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陶渊明对人生的态度

2016-11-19 00:48瞿明之
文学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人生态度陶渊明

内容摘要:千百年来,学者们十分重视对陶渊明的研究,研究成果可谓颇丰,但大多数都侧重通过对其田园隐逸诗的解读来褒赞其远离尘世的飘然,陶渊明隐士的形象也深入人心。本文作者试图结合陶渊明的生平及文学作品来分析其对人生的态度及其成因。

关键词:陶渊明 人生态度 鄙视功名 追求自由

陶渊明是历代文人仰慕的对象,他的人生态度更是许多后代文人模仿的楷模。不过陶渊明对人生究竟持什么态度以及为什么持这样的态度,却莫衷一是。

一.陶渊明对生活的理想

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当然首先取决于其生活的时代现实。但是,人的生活理想应该也是决定其人生态度的坐标,换言之人的人生态度决定于其理想与现实取得某种平衡。陶渊明显然早年就有很明确的生活理想。

1.政治清明廉洁

东晋末年,当朝政治污浊、腐败,朝臣之间勾心斗角,同时士族文人生活也很糜烂。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名士被卷入到政治斗争中,不知何去何从,陶渊明也不能幸免,陷入到现实与理想斗争的漩涡中去。因此在做了几个小官之后,即便一贫如洗,也决然放弃仕途,归隐田园。“富贵非我愿,帝乡不可期”,他想要的清正廉洁并不能在现实中实现,他便放弃俸禄,悠然地生活到“采菊东篱下”的生活中去了。显然,陶渊明面对现实,产生了自己理想的生活图景,而“世外桃源”应该就是他的理想生活状态,而不是一般的“乌托邦”。那种几乎没有贪官污吏的自治社会,百姓古道热肠,人人平等安乐,这一切其实来自于政治清明。

2.生活安定和平,远离世俗

东晋末年动荡不安,战乱频繁。陶渊明曾多次担任参军之类奔波征途的差使,对此感受相当深刻。《和刘柴桑》中“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陶渊明通过描写战争后村庄残破不堪、荒无人烟,房屋都已变为废墟的衰败景象,来揭露战争给人民百姓带来的伤害,使得百姓家破人亡的惨剧。在随刘裕做镇军参军的时候,目睹“牢之等纵军士暴掠,士民失望,郡县城中无复人迹”的景象,使他更加厌恶军队以及战争暴力带来的伤害,因此渴望和平安宁的年代,就如《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他斥责战争,也渴望能够有这样一个桃花源,可以来躲避战乱,安定地生活。

陶渊明在归隐后,终于能够自得其乐地生活。其中的乐,还有对于自然的那份热爱,能够亲近自然,使得“性本爱丘山”的他即使生活贫困,也能够自得其乐。就像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景象,远离尘嚣,实在是达到了他的安定静谧理想境界,也是他一直在追求的境界。

二.陶渊明对现实人生的态度

陶渊明对美好生活的希冀,是其现实态度的思想基础。在经历自己人生旅程的经验与教训后,也就逐渐形成了其成熟的人生态度。

1.厌弃官场,鄙视士族

尽管陶渊明对于祖辈们的丰功伟绩是自豪又羡慕,但作为被称为“溪狗”的后代明显与王谢等世族有很大距离。在实行“九品中正制”的东晋,他这样的家世不可能有高官厚禄。当他目睹官场的趋炎附势、乌烟瘴气之后,他才终于放弃了这个可以光宗耀祖之路,他虽想要建功立业却力不从心,最终只能放弃。

而士族阶层为取得荣华富贵,不惜昧着良心贪污腐败,导致东晋政权混乱动荡。他们不仅仗势欺人,生活上也骄奢淫逸,毫无节制,这使得追求自然洒脱的陶渊明感到厌恶与格格不入,也引起了他的鄙夷与不屑。陶渊明诗中许多对富贵的愤激,鲜明地表现了对权倾朝野的世家大族的鄙夷和鞭挞。

2.守节固穷,淡泊明志

年少时陶渊明也有远大抱负和飞黄腾达的愿望。这不仅有实现志向的儒家情怀,也有提高自己家庭生活层次的作用。一出仕,他发现官场上没有他的一席之地,“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当他忍无可忍,再也不能够违心地“为五斗米折腰时”,便辞官而去。在熟读经史之后,他从历史上许多贤德之士的生平中得到了启发,欲保持节操,那么只能固守清贫。在其归隐之后,他真正明白经济上的富裕,是不能够付出扭曲心灵的代价的。所以归隐的贫穷,却能够换来自然的滋养,自由的心灵。

3.热爱自然,追求自由

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后,陶渊明终于慢慢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在这样的泥沼中翻滚,他不是官场的“弄潮儿”。世俗的尘埃只适合于那些风尘仆仆的人,而只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悠闲自得的生活才能使他如鱼得水。在他自己的田园里,有家人陪伴,无世俗烦扰,这样的天伦之乐才是适合他的,他热爱的。在这里不求名利,不求荣华富贵,闲时嘬一口酒便是“桃花源”了。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荣木》)可见其从小便喜爱自然,并且随着经历的累加,他对于自然就不仅仅只是热爱了,他渴望与融入自然中去,“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因自然之景而喜从中来,同时在自然中,又无需受到像官场一样的礼节的拘束,因此使得陶渊明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

4.忘怀得失,安时处顺

洒脱的生活,田园生活中的无拘无束以及远离尘世,使得陶渊明已看淡得失,看淡生死,在《挽歌诗》中,“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就像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朝秋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所表达的,只有自然之景是能够长久存在的,而人类在自然之景中却是那么的渺小与微不足道,人类的一生对于自然景物来说实在是短暂,因此融合于自然的陶渊明也就知晓其中的真谛,死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每个人,不管愿意与否,都必然会经历生老病死,都要去面对。

三.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成因

1.特殊的社会

在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九品中正制的任人唯贤的初衷已经遭到破坏,成为士族豪强垄断政权的工具。选拔举荐的人才并没有真正的实力,空拿这俸禄却不能为治理国家贡献力量,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不满,激化了阶级矛盾,加剧了社会政局的动荡。同时朝中政治腐败,官吏趋炎附势,巴结谄媚,名门望族骄奢淫逸,毫无节制,专制王朝摇摇欲坠。

2.特殊家庭

陶渊明的祖辈虽为名门,建立过功勋,但到其父手中,家族已日渐衰落,不幸的是,陶渊明父亲在其八岁时就去世,从此家境更为低微贫寒。另外即使曾祖父陶侃曾做过高官,但本身并非门阀士族,因此在豪强垄断政治的背景下,家境破落的陶渊明根本没有优势,而他少时“大济苍生”的壮志也不能够实现,即使得到了官位也是一些小官,既不能够供他大展身手,还要使他混入淤泥,“意志多所耻”,痛苦不已。因此才有了归隐之心,在自然中逐渐成熟的思想使得他的人生态度也越加鲜明。

3.人生经历

年幼时受到父辈的影响以及胸怀的大志,又因窘迫的生活,陶渊明在二十八岁时初仕江州祭酒,踌躇满志,但因官场的腐败氛围压抑了他的自由飘逸,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而归。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但被他推辞于是继续赋闲家中。后又加入桓玄幕,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一年又后母亲去世回浔阳居丧。丁忧期满之后,“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虽然好琴棋书画,但是他又一次不得不因为生计出仕镇军参军、建威参军。而最后担任了彭泽令后,陶渊明的仕宦生涯终于结束,他终于彻底放弃仕途而开始了隐居生活。

过上隐居生活的他寄情山水,吟咏自然,如鱼得水,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也成为后世隐逸者的典范。

4.思想传统

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吸收了儒家君子建功立业的思想,因此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具有儒家典型的文雅气质。而同时魏晋时期盛行道家思想,因此渊明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从小便喜爱自然,向往洒脱飘逸的生活,其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也可以从《桃花源记》中看出,桃花源中的社会和人,是陶渊明一手构筑起来的极乐王国,里面人们各司其职,井然有序,没有苛捐杂税没有战争,但却过的富足充实。儒家与道家结合的思想是今后其人生态度的渊源。

因此,陶渊明的一生,从少怀壮志,壮年从仕,到最后厌弃官场归隐田园,其思想随着生活履历的丰富,人生经验的增多而最终形成了成熟的人生观。其人生观豁达飘然,但其归隐田园实则是对黑暗腐朽政治的批判,虽然归隐田园,但也没有忘记国家社稷,饮酒之后的“酒话”既有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也有对现实不满的牢骚。其人生观值得被更长远的研究。

(作者介绍:瞿明之,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人生态度陶渊明
看 淡
陶渊明失败了
世界观(二)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另一面
懂得放弃
三种人生态度
陶渊明的“粉丝”
人生的三种态度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