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预防

2016-11-19 03:50王磊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玉米栽培防治技术

王磊

摘 要: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的同时伴随着巨大的人口增長量,对于粮食的需求也是不断加大。玉米是我国的第三大主食,对其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玉米的栽培技术着手,着重描写了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呈现出的的不同特征,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阐述了玉米的栽培方法及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玉米是我国的粮食产物,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生产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要确保粮食生产的安全性,就必须提高玉米生产的科技含量,及时做好玉米病虫害的防治,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为此,本文主要从玉米的栽培技术着手,分别对玉米的栽培技术以及玉米生长期间病虫害的防治进行论述,希望给玉米种植者提供相应的借鉴。

一、玉米栽培新技术

1.精致耕种:在进行玉米播种前,将土地进行平整耕地,将去年的土地进行翻新是播种的重要步骤。陈旧的土壤进行翻耕,土块弄得细碎程度也要适当,如果土块太大,土块不能将玉米进行有效地覆盖。通过科学性的作业,将土壤中的大块进行耕细,使玉米种子可以正常的萌发、生长。将土地中陈旧的秸秆进行处理,废旧的秸秆将影响种子进行萌发,造成玉米的腐烂。在进行土地平整后,进行合理管理,玉米充分将水分进行吸收,不会再植物的生长后期造成干枯。

2.拌种处理:针对不同地域的地理情况,当地的气候环境,选择适合本地域生长的玉米种子。进过精心选择后的种子,与当地的气候环境相适应,保证种子在生长后期不会与环境产生冲突,保证农作物的高产,可以收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3.适时播种:在适当的环境进行农作物的播种,如果播种时间较晚,种子在土壤中发育的时间较短,生长环境的温度较底,种子的生长状态会受到影响。玉米的生产环境比其他的农作物生长时间较短,播种时间过早,雨水量较大,影响玉米的产量。

4.科学施肥:在玉米进行栽培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营养的补给,保证土壤中营养含量的充足。科学的进行施肥,增强土壤的营养含量,将玉米的产量进行明显提升。但是,化肥的使用量不宜过多,防止出现烧苗现象。

二、玉米栽培中的注意事项

选择适宜的土壤。玉米的根系发达,适应能力很强,与其他作物比,它对土壤的要求不甚严格。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分支众多,需要从土壤中获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因此玉米种植最好不要选择较为贫瘠的土地,应该选择地势平坦、地址疏松、比较肥沃的土地,否则会不利于玉米的生长,进而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在整地时,要深翻土壤,充分翻晒,直到能够杀死土壤中的病菌。

适季播种,合理种植。根据河南省汝南县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选择合适的季节进行播种,保证温度适宜。每株玉米的种植间距为35-40厘米,保证其有适宜的生长空间,也保证了每株水分和养分的供给。

科学施肥。玉米有其生长周期,每个时期所需要的养分不同,不能施相同的肥,更不能随意施肥,要对土壤的成分进行检验,确定供肥情况,保证土壤的供肥效力。种植玉米常用的肥料有复合肥、二胺、尿素、玉米专用肥等。玉米不同的生长阶段所需的肥料种类是不同的,所需肥料的数量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玉米种植者充分的了解玉米的生长需求及时的、适时的补充肥料。

合理灌溉及管理。玉米在幼苗期不宜多灌溉水分,在过了幼苗期后对水的需求量大,所以要根据地形和天气的变化适当供水。在玉米缺苗的情况下,要进行补种或补苗,确保土地的充分使用,增加玉米产量。也要及时的对地里的杂草进行处理,因为杂草会抢夺玉米的水分和养分,不利其生长。

三、玉米病虫害预防

1.黑粉病:玉米在感染黑粉菌后十分容易感染黑粉病。在播种前,使用粉锈宁进行拌种,可以有效的降低玉米对于黑粉菌的感染;在进行选择种子时选择含有抗性的种子也可以减轻对于细菌的感染;粮食进行长时间的积累也可以利于细菌的传播,定期对于田间垃圾的清除也是十分有效的方式。

2.纹枯病:当玉米作物患上纹枯病后,没有立即发现并处理将会出现大面积农作物死亡,并且这种病发病率极高,对于农业的经济损失较大。在发病初期就应该进行及时治疗,及时进行农药的喷洒,将药均匀涂抹在病变部位,将化学药品进行喷洒,防治纹枯病的进行传播,影响生长正常的玉米对于水分与养分的吸收,减轻经济收益的流失。

3.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地最主要的虫害,广泛的分布于河南地区。玉米螟依附在玉米叶片上面,也可以进入植株内部,对于植株进行整体性破坏。最为有效的预防方法就是应辛硫磷放在植株的重要位置,喷洒化学药品在一定程度上面也可以对于玉米螟进行预防。

4.蚜虫:玉米的蚜虫是一种黑色的虫子,喜欢聚集,因此数量十分庞大,在叶片上产生黑色片状物。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繁殖速度十分快,对于玉米的生长具有严重性伤害。但是,蚜虫在自然界的天敌比较多,可以采用生物进行防治,将蚜虫的天敌放入田间,让天敌对病虫进行处理,减少了农业的使用,减轻了农药对于玉米生长的影响。

四、结语

玉米作为重要的农作物,在河南地区均有种植。随着社会的进步,农业产业链结构在不断进行改变,尤其是机械化的广泛使用,农作物高效栽培技术也有了新型改进。根据本省的特殊的地理面貌,实现玉米种植产量的上升 ,必须顺应世道的发展,在进程中不断探索新型的植物栽培方式,提升玉米产量。

参考文献:

[1]周红忠,林金龙. 浅议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 农民致富之友,2015,02:110.

[2]李友. 分析玉米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4,01:119.

[3]陈勇,李艳琼,汪美蓉. 毕节市七星关区玉米栽培现状及病虫害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2:145-146.

猜你喜欢
玉米栽培防治技术
玉米高产栽培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
覆膜与农机农艺技术组合在北方玉米栽培中的应用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玉米栽培中密度与施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