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球经济评析

2016-11-19 12:19史亚东
紫光阁 2016年4期
关键词:经济体国家经济

史亚东

2015年,全球经济历经动荡和调整,在复苏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总体上来说,去年全球经济的表现可以用“直接增长动力不足”“地区格局分化加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新兴经济体深刻动荡”等特征来概括。

2015年全球经济回顾

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的第八个年头,世界经济仍然处于消化危机前累积的泡沫和风险的萧条阶段,整体上呈现出复苏乏力和增长疲弱的态势。如图1所示,世界经济正处于新旧动力转换、新旧规则交替、新旧力量调整的关键时期,整体上全球经济将进入L型探底企稳和增速换挡的“新常态”时期,然而,随着各项宏观经济指标陆续公布,未来全球经济跌入停滞的风险加大。2015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四次下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由年初的3.8%下调至3.1%,比2014年低0.3个百分点,为六年来新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增长不平衡,格局分化加剧。相比去年,发达经济体复苏略有加快,增速为2.0%,上升0.2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放缓的势头未能有效遏止,已经连续第五年出现下滑,增速4.0%,降至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最低点。美国、欧元区和日本是拉动发达经济体复苏的主要力量。2015年,美国GDP增长2.6%,欧元区增长1.5%,日本增长0.6%。与此同时,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俄罗斯、巴西等国的经济陷入负增长。但总体而言,新兴经济体国家在全球的经济比重由2014年的29.3%上升为2015年的30.3%,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52.9%。其中,印度和越南则继续保持其增长势头。中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等新兴亚洲经济体虽出现了0.3%-0.5%的增速下滑,但仍属于能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的少数国家。

就其他主要经济指标来说,多数指标低于普遍预期,不确定因素增多。据国际劳工组织报告,2015年,全球失业人数为1.97亿,比危机发生前增加了2700万,失业率保持在5.8%左右的水平。国际就业形势日趋分化,发达经济体失业率下降到6.7%。然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巴西和俄罗斯失业率上升至8%以上;南非失业率维持在25%的高危水平;中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5%以内。

2015年全球贸易增速持续放缓,呈现贸易流动减少、需求萎缩和量价齐跌的态势。根据世界银行报告,2015年世界进口总量增速为1.7%,低于去年3%的水平。

经济增长格局持续分化的原因

2015年世界经济发展突出特点之一是主要经济体之间增长形势持续分化,地区增长不平衡加剧。发达经济体呈现缓慢复苏态势,其中美国经济基本走出困境,迎来持续增长的曙光,成为全球经济亮点;欧元区经济复苏企稳,但面临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同时发展中的致命弱点依然存在;日本经济年中出现较大波动,复苏过程举步维艰。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除印度之外,经济增速出现普遍下行;资源出口型国家经济遭受重创,陷入滞胀泥潭;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投资需求和经济增长放缓。深入分析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态势出现差距、各经济体内部持续分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美國量化宽松政策推出与退出的溢出效应

2008年,以雷曼兄弟银行倒闭为导火索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为了稳定市场,美联储同年推出了以购买机构债和抵押支持债券为方式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随后,美国接连推出了规模更大的共计四轮量化宽松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及时挽救了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和企业,避免了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进一步发生。通过释放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长期下降,刺激了美国国内投资和消费,对美国实体经济稳步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自2012年开始,美国经济增长率稳定在2.2%以上,高于同期其他主要发达国家。2015年美国经济复苏明显,居民消费、制造业、房地产市场和就业市场持续向好,美元加息预期升高。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引导下,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效仿,引发全球流动性过剩,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国际资本大量涌入新兴经济体,这些国家的金融稳定性面临挑战,资产价格泡沫和输入性通胀风险加剧。随着美国宣告全面退出货币宽松政策和美元加息预期抬头,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快速回流,新兴市场国家出现资产价格波动、外币债务高企和经常账户赤字等风险冲击。在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的影响下,国际金融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和外汇市场出现大幅波动,而其中尤以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打击为甚:中国、印度、菲律宾、泰国、印尼等国家股票市场出现骤跌;巴西、俄罗斯、阿根廷、土耳其等国货币大幅贬值;资源出口型国家经济陷入衰退。

2.科技创新驱动发达国家经济复苏

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得益于新技术的产生,在科技创新驱动下,新产业、新模式逐渐兴起,经济发展培育起新的增长点。美国页岩气革命的产生,增强了美国实现能源独立的可能性,在世界各国为解决资源环境瓶颈寻求开采非常规化石能源背景下,带动了相关技术和设备的出口,引导高端制造业回流,促进了美国“再工业化”进程,加速了美国实体经济的复苏。与此同时,美国页岩气革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能源格局,OPEC和俄罗斯的影响力受到威胁。在欧盟,德国政府推出了工业4.0高科技战略计划,其概念包含了由集中控制向分散式增强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通过制造业的数字化和虚拟化,将“制造业”推向“智造业”。在这种模式中,传统行业界限将消失,产业链、价值链将被重组,德国作为全球制造业领先的国家之一,无疑将得到竞争力的根本性提升。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分享型经济等创新科技方兴未艾,为发达经济体复苏注入强劲活力。

3.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普遍遭受内部结构调整滞后的困扰

2015年,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国家遭受经济下行风险,除了外部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外,国家内部经济体制改革不畅、结构性调整滞后增加了自身脆弱性,降低了抵抗外部风险的能力。作为赶超型经济,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国家采用的是增加劳动力投入、加快资本形成和扩张、粗放式使用自然资源的“要素驱动型”发展模式,随着这些国家传统比较优势的衰减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约束,这种发展模式面临创新转型的问题。另外,市场经济体制薄弱、基础建设落后、金融市场脆弱、新增长点缺失、财政和货币政策缺乏透明度等问题,也使得新兴经济体国家易受外部环境变动,全球经济失衡状况进一步加剧,一些依靠资源出口的国家由于改革滞后经济濒临崩溃。

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世界经济格局正在进行深刻调整,经济增速整体放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新常态”。同时由于全球范围内增长动力不足、结构性调整滞后、地缘政治风险叠加、不确定性风险增多等因素,未来全球经济加剧分化和下行的风险依然较大。面对国内外的不利因素,中国“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方面对内加速结构性调整和改革,另一方面对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和“供给侧改革”的总体思路,中国在经济新常态下要做到保持中高速增长,这将成为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猜你喜欢
经济体国家经济
中国石材业的多个第一正在被其它新兴经济体国家所替代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应对空间有多大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把国家“租”出去
论中国的社会福利建设:在转型经济体中提供退休收入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