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超善
摘 要:新课程实施以来,极为重视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也是确保新课程改革能够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首先,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新型师生关系中的师生特质;其次,深入探讨了新课程下在班级建设中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建设;构建
一、重构的契机
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教育工作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师生关系所决定的。”任何教学理念想要真正落实,都必须建立在合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1]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为确保新课程改革能够顺利实施,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刻不容缓[2]。我们必须,实现教学相长。
在传统师生关系中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学生发展,影响师生关系和谐的问题,经过分析归类列出四类需要重构的师生关系,如下表1。
以上四类教师的共同点在于缺乏对学生有效的引导机制,只关注学生成长中表层的现象,并不关注学生内心的世界即冰山下的世界,只是想解决表层问题,以外力干涉为主,所以虽然刚开始可能暂时有效,但却不利于长远发展,治标不治本容易导致积重难返,陷入恶性循环。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效地重构师生关系,已经刻不容缓。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又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构建起符合时代要求、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重构的实践
领袖型教师就是富有领导力的教师,从几十年的学术分析中,我们可以找到超过350个关于领导力的定义。笔者个人倾向于用很简单的方式看到复杂深奥的领导力问题,认为领导力就是影响力,换句话说领袖就是引领者,这与新课标中对教师的定位不谋而合。本文基于笔者的实践从四个维度来体现领袖型教师的领导力:有规划,有共情,善于鼓励,有信任感,如下表2。
新课程标准下重视学生的自主性的培养,自主型学生就是富有自主性的学生。心理学中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就个体而言,自主是自身的生命状态提升到一种主动驾驭自身的积极状态。本文基于笔者的实践从四个维度来体现自主型学生的自主性:有规划,有归属感,有自我价值感,有主动性,如下表2。
领袖型教师与自主型学生构成的团体有如下四个维度的特质:
既要有外在的书面公约作为共同的目标和规划,以同理心培养学生内在的团体归属感,以合宜的鼓励培养学生内在的自我价值感,以对学生的信任感激发学生的内在主动性。
1、规划使雏鹰有方向感
笔者认为从进入初中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建立规划意识,从一生的发展来规划校园时期的发展,从校园时期的发展来规划初中三年的发展。然而人生任何一个阶段的发展都离不开品格的发展。
2、共情使雏鹰有归属感
关于共情即同理心,有两点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同理心并不是“認同”。其次同理心比同情心更为深刻而强烈。同情心就如同站在岸上,把救生圈丢给溺水的人;而同理心则是不顾自己的安危跳下水去救人。
作为一个初中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青春期,难免会陷入许多的挣扎。而同理心使得挣扎中的学生晓得你听了他们的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并且感觉到他们的感觉。这并不表示你一定知道他们的挣扎的原因,这只是表示你了解了他们的所思所感。
3、鼓励使雏鹰有成就感
鼓励,能让学生们知道虽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成绩上达到优秀,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成绩上进入班级前50%,但一定可以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可以为所在团体做出贡献的人,一定有可以发挥自己所长的地方,一定有可以努力进步的空间。鼓励,能让学生们知道虽然每个人都会有暂时丧失信心的时候,但总有人支持你找回信心。
经过笔者不断地鼓励以及不断地引导学生彼此鼓励,笔者所在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找到了班级内或小组内的职分,体现自我价值,收获成就感。
4、信任使雏鹰有动力感
从教育学的观点看,信任是教育诸种关系中的最基本的关系,它存在于教育的一切互动之中,所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任关系是教育过程巾最基本的关系。新课标强调除了师生互动之外的生生互动,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笔者所带的班级,在班级建设中从四个方面体现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自主制定公约细则,自主组织班级活动,自主管理班级常规,自主进行日常评价。
总之,未必每个学生都是一开始就愿意主动地参与到班集体的建设中。但给予足够的信任,学生从在这个班集体中求存的心态转变为主人翁的心态,就会放下顾虑主动积极参与这个属于自己的家园。
未必教师给予每一次的信任,都能得到理想的回应,成长需要过程总有花开结果时。当看着学生如同跃跃欲试,犹如尝试飞翔的雏鹰,教师的信任是他们最好的动力源。
5、小结
总之,以深化新课改为契机,以传统师生关系中的弊端为突破口,实现领袖型教师的成熟引领自主型学生的成长,自主型学生的成长促进着领袖型教师的成熟,形成一个以规划引领规划,以同理心培养归属感,以鼓励建造自我价值感,以信任激发主动性的新型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郑培敏. 新课程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初探[J]. 新课程学习·中旬, 2015, (3): 192-192.
[2]郭有声. 保姆与导师[J]. 人民教育, 1980, (02): 68-68.
(作者单位: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浙江 杭州 3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