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对90后大学生QQ空间发表内容的观察中,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学生普遍具有“逗”的特质。因此,文章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大学生QQ空间中“逗”符号的内容呈现,运用个案分析法,选取大一到大四4男4女共8位大学生,分析他们一年中发表于QQ空间的“逗”内容。第二部分为大学生QQ空间中“逗”符号的意义解读,结合罗兰·巴尔特符号学理论中符号的象征意义,解读“逗”符号是90后身份认同的象征、“逗”是智慧的象征、“逗”是无奈的象征,并探索象征意义背后的成因。第三部分为大学生QQ空间中“逗”符号的德育启示:第一,用“逗”的沟通方式拉近师生心理距离;第二,应全面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第三,当今大学教育应注重学有所用。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 逗 QQ空间 符号学 意义
QQ是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IM)软件,在大学生中使用非常广泛,经常观察学生QQ空间发表的内容,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学生普遍都具有“逗”的特质。然而,大部分网上表现有“逗”特质的学生现实生活中却不“逗”,仿佛“逗”更加普遍存在于网络。那么,大学生的“逗”有哪些特点?为什么“逗”?“逗”象征着什么?“逗”对大学生德育有什么启示?因此,本文运用个案分析法,结合符号学理论中符号的意义,解读大学生QQ空间发表的“逗”内容,探讨“逗”符号的象征意义,试图围绕大学生的显著特点,为大学生德育增强针对性提供方向。
一.大学生QQ空间中“逗”符号的内容呈现
现今针对大学生QQ空间的研究方向,一类是将QQ空间作为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辅助平台,分析其优势和特点。一类是大学生QQ空间使用的优劣探讨,提议教师的介入。硕博论文则倾向问卷调查法,研究大学生的自我呈现和自我表露的相关因素。还有一类从人性角度指出QQ空间的存在是以虚拟网络空间来满足人们空虚和孤独。因此,现阶段大学生QQ空间研究多集中于其网络特性所带来的宏观利弊,对于提出的对策也多基于网络管理,鲜有研究通过QQ空间挖掘现阶段大学生突出的文化特点。
1.“逗”的释义
“逗”,在《辞海》中解释有两层意思,第一种作为动词意为“引逗”、“招引”,同时在方言中有“逗笑儿”的意思,如这话真逗。第二种作为动词意为“停留”、同“读”(dou)。单字的组词有逗点、逗乐儿、逗弄、逗趣、逗人、逗笑儿、逗引、挑逗、引逗等。《辞海》的组词特别举例中,“逗哏”意为用滑稽有趣的话引人发笑,“逗闷子”指开玩笑:逗乐。
笔者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逗”是第一种含义的引申,所指的是大学生在网络中的一种文化现象。表达特色以自黑、自嘲、调侃、恶搞、正话反说等技巧,并频繁使用当下网络流行语。展现“逗”的常用语为网络流行词:逗比、老子、憨逗、苦逼、牛逼、欢乐、碉堡、嘚瑟、亮瞎、然并卵、怎么破等。或者是一些暴力语言的同音字,以展示文化人骂人和吐槽的狠劲。除了幽默有趣,有时隐含炫耀的意味,希望通过分享获得他人的关注。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只是萌,没有引人发笑的呆、傻意味,则不属于“逗”。
2.研究理论
瑞士的“符号学之父”索绪尔是第一位提出表示成分(能指)和被表示成分(所指)之间是一种任意的关系,而意义是两者之间仅有的联系。他的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认为语言学是符号学的一部分,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罗兰·巴尔特在《符号学历险》一书中“意义的调配”篇中提到,世上种类各异之物之间共同的东西:记号。而我们对其施以同一种行动:即某种读解行为。人们在读解时,将众多的社会的、道德的、意识形态的价值等表面混乱现象服从于一种分类原则——意指作用,这让我们遇见到一种新的现象性质:意义。我们不仅研究信息的内容,还要研究信息的构成(即进入意义调配),而任何信息都可能具有繁杂的、意识形态性质的第二意义,被称作“蕴含的意义”。罗兰·巴尔特认为,意义永远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文化的产物。
“逗”在网络中盛行,进入并影响当今大学生生活,本文将“逗”视为符号,归属语言的语义系统,通过分析“逗”的内容,解读“逗”符号的意义,探寻当今大学生的文化现象,为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提供现实意义。
3.QQ空间中“逗”符号的内容呈现
笔者运用个案分析法,选取大一到大四4男4女,共8名90后学生。他们的共通点是QQ动态2天内一定会更新,并且相比其他同学,发布的内容均有较高浏览量、点赞或是评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发表的内容引起了同龄人的共鸣。统计选取这8人一年内发表的内容。
从表1可以看到,90后学生的不论男女,发表的内容上,对于“逗”均有偏好。表2中,“逗”的内容发布不论男女均偏向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文字一项包括QQ表情等符号在内,图片一项包括静态图片和动态图片,以及文字图片。纯文字的消息一般为个人心情,而图文结合的消息多为原创,图片生动,文字是亮点,但也有少数是文字作为图片的补充说明。
表3统计说明,第一,原创的“逗”内容中,评论和点赞多于转发。评论占多数的消息,一般是同学之间的相互调侃。第二,对于文字消息,一般“点赞”的同时会“转发”,但通常点赞多于转发。纯文字消息点赞比较多的,内容为期末考方面的祝福。可见,现如今点赞已经成为了人们对表示共鸣的最方便、简单的方式。
另外,点赞较多的内容有以下特点,第一,发布在特殊时间段,如临近情人节、学校运动会、国际会议、期末考、世界杯、寒假期间等。通常这些“逗”内容是围绕熟悉的同学或者寝室,或能引起共鸣的新鲜事物。第二,原创的点赞多,而其中以与学校生活相关为甚,特别是与室友或同学的相关信息则点赞很多(点赞多为认识的同学)。比如宿舍homeparty、男生送女生食物、暑假结束金工实习(34赞)、返老家“XX帝国”(25赞)、调侃老师上课很萌(39、59赞)。
因此,从上述文本分析可以了解到,在大学生QQ空间里,“逗”内容占有一半以上的比重;“逗”经常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点赞成了同学对“逗”内容有共鸣的普遍做法;最能引起共鸣的“逗”内容围绕着大学生学习、寝室、交友、放假、就业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情。“逗”仿佛成为了一种文化流行在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
二.大学生QQ空间中“逗”符号的意义解读
1.“逗”是90后身份认同的象征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这8位同学中有7位同学认为,自己下了网络,其实并不“逗”,另外1位则认为自己生活中的状态同样“逗”,只是程度相比网络较弱。仿佛网络为“逗”塑造了一个适合生长的大环境。因为大家都是这么“逗”,不“逗”的话,感觉怪怪的,生活中,一般不会这么“逗”,不然,也感觉怪怪的。除了这8位学生,笔者采访了其他学生,大部分学生想法都如此。细细推敲,“逗”符号有其意义,它是90后身份认同的象征,大学生为了维持或凸显自己90后的身份,在网络发表内容中频繁使用“逗”。学生普遍自称“逗比”,发布的内容引人发笑,一种是出乎意料、差强人意,以自黑、自嘲的表达方式,隐含博得他人同情或是吐槽的意味。另一种是形容自己呆萌、正话反说,通常除了引人发笑,还含有炫耀的意味。
现在的大学生主体为90后,他们是网络主力军,QQ空间相当于一个同学圈。当周围很多同龄90后同学在网络表达上都比较“逗”的时候,为了融入群体以证明自己也是90后的一员,很多对“逗”原本并不钟情但也不反感的学生开始加入,并认为自己发表的内容也应该“逗”。德国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在其著作《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提到,通过德国大选及系列舆论调查后发现这样的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的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扩散和传播。“逗”作为一种被90后认可的文化潮流,在网络中迅速滋生蔓延,并带入他们的现实生活。
2.“逗”是智慧的象征
“逗”是引人发笑,两层意思:引人、发笑。对于发送源(即发布“逗”信息的人)来说,“逗”象征着该人的智慧,因为“逗”内容引出接收者快乐的情绪。同样,“逗”也象征着接收者的“智慧”,因为这代表接收者明白了发布者的“智慧”,“逗”让接收者轻松愉悦。
在QQ空间中,大学生通过点赞、转发、评论来展示对某则“逗”内容有共鸣。比如,学校组织了一次献血活动,一个学生发布了一则“逗”内容获得35个赞。其配图是献血的赠品——饼干,配图的文字是“高大上的补品”。下面有学生回复:这么多,小心补过头,分我点!显然,接收到信息的学生明白了发布同学的“智慧”。
然而,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学生并没有网络上这么“逗”?第一,在上文的统计中显示,“逗”消息通常是以图文结合形式出现,原创、与大学生活联系越紧密,就越能引起共鸣、获得越多的关注。现实中的“逗”内容,不像网络图文结合这么直观、形象,现实中的干扰太多,面对同一场景,听到、看到同一则“逗”内容的两个人,不一定都能发现“逗”,即使发现了,也有可能是因为不同的事物。比如,两人同行看到前面一个人觉得好笑,一个人觉得那人的穿着很怪很好笑,另一个人可能并不觉得穿着好笑,反而觉得那人的走路姿势好笑。因此,能发现“逗”并表述出来的人,本身就是一种“智慧”的象征。第二,接收“逗”内容的人是轻松愉悦的。然而,发布“逗”内容的人是需要费力思考的,生活中人们很少能保持这种取悦他人的状态。所以,如果生活中很“逗”的人,他会是善于搜集、整理、表达的人,是为别人带来快乐的人,这是“智慧”的象征。
3.“逗”是无奈的象征
“逗”内容的表达方式以自黑、自嘲、调侃、恶搞、正话反说等为主,使用的网络流行词也多带有贬义或者暴力的色彩。比如:“每次看到穷游日志的时候,感受都是,那么穷就别出去浪了。”“现在没钱算什么,以后没钱的日子还多着呢。”“不要以为世界抛弃了你,世界根本没空搭理你。”“虽然你矮,但是你胖呀。”“虽然失败99次,我也要努力凑个整。”
环境和时代的影响,物质生活的过度渲染,让中国大部分经济不太富裕的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大学生普遍表示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迷茫,对毕业后将面临的经济压力无可奈何。此外,精神生活的空虚,不知道目标为何?信念为何?梦想为何?社会的浮躁影响着90后大学生,似乎他们反思的本能被压抑、否定、遗忘了。徐沪生在复旦哲学学院2015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中提及,我们这一代人在这几年经历的变化:我看到对平凡事物的赞美,变成了对崇高之物的嘲笑,最后变成对卑贱之物的偏好。今天,这种偏好还很流行,甚至变本加厉了。看来,事事都要“逗”一下,自嘲、自黑表面上看起来是思想豁达,实则透露着对现状和未来的无奈,“逗”成为了释放压力的一种渠道。
三.大学生QQ空间中“逗”符号的德育启示
如罗兰·巴尔特所言,任何符号都有其意义,意义永远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文化的产物。笔者结合大学生QQ空间的网络环境,解读“逗”符号的意义——90后身份认同的象征、智慧的象征、无奈的象征。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文化现象,隐含着什么问题,并对大学生德育有什么启示呢?
第一,用“逗”的沟通方式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或者做思想工作时,往往引起不了学生的重视或者效果不理想,那是因为表达方式引起不了学生的共鸣、表达内容也引起不了学生的认同。“逗”,是90后大学生的文化特点,当教师在线上线下沟通中加入“逗”符号,往往能够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受到彼此的共同语言。笔者通过实践证明,如此一来学生会更容易听进去,更愿意说出自己的心声。在表达内容上,应强调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方面,当学生察觉到自身的不足会影响到自己今后发展并产生不良后果时,学生会从被动转为主动关注。
第二,当今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弱。学生发表的“逗”内容引人发笑,或含有炫耀意味,或为博得点赞率。而在现实中,频频出现的寝室问题,路遇时装没看见,而他们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普遍较弱。在校园里,我们经常能发现平时不爱说话、性格内向的学生,网络上非常活跃、非常“逗”。这类学生在现实中被忽视,转而向网络中寻求关注,“逗”成了吸引他人注意的一种有效形式。因此,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我们应该重视将网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搜集,透过现象看本质,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全面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第三,当今大学教育应注重学有所用。著名营销顾问西蒙斯.涅克提出了一个“黄金圈”理论:三个同心圆,最里面的一个是Why(目的、理念),中间一层是how(具体操作方法和措施),面一层是What(现象、成果)。如果将教学第一层次比作what(即教授我们:它是什么),第二层次比作how(即教授我们:它是怎么来的),第三层次比作why(即教授我们:为什么要学它),现在大学生所学的基本上是what,很少会学到how的层次,课堂或考试,仿佛只要记住“是什么”就可以了。问及学生:你学的专业内容你喜欢吗?你为什么要学习?你的目标是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回答往往是茫然。因为所学的知识并不能直接为他们带来实际的用处,他们也不知道学习这些知识是为了什么,他们对当今社会压力的无奈,和对自身能力的无奈,而“逗”只是刚好成了他们宣泄的一种渠道。因此,当今大学教育应更注重how和what,将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历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65-167.
[2]刘振铎.现代汉语辞海[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1:212.
基金项目: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哲社基金专项一般项目(14HJ-DSDG-00-011)。
(作者介绍:王木子,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