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静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新课改在广西开展已有四年了,2014年11月份时我有幸参加了在广西柳州市举办的广西普通高中课改化学学科现场课的选拔赛并成功入选,并收入了2014年在全区展示的优质课优秀课例一书,在观摩了这次的优质课和我自己的《苯酚》这节课,我发现新课改要优质,唯有创新和亮点;新课改要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唯有经过实践、创新、反思。
一、案例过程——创新之处
【创新一】课堂的引入——化学无处不在
记录:本节课一开始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片引入,告诉我们大家苯酚这个物质是大有用途的,我们要学好它的性质,才能为我们人类所用,使学生们有了强烈的求知欲。
【创新二】 三则新闻对应三个性质
记录:过程全部由一则新闻连贯起来,三条新闻引出了三个知识点,思路清晰,可以说是本节课的创新。
教师:所以,我们在高速路上经常看到大货车运输苯酚,下面请同学们来关注一则新闻(播放新闻)。
学生(脸上出现了各种表情):哦……
教师:发生了什么事呢?
学生(七嘴八舌):苯酚泄露了。
教师:现场工作人员描述了一段话,你能看出什么来(展示那段话)?
学生:苯酚有毒,微溶于水……
这一环节引出了苯酚的物理性质, 然后学生分组做实验验证。
教师:苯酚浑浊液,像我们生活中的牛奶,怎么样使牛奶变清水呢?请同学们继续关注第二则新闻(播放新闻)。
学生:原来是这样!大家恍然大悟了。
教师:泄露苯酚后怎么办啊?
学生1:现场工作人员用石灰来处理了,这体现了苯酚的酸性。
这一环节引出了苯酚的酸性……
教师:用石灰处理苯酚就可以了吗?让我们继续追踪第三则新闻(播放新闻)。
学生2:这水能喝吗?这标准很严格呢?
教师:我们看到苯酚也流入了新安江,水还能用吗,符合国家的标准吗?
学生3:要检验一下。
这一环节引出了苯酚的取代反应,继而也会顺其自然地引出显色反应……多媒体展示新闻使教学效果真的很棒。
【亮点一】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记录:本节课在设计了一张学案,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相互影响,得出结构决定性质这一点。
学生分组讨论,这时大家在下面表现积极,相互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气氛很活跃。
教师:请一小组代表说说你们的看法。
学生4:相同点是都含有羟基,不同点是苯酚的羟基接在苯环上,乙醇的羟基接在乙基上,但他们的性质有所不同,这说明了苯环影响了羟基,使苯酚有了酸性……
学生5:这是从结构上来分析他们的性质啊,我们小组觉得这说明结构决定性质。
【亮点二】总结到位,设计新颖
记录:在最后环节中,教师总结:“今天你们掌握了什么知识,学到了什么方法,懂得了什么道理 ?”
学生6:知道苯酚的一些物理性质:有酸性,用溴水或氯化铁检验等知识。
学生7:还有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学习方法。
……
二、反思
本节课老师带领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让学生对苯酚有一个表象认识,为学生学习新课创设了饶有兴味的意境。联系生活,让学生了解了苯酚的广泛用途。化学与生产联系,从工业走向化学,从而达成本节课的情感目标。通过三个新闻引出苯酚性质,让学生通过“活动探究”的方式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经过探究教学,学生对苯酚的性质有了较全面正确的认识,不仅帮助学生建构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而且培养了学生“提出猜想—设计方案—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精神。在授课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预测,挑选力所能及的几点性质来实验探究,加大了思维力度。培养讨论交流习惯,让学生了解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方法,物质结构决定性质及基团间相互影响的思想,由结构分析为主线学习苯酚性质,创设比较学习问题情境。当然这要求老师控制好节奏和方向。
结合本节课以及其他的选手的课例,可见,新课改下的优质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呈现——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互学、群学、展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思想,在合作中学习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
(2)创造性地创设教学情境——这就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营造一种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因此而精彩。
(3)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效果——适当地巧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令听课的老师们都耳目一新,饶有兴趣。
参考文献:
[1]祝小军.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J].祖国(教育版),2013,(12).
[2]闫翠芬.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J].启迪与智慧,2012,(10).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