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印
x摘 要:中国农业生物灾害每年造成了巨大损害,常年发生灾害面积超过30亿亩次,损失粮食15%、棉花25%以上,严重制约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提高,危及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这是一个综合性和专业性密切结合的复杂问题。
关键词:植物保护;生物灾害;科学技术
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集自然、科技、经济、社会于一体的复杂系统问题,严重影响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支撑性构成要素,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社会与文明的发展程度。
一、我国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挑战
1.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成就与现状
“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自列入“六五”国家科技攻关研究计划以来,经过近20年的努力,己使我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研究由“六五”期间以单病虫为对象,发展到以单作物主要病虫害、杂草和害鼠群体为对象,按特定生态区围绕特定作物组建以多病虫、杂草或害鼠为对象的综合防治体系,并在20多万公顷示范区开展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示范,在660多万公顷农田上进行单项关键技术的示范推广。
系统监测了粮棉重要病虫对常用农药抗性的发展趋势,建立了13种重点病虫抗药性监测配套技术体系,完成了23种病虫抗药性系统监测数据库及抗性风险评估模型,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抗药性监测、供试材料繁殖及抗性机制分析的技术标准,研究提出延缓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抗性发展的对策和配套技术,开发了大量可延缓抗药性发展和提高防治效果的农药复配制剂。
2.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
“九五”以来,针对农作物病虫害反复成灾的现状而设立的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农作物重大病虫草鼠害灾变预测及控制技术研究”,重点开展了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和蔬菜等作物病虫害与农田草鼠害种群动态及关键防治技术的研究,完善提高了相应的综防技术体系,开展了微生物杀虫、杀菌的研制和天敌工厂化的研究,在重大病虫变异趋势、消长动态规律、测报技术以及有效控制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通过组装配套和应用推广,已在生产中发挥出防害减灾增产的积极作用,整体研究水平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并在褐稻虱迁飞机制及长期预测原理、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棉铃虫综合防治等部分研究方面位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3.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不断扩大和日益频繁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大大增加了国外危险性病虫传入的机会,近些年来我国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频频截获地中海实蝇、美国白蛾、谷斑皮蠢、小麦矮腥黑穗病等一、二类危险性外来病虫害。20世纪80年代以来,己有多种危险性病虫相继传入我国,其危害呈快速加重的趋势,成为我国植物保护必须正面应对的农业有害生物新问题。
二、生物农药创制研究
1.发展生物农药的背景和意义
多年来,由于对传统化学农药的不恰当使用,导致农业环境的严重污染,对农产品的卫生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农产品污染形势已相当严峻。农药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农产品残留超标,与工业三废污染造成的农产品重金属超标、化肥污染造成的亚硝酸盐超标,共同成为目前我国农业环境污染和农产品污染的三大罪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对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安全、无毒、环境相融性农药的呼声更加高涨。目前绿色食品的年增长率达30.0%,绿色农药成为高效优质农产品生产的重要支撑。
2.我国研究开发生物农药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机遇
我国地域辽阔,横跨寒、温、热带,生物资源种类非常丰富。多年来,国内已对具有杀虫活性的微生物资源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得到了一批具有开发应用前景的微生物资源。随着“可持续植物保护”概念、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高毒、高残留、污染严重的化学合成农药的使用必将越来越受到限制,并最终被全面禁止使用。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大力发展生物农药及其防治方法,无疑代表了现代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
三、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推进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建立和完善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体系
必须指出和强调的是,制度和体制是比科技更为持久和深远的因素,制度和体制变迁是科技进步的重要原因和强大动力,科技进步也会对制度和体制变迁起着推动作用。由于科技进步是一个极为活跃、迅速变化的过程,相对而言,制度和体制变迁比较缓慢和滞后。包括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在内的中国农業科技体制变革的这种落后性和反复性是农业和农业科技进步的最大制度性障碍,从民族生存、国家发展的最高利益出发,目前己经到了不拨乱反正不可的时候了。
2.加快和完善法制建设,保障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有法可依
为防止突发性、烈性、毁灭性生物灾害或疫情的发生或蔓延,规范动植物卫生检疫和治理的技术标准和措施,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尽快制订和完善动植物防疫法规以及有关突发性、传染性、毁灭性生物灾害的防御条例。深入研究、借鉴和采用与动植物检验检疫密切相关的《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制订适应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有关法规和技术措施。
四、结语
植物保护科学技术是一个崭新的科学技术体系,因为新的前沿学科在不断提供给他新的理论、方法和途径,新的前沿技术在不断地渗透和应用到传统的植物保护技术中来,每一个大的历史时期带头学科、主导技术都引导和支撑他走向新的时代,每一次技术更迭、科学革命都从质的变化上赋予他全新的成长生命和发展活力,产生出新的分支学科和技术枝条,使这棵参天大树与时俱进,不断地吐故纳新,枝繁叶茂,永保青春。
参考文献:
[1] 陈在饵,吴继星,张志刚,等.我国苏云金杆菌液体深层发酵研究十年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2002,18(1):33-35.
[2] 邓楠.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创新跨越[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1.
[3] 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2002中国农村科技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