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 要:在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城市的楼房面积越来越大,相应的城市绿化面积则在不断缩小,导致城市的居住环境受到严重影响。而种植屋面是通过在建筑屋顶上种植植物来达到绿地补偿的目标,在居住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该方法是大、中城市改善生活环境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种植屋面;系统类型;构造层次
前言
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增多,商用建筑与民用建筑均大大增加, 它们将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并且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只有通过增加绿化面积来解决这一矛盾问题。因此,现在屋顶、阳台的空间利用备受注目。
1 种植屋面系统类型和适用范围
1.1 种植屋面系统功能
屋顶种植系统主要是充分利用城市建筑屋顶等闲置空间种植绿色植物,不会占用绿化面积,但是却可以提高城市的绿色覆盖率,从而将绿色植物降低污染、抑制粉尘、吸纳废气、排放氧气、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局域小气候的建设目标;而对于建筑本身而言,屋顶种植系统还可以直接调节室内气温,有效改善屋顶建筑结构层的热胀冷缩现象,使屋顶的使用寿命更长。具体而言,屋顶种植系统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可以起到防水、隔热、保温的作用。屋顶种植系统主要位于建筑屋顶,其包括一层防水层,且其上部结构对防水层起到层层保护的作用,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防水效果,而且工艺的安全性更高。
其二,降低屋面维护成本。屋顶种植系统有着独特的硬件结构,与裸露的建筑屋顶相比,带有屋顶种植系统的建筑屋顶的升温及降温速度仅为前者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防水层材料、连接处、其它材料热胀冷缩的温差及变化速率均显著下降,不仅使建筑的使用寿命更长,而且日常的维护成本也更低。
其三,截流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屋面种植系统的中具有蓄排水层,其所截留的雨水不仅可以满足种植系统自身所需用水,而且多余的水分可以迅速通过排水通道排出建筑体外,可使雨水排放量高达70%以上。而且屋顶种植系统大大减少了建筑排水系统的管道数量及直径,从而降低建筑成本;此外,由于截留的雨水不会被直接排放掉,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自然也得到了缓解。
其四,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众所周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及危害性物质,并释放大量的氧气,相关文献报道中做出的科学预测,一个城市的屋顶全部覆蓋绿色植物,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少可以降低85%,而这一净化环境的效果是地面绿化系统望尘莫及的。利用闲弃空间,提高绿化覆盖率,营造城市新“绿肺”。
其五,可以丰富生物多样性。建筑屋顶通常是闲置区域,建设屋顶种植系统后,不仅植物的种类会越来越丰富,而且会吸引更多的鸟类、昆虫等生物,丰富区域环境内动植物的多样性,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
1.2 种植屋面系统类型
目前屋面种植系统的形式很多,国内尚未有规范的明确分类,通过景观效果、结构厚度、结构重量、植物品种、种植形式和使用功能这六个分类原则,大概可分为几个系统类型。如表1。
1.3 适用范围
屋面种植系统主要适用于以下六个方面:(1)建筑物平顶面;
(2)首层地下车库顶面;(3)架空层顶面;(4)建筑物斜顶面;(5)建筑物不规则顶面;(6)其它石质、混凝土面。
2 种植屋面的构造层次
(1)植被层:植被层顾名思义就是种植绿色植物的一层,也是屋顶绿化系统的功能层,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整个屋顶绿化系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直接体现。(2)种植土层:绿色植物种植于该层,要求土壤具有自重轻、蓄水多、不板结的特点。(3)隔离层:隔离层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种植介质流失,避免土壤进入排水层,其主要材料多采用无纺布、玻璃丝布等,可有效防止种植层中的雨水渗入排水层。(4)蓄水层:蓄水层用3~5cm厚的泡沫塑料铺成,它可蓄存一部分水分,减少向外排出,供干旱时慢慢供应植物吸收。还有一种海绵状毡,作蓄水层也很好。(5)排水层:排水层的主要作用是在降雨和浇灌时能够让种植基质层中多余的水分流走,将其排放到排水装置中。(6)保护层:位于排水层与防水层之间,有两个作用:一是防止卵石层伤害防水层,二是防止植物根系扎伤防水层。(7)防水层:由于种植屋面构造层次较多,屋面荷载比较大,翻修困难,因此,防水设防等级要求更高,应按照一级或二级进行多道防水设防。(8)种植屋面依次还包括找平层、保温层、隔汽层、结构层等,其要求与作用和普通屋面相同。
3 种植屋面后期的养护管理
在已有的屋顶绿化工程实践中,我们看到很多因建造技艺、植物选择、后期养护等方面原因而使屋顶绿化景观破坏的案例而屋顶绿化能否发挥其功能,关键在于后期养护管理,因此,有必要对屋顶绿化后期养护的管理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后期养护过程中应当注意如下方面:
施肥:屋顶植物生长所需肥力不宜过大,应采取控制水肥或生长抑制技术控制植物过旺生长。
修剪:应重视屋顶植物的修剪,减少不必要的荷载重负。
病虫害防治:应提倡采用对环境无污染的防治措施,例如可采取生物措施进行除虫除病。
防风:高于2米的乔木屋顶种植,必须采取地上支撑或地下牵引的办法进行固定。
防寒:根据屋顶植物耐寒性的不同,冬季应采取支防寒罩、树干包裹等措施进行防寒处理。
灌溉:宜选择滴灌、微喷、渗灌等灌溉系统;应及时满足植物对水的需求,避免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效果。
4 结束语
总之,屋面种植系统充分利用了建筑屋顶闲置的区域空间,其集合了防水、隔热、保温、吸收废气、排放氧气、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保护技术及建筑技术,在新旧工业区及民用建筑广泛应用,不仅可以改善小区域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对于传统屋面的单一功能可以起到补充作用,因此,对于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的推广、应用、打造生态园林城市等城市发展要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天.种植屋面的构造与层次[J].
[2]胡骏.种植屋面的防水设计[J].房屋建筑.
[3]韩丽莉.屋顶绿化系统技术[J].市政技术.
[4]彭素云.屋面种植设计探讨[J].环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