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汽车的逐渐普及,我国汽车保有量在迅速增加。企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扩大,巨大的社会需求刺激了各校汽车专业的迅速发展,在扩大招生的同时,培养的毕业生却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为培养合格的高级技术技能性人才,本文对汽车维修专业技能人才,从学校和企业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大家以后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 汽车维修专业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是中职院校与企业双方自愿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职业院校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多元办学模式的必由之路。要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关键在于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利益共享的“多赢”合作局面。
1.人才培养理念的建立
1.1 多方听取专家意见,革新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采取“请进来”的办法,邀请有本专业教育背景、毕业后有企业工作经历又熟悉高等教育的专家和管理人员来校座谈,就如何加强知识基础、拓宽学科基础、凝炼专业主干、适合社会需要,一个一个专业地进行培养目标的更新。
1.2 广泛开展社会调研,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为了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采用“走出去”的办法,组织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干部到省内外的国企、民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围绕“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应用型人才,怎样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两个基本问题,向市场求教。通过人才市场的调研,使我们认识到,为了适应独立学院自身办学条件和生源特点,必须通过多元途径,在专业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上综合实施教学创新。
2.校企合作的目标构建
2.1 学校方面
(1)改变课程内容及浮动的理论实践课时比例
围绕培养高级技术技能性人才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重新设置实践课程课时。首先,加强专业基础课改革,拓宽基础,以培养综合学习能力为要求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开设课程分为:职业基础课、职业岗位课和职业技能训练课。主要课程有工程制图、汽车电工与电子基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汽车及配件营销等。以上教材均由一线教师自主挑选,选取综合性强,汽车原理理论能满足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从业需求的教材。注重技能的掌握,不设定固定的理论与实践学时,根据课程的内容教师灵活设定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培养学生动手“如何做”的同时,强调学生理解并思考“为什么要那样做”,“有没有其他方法”。
(2)加大师生与外界的交流。“提高教师质量”、“扩宽学生视野”、“提高知名度”,仅仅通过口号不可能有实质性改变。要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能力就需要与外界交流。对于教师,比如定期去外校学习、培训,去汽修厂或者4S店下企业锻炼。如我校要求教师暑期必须到相应汽车企业工作。对于学生来说要经常参加一些技能比赛,在规模越大的比赛中学到的也很多,学习别人的优点,找出自身的差距,能使学生在交流中进步。
(3)改变学生传统的作业形式和内容
以前的作业形式要求学生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题。一般来说题目都是一样的。笔者布置过类似“本门课程的期望及建议”的题目,结果反映学生抄袭作业现象很严重。作为一个工科需要动手的专业,把学到的知识通过作业本来呈现可能不是太完美。所以我们对学生的作业形式和内容也要改革:首先,从作业形式来说,可以是口头作业,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学生来实际动手操作等等。其次,作业的题目可以更加个性化。如: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有不同的任务,考核时询问每个成员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贡献,防止部分同学偷懒。
(4)改变传统的学生成绩评价方式
众所周知,对学生能否做出准确、客观、科学的评价,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有付出的学生就要有收获,偷懒的学生必须能通过成绩区分出来。一般来说,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综合决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这种成绩权重分配对于需要动手的工科生来说分配不尽合理,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际动手能力都需要进行过程评价。加大平时考核的分值,可以使学生重视平时学习。而在平时考核中,可将作业完成情况、上课发言积极性、发言的质量、实践活动参与等各个方面均纳入考核体系。根据实训课时的多少,可分配平时成绩占40%或50%。
2.2 企业方面
(1)参与部分教学任务
师资队伍建设中,“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其工作重点、难点。“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胜任授课教师的岗位职责,又有能力处理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具有双重业务素质的教师。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中:学校承担企业培训教学任务,负责新老员工培训工作;学校教师能够扩大视野、了解市场行情并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成了“双师型教师”的培训过程。同时,企业的师傅给学生带来了最新的行业信息,也可在学生间增强企业的品牌力,学校与企业能够实现双赢。
(2)共建实训基地
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企业的资金、设备、技术、管理方法及企业文化与企业共同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对外运营承接生产任务或提供服务,在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生来完成任务。其质量接受客户检验,生产性基地独立核算生产和管理成本,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有一定的利润,实现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健康发展。对于汽车专业,实训基地不仅可以开展教学活动,也可以为企业完成一定的保养、检测、维修等实际生产任务。注意当学生给客户汽车进行维修保养项目时,一定要着工装且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检测,给客户留下不专业的感觉就容易永久性失去一个客户。真实的生产环境实训效果会远超过学校实训室的模拟实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了校企双方的优势,学校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优势,企业充分发挥在实践项目开发的优势,通过多年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汽车检测与维修在专业办学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就业率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德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2012(4).
[2]贾培英.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职业技术教育,2006(2).
[3]郭晓霞.中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最佳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