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鹭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不仅在经济方面加强了与世界其他其他国家的联系,在教育方面也受到西方国家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的影响。因此,在“三教”问题中,教学和教师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教育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教师素质是决定教学质量能否得到真正提升的关键因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反思性教学能为教师全面革新教育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一种更为科学的思路。进行反思性教学,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反思型教师是当今国际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而这一理念也是与我国教育发展改革的思路基本一直的。因此,教师成长为反思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化的重中之重。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学改革的切实进行。本文在對反思性教学及反思型教师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教育改革现状,并针对当前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教育改革;反思性教学;反思型教师;建议和策略
一、引言
“反思”(Reflection)一词在教育界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开始注重教学反思在教育改革及提升教学质量中的积极作用。在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非常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学反思的作用,而我国在进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也深刻认识到反思性教学对教学改革的作用。[1]因此,我国课程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行“反思性教学”及培养“反思型教师”,促进教师切实做到有效教学。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六项目标比较具体,也对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做了描述。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要反思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不足,也要总结课堂中自己的优势,积极改进自己的不足,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打造更为活跃、高效的课堂。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并将其运用到课堂中,并且学会在实践中评价自身教学活动,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内涵的分析
(一)反思性教学
在西方哲学范畴中,反思主要是指人在精神方面进行内省和自我活动的一种方法。而反思行为则是人类在面对问题及反应问题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主人翁的方式,是人的一种思维活动,其与理性、逻辑性解决问题相比,是一种更为复杂的过程,其不仅涉及人的问题意识,更涉及人思维发展,人在活动中的一种责任感及坚持不懈的精神。[2]而“反思性教学”则要求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要善于进行更为理性的思考,促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成为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思考的过程。同时,进行“反思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努力思考的职业知识,促使自己的行为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方面更为有效。“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要有一种进行自我批判的精神,要能够在较为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改进,要善于对自身进行批判和检验,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形成自身更为鲜明的教学风格。
(二)反思型教师
所谓“反思型教师”,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借助行动和研究,主动探讨、发现和解决自身教学目的及教学工具的问题。换句话说,教师要能够将“学会学习”和“学会教学”联系一起,在教学过程及教学实践中提升自身专业修养,促使自己成长为研究型、学习型及专家型教师。同时,“反思型教师”,要学会对自己的教学背景进行分析,主动评估教学情境,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做出更为客观、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教学原则。“反思型教师”要学会教学,不仅要培养自己对教学工作的专业能力和态度,还要善于总结和掌握教学技巧,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升自身的“实践性认识”。
三、进行反思性教学,成为反思型教师
(一)要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对话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信息是教师能够传递给学生的,但是却不能将知识真正传递给学生。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其自己建构教师传递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知识的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处于主动学习知识的状态,而不是成为一个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或者仅仅是盛放知识的容器,其应该是以更为积极主动、课堂主体的身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同样,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角色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知识的传授者。[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更为适合其自身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要能够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通过与学生对话,促使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也能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对教学艺术性和科学性的注重
教师是一门艺术活动,但也是极具科学性的。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教学个性以及不可控性等特点反映了教学的艺术性,而教学中可控性、确定性及教学的规律性又反映了其科学性。进行“反思性教学”及成为“反思型教师”,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的艺术性,更要善于把握教学的科学性,将教学看作一门具有科学的艺术活动。[4]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拥有娴熟的教学技能,也要善于把握教学过程中的规律,并将其熟练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促使枯燥的传播知识过程变得更为丰富多彩。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每一个学生及实际教学过程,采用符合学生及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教学过程将会成为一门艺术,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并且极具个性化。
(三)“反思性教学”及“反思型教师”主张人人都是研究者
“反思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在教学过程通过内省和心理活动,提升自身专业修养及教学质量的。如果仅把教师作为知识的灌输者,那么教师则成为重复完成牟总固定操作程序的教书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这样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因此,“反思型教师”要成为教学中的研究者,就像教育家斯坦豪所提倡的“教育科学的理想是,每一个课堂都是实验室,每一名教师都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5]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是教育理论工作者,教师的研究和反思要立足于自身的教学活动,立足于自己的课堂,对自己的教育活动进行思考和批判,认真对待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以主要问题为切入口,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观察,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当前,“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的培养在我国发展还不成熟,处于摸索发展的阶段。我们要善于总结其优点和长处,但是也要认识到“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彻底否定,而是要求教师要对传统教学的一种扬弃,是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师方法的改革,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饶从满,王春光.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初探[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5):86-92.
[2]王春光,张贵新.反思的价值取向与反思型教师培养[J].比较教育研究,2013(5):82-87.
[3]李莉春.“行动中反思”的实践认识论评述及其对教师发展的意义[J].教师教育研究,2014,89-90.
[4]刘素婷.职前反思型教师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15,(6):40-43.
[5]姚玉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型”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6-9.
(作者单位:信阳市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