗产这类有形的载体的同时,让你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中体现出来。历史城镇作为最重要的载体,应该将它们视为一个群体,弱化它们“点”的性质,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在不失地方特色的前提下,又和周边的历史城镇形成“片”。这样动静结合的保护模式,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延续其自身的价值内涵。
4.3 因地制宜的保护模式
蜀道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在保护文化资源的同时也应当考虑道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在开发利用之时,要以不破坏原有的自然资源为前提条件,合理利用,做到同时保证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由于蜀道本身尺度过大,涉及范围广,遗存多,且由于历史原因,很多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应有保护。再加之其分布不均,各个遗存的重要性也不同,因此,在确定保护模式时,应该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如它本身的文化价值,所处地段位置,和周边环境的关系等等一系列因素,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现有的保护机制仅仅是针对节点型国家保护单位,对于非节点型的文化遗产并没有明确的方案或措施。非节点型文化遗产可能会因为地处位置偏僻,游人少,或因为对其内涵挖掘不够深入而不被重视,一些物质遗存还遭到了破坏,因此在对待非节点型文化遗产应该把零散的遗产串联起来,再将它们和节点型国保单位进行有机整合,从而达到保护利用的效果。
5 结论
2009年,9位专家联合发出《关于中国蜀道文化线路整体保护及联合申遗的公开信》,呼吁群众和领导对蜀道引起重视。2014年,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更让人们意识到蜀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遗产的保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线路紧密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英国的哈德良长城(1987年)-德国的上日耳曼-雷蒂安边墙(2005年)(与英国共有) 德国
②包括多瑙河岸、布达城堡地区和安德拉希大街(1987年,2002年):布达佩斯,多瑙河岸和布达城堡地区(1987年)-安德拉希大街和地铁(2002年) 匈牙利
③塞哥维亚古城及输水道、塞哥维亚水道桥、塞哥维亚古城及其水道
④数据来源:作者根据前文的表格统计
参考文献:
[1]单霁翔. 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初论——突破与压力[J]. 南方文物, 2006 (03): 02-05.
[2]冯明义,唐光辉,李巧义,邓小兰,林永坚. 古蜀道旅游价值研究[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 28(04): 361-364.
[3]柯西钢,朱立挺. 古蜀道及其对汉江上游地区文化的传播渗透[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4(06): 1009-1012.
[4]梁中效. 宋代蜀道城市与区域经济述论[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5): 95-100.
[5]梁中效. 宋代蜀道交通与汉中经济的重大发展[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3): 17-24.
[6]翟峰. 联合申遗_开发古蜀道文化 [J]. 西部大开发, 2010(05): 66-67.
[7]郑璇. 广元千年蜀道的历史印记 [J]. 人民文摘, 2014(10): 90-93.
[8]刘蒋. 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线性文化遗产的“三位一体”保护模式初探 [J]. 东南文化, 2011(02): 19-24.
[9]陈韵羽. 古蜀道基于线性文化遗产的“三位一体”保护模式再探——以剑门蜀道为中心[J]. 中华文化论坛, 2014, (02): 73-79.
[10]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呈六大趋势[N].新华日报,2007-04-13
[11]俞孔坚,奚雪松,李迪华,李海龙,刘 柯. 中国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构建[J]. 人文地理, 2009(03): 11-16.
[12]刘煜. 剑门蜀道的保护模式审视[J]. 中国文化遗产, 2010(06): 72-81
[13]赵晓宁,郭颖.文化线路视野下的蜀道(四川段)研究现状及思路探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32-39.
[14]付文军. 论剑门蜀道文化线路的保护——上 [J]. 中国名城, 2009(11): 16-23.
[15]段秋岑. 线性文化遗产廊道的保护研究_段秋岑[D].云南大学,2014.
[16]刘庆余. 国外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经验借鉴[J]. 东南文化, 2013(2): 29-35.
[17]张杰,卢刘颖,霍晓卫. 世界文化遗产地对城镇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J]. 城市规划, 2012(9): 85-90.
责任编辑:王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