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竞争力因子聚类分析

2016-11-19 06:26王伶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聚类分析湖北省

王伶

摘要:构建评价农副食品加工业竞争力的13项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31省(市、区)的农副食品加工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利用聚类分析按竞争力的不同把31省(市、区)分成几类,以了解湖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的竞争力水平和在全国的地位。结果表明,湖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属中上游水平,且发展趋势良好,与山东等强省相比还有差距。提出湖北省要进一步注重科技创新、重视中小骨干企业的发展、发挥地方特色等建议。

关键词:农副食品加工业;竞争力因子;聚类分析;比较视角;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F327;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4-1051-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4.059

A Factor & Clustering Analysis on Competitiveness of Agri-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in Hubei Province: in Perspective of Comparing 31 Provinces (Cities, Regions)

WANG Ling

(School of Economics,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3, Hubei, China)

Abstract: An index system including 13 indexes was established for evaluat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food processing industry,which used the factor analysis to evaluat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of 31 provinces (cities, regions) in China, and then used the clustering analysis to divide 31 provinces (cities, regions) into several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differences of competitiveness, to understand the competitive level and status of agri-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of Hubei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of Hubei is in the upper level and good development trend, but Hubei has a long way to go compared with strong provinces such us Shandong. It's suggested that Hubei province should lay stres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evote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nd bring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to full play etc.

Key words:agri-food processing industry;competitiveness;factor analysis;clustering analysis

农副食品加工业与居民生产生活关系密切,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深入,农副食品加工业成为地方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湖北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粮食连续12年增产,油菜子、水产品连续19年居全国第一,有着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的优势资源。2010年以来,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强劲,农副食品加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本研究对31个省(市、区)农副食品加工业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湖北省的竞争力水平和在全国的地位。

对国家和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较多用的是“国家钻石”模型[1],该模型被广泛地运用于不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中。国外学者基于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构建了产业竞争力评价的九因素模型[2]。国内学者对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主要有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法、贸易竞争力指数法等。李瑾等[3]从经济、科技、社会与生态环境方面构建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苏李等[4]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国内竞争力指数从国家和民族两个视角对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郭智强等[5]构建了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对甘肃省12类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彭一峰等[6]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而对于农副食品加工业竞争力的研究成果较少,余艳锋等[7]运用因子分析法,选取中、东、西部6省市的11项指标对江西省农产食品加工业竞争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刘兵[8]构建综合竞争力评价的14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区农副食品加工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王磊等[9]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模拟分析法对新疆农副食品加工业进行比较分析。

就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研究而言,韩艳旗等[10]基于1993-2012年数据,从企业数量、从业人员、经济效益等6个方面对湖北省加工产业基础进行分析,并选用市场潜力、比较优势度、专门化率和产业关联度4个指标对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综合发展能力进行测算。近期较多文献[11,12]运用DEA的Malmquist生产效率指数分析方法,对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生产效率进行了研究,而鲜见对于湖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竞争力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在分析湖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构建13个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31个省区农副食品加工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评价湖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1 湖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发展概况

农副食品加工业是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动,属于农产品加工业12个行业中的1个。湖北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副食品加工业是农业和工业的衔接体、城乡的衔接体。2009年以来,湖北省启动“四个一批”工程,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整体经济的强势产业和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为湖北省经济保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表1)。2013年湖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4 018.14亿元,比2009年的总产值1 086.63亿元增长2.7倍;2013年湖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 882.59亿元,比2009年的主营业务收入1 031.31亿元增长2.76倍;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从2009年的13.56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23.45万人,这些加工企业中的就业人员大部分来自乡镇,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

2 湖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构建农副食品加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011-2013年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从而对湖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在全国的发展地位和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

2.1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参考“国家钻石模型”并结合评价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可获取性和可测量性的原则,选取反映农副食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的四大类、共13个二级指标,见表2。为了使分析更合理,所用指标数据采用2011-2013年的平均值,借助SPSS18.0软件进行计算。原始数据来源于2012-2014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

2.2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法是把一些信息重叠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公共因子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将相关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但不同类的变量不相关或相关性较低,每类变量代表一个公共因子,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始资料的大部分信息。运用因子分析法将13个指标中包含的绝大部分信息用少数几个公因子代替,然后用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为权数对几个公因子进行加权求和得出总得分。

2.2.1 数据的适用性检验 首先通过SPSS18.0软件,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对31个样本的所有数据进行适用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KMO检测度量结果为0.746,Bartlett检验概率为0.000,表明各指标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2.2 提取公因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根据特征值大小和方差累积贡献率来提取公因子(表4)。从表4中可以看出,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90.453%,说明这3个主成分包含原来13项指标90.453%的信息量,保留了较充分的原始信息,有较好的代表性,因此提取这3个公因子。

2.2.3 因子命名与经济含义分析 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初始载荷矩阵进行因子旋转,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提取方法为主成分法;旋转法为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结果见表5。

13个指标分别被公因子所解释。第一个公因子(F1)在资产总计、所有者权益合计、主营业务收入、工业销售产值、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固定资产合计、利润总额上有较高的载荷,这7个指标集中体现在农副食品工业企业的规模上,因此将其命名为规模因子。第二个公因子(F2)在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利润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上有较高的载荷,这4个指标集中体现在农副食品加工业经营能力方面,因此将其命名为经营能力因子。第三个公因子(F3)在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贡献率上有较高的载荷,这2个指标体现为资产的利用效率方面,因此将其命名为资本效率因子。

2.2.4 因子得分计算与综合排名 用原始变量表示公因子得分的系数信息可由成分得分系数矩阵显示,见表6。

则有:

F1=0.149X1+0.175X2+0.147X3+0.155X4+0.150X5+0.154X6+0.144X7-0.007X8-0.007X9-0.053X10-0.089X11+0.076X12-0.027X13

F2=-0.034X1-0.021X2-0.012X3+0.006X4-0.032X5-0.005X6+0.014X7+0.357X8+0.356X9-0.018X10-0.117X11-0.223X12+0.272X13

F3=-0.004X1-0.112X2-0.013X3-0.056X4-0.009X5-0.043X6-0.022X7-0.137X8-0.134X9+0.449X10+0.586X11-0.203X12-0.026X13

为了计算31省(市、区)农副食品加工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F),以3个公因子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占其累积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计算,计算综合得分:

F=(■)F1+(■)F2+(■)F3

F=(■)F1+(■)F2+(■)F3

可得到如下等式:

F=0.65F1+0.23F2+0.12F3

利用上述综合得分计算公式,可得31省(市、区)的综合得分及排名,具体情况见表7。

2.3 聚类分析

为了进一步确定中国31个省(市、区)农副食品加工业竞争力的层次和梯度,在因子分析得出综合得分的基础上,运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中的系统聚类分析法,对综合得分进行聚类,使用评价联接(组间)的树状图重新调整距离聚类合并,得到聚类结果见图1。

根据对中国31个省(市、区)的聚类,按农副食品加工业竞争力的强弱分成4个层次,见表8。

猜你喜欢
聚类分析湖北省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基于聚类分析的互联网广告投放研究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湖北省将取缔1136座非法矿山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
湖北省今年将建成农村公路1.5万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