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日木德
摘 要: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经历了由分散养殖到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过程,对兽药饲料的需求也伴随这一过程逐年增大,尤其是在规模化、集约化的大型养殖厂,对预防和保健类的兽药使用比例达到 80%以上。兽药饲料的质量和安全,不仅关系到畜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因此,建立、健全和完善兽药饲料监管,强化兽药饲料安全使用控制措施对提高畜禽产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疫病防治;兽药饲料;危害性
合理使用兽药预防和治疗动物疫病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除了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科学的调配饲料营养,加强畜禽舍的饲养管理,坚持严格的消毒制度等措施外,使用兽药也是防治动物疫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兽药饲料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影响着公共安全和人体健康安全。
一、兽药饲料存在的危害性
动物性食品中残留的兽药对人并不表现为急性毒性作用,但长期摄入低剂量残留兽药食品,一定时间后可能导致慢性毒性作用。
1.毒性作用。很多药物对人体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如链霉素对听觉神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能造成耳聋;氯霉素可抑制骨髓造血细胞的功能,一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2.过敏与变态反应。过敏与变态反应是一种与药物有关的抗原抗体反应,与遗传性有关,与药物剂量的大小无关。在兽药中青霉素、四环素及某些氨基糖甙类等潜在威胁较大。
3.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研究证明,有很多种药物具有诱发细胞遗传物质产生变异的作用;妊娠关键阶段对胚胎和胎儿产生毒性作用造成胎儿先天性畸形;某些药物抗生素可引起基因突变、畸形,对人体产生潜在的威胁而备受关注。
4.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发展,是抗生素广泛使用、特别是无序滥用的结果,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的抗生素有以青霉素为代表的大环内酯类、部分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等,细菌的耐药程度取决于抗生素的亚治疗浓度和细菌降低药物累计量的能力。
二、兽药饲料有害物质的残留分析
1.假药的使用。一些商人为了追逐自己的利益,而满目壮胆的生产贩卖假药,在市场中进行销售,这对畜牧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一方面,贩卖假药导致真的品质好的兽药得不到良好的销售,正规生产厂商不能卖出商品,轻则造成一定的损失,重则造成其破产,任何一方面的因素都会导致假药的更加肆意泛滥,而正规品质的兽药却得不到销售,阻碍畜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因为商家和厂商出售假药,而牧场养殖户等却购买了假药当正规的兽药使用,轻点损失一些金钱,但倘若出现流感等假药却不能医治,造成大规模的病情疾病暴发,会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严重阻碍畜牧业的发展。同时,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
2.乱用,滥用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地方,由于当地的养殖户和的兽医对疾病的了解所知有限,不能根据家畜的疾病正确的用药或者用药的计量难以不到正确的控制因而导致乱用,滥用药的现象产生。表面上来看,拉動了药品的内需,但从根本上看,带来了很多潜藏的危害。
3.使用国家禁用药。一些养殖户或者养殖场为了牲畜更快的出栏,从而赚取更多的利益,往往会使用激素等国家严禁药物。虽然说这加快了畜牧业的发展,增加了畜牧的供应,但因为激素等药物的使用,使得肉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可以说,这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4.使用霉变的饲料。由于饲料存放的时间过长或者环境较为潮湿,导致饲料发生霉变。霉变的饲料对动物来说有巨大的危害,可能当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可能造成饲养的牲畜死亡,带来一部分损失。但如果牲畜未死亡,等到出栏进屠宰场进入市场后,可能将隐藏的病毒细菌带入人体,导致人生病,严重的甚至造成新的流感爆发,影响社会的安全。
三、控制措施
1.加大兽药饲料安全宣传。应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广泛宣传饲料安全常识及有关法规,安全饲料及相关产品的选购和使用常识:要通过公布举报电话等形式,为社会监督提供便捷的渠道和必要的手段,向社会各界征询饲料安全问题的线索,以期尽可能地解决已暴露出的饲料安全问题;要增强服务意识,及时回复社会各界的咨询和建议,及时通报有关问题的处理结果: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对提供重要线索和建议的人员给予表彰或奖励。
2.遵守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必须加强对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量的检测并制定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量的标准。目前畜牧生产过程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抗生素主要有四环素类、青霉素类、氯霉素等。在使用这些兽药及添加剂时应遵守农业部规定的残留限量标准。
3.遵守兽药休药期。在必须运用兽药的食品动物应遵守休药期。不同的动物、同一动物体的不同部位,其药物残留期均不一样,一般在肌肉中残留时间短.脏器中残留时间较长。
4.加大对兽药饲料监管执法工作力度。要把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工作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完善设施建设,配备必要的执法装备,统一执法着装,切实提高兽药饲料监管综合执法能力,保障兽药饲料监管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5.健全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畜产品安全问题,建立统一的管理部门。加快和完善畜产品安全管理的立法程序,提高立法的层次和加大立法的力度。加强采用国际标准,制定我国药物与饲料添加剂限量标准,加强对残留的监测,防止高残留的畜产品进入流通环节。加强对兽药的管理。对使用的药品的种类、对象、剂量及条件做出必要的规定,严格控制,防止滥用。对高残留的兽药应限制生产或禁止生产。加强对饲料生产和使用的管理。对饲料中添加剂剂量进行严格监控,严禁添加激素及其它禁用药物,抗菌素药物的添加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四、结语
动物药品饲料的使用,对于防治动物疾病、促进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满足人类对动物性食品需求量增长的要求,其用量在不断增大,然而兽药饲料的广泛应用,对于环境和公众健康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因此管理部门应从根本上着手,加强兽药饲料的管理,以保证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不超过限量标准,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参考文献:
[1]刘恩永、胡腊英、詹广慧、周煜、余兆平、郭东平.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中的问题与建议[J].湖北畜牧兽医.2006(09).
[2] 吕小文、秦玉昌、李军国、牛力斌.美国饲料安全监管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