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会 李秀云 冯国艳 王玉
摘要:我国劳动力众多,具有庞大的农民基数,但总体素质相对较低。而现代农业生产要求从事农业生产者必须要具备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科技素质、思想素质、法律意识、市场经营管理能力,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已经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及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新型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意在解决未来农业发展中的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有效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有效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8.00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在各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农业生产方面也正朝着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大量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应用,新型的生产机械不断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农业生产结构也在不断调整,总体来看,农业生产日趋产品多样化、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未来的农业发展倾向于绿色、有机、环保的发展趋势,生产手段也朝着科技化、智能化的精准农业方向发展。这对生产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意义的农民便难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农民将成为一种职业,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这就是新型职业农民。就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的发展来看,培育新型农民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农民的素质、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对于新农村发展及现代农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培训教育工作中,必须要下大气力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提高职业农民的全方位素质,使其在文化素质、生产技能、道德水准、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市场意识等方面都能全方位的提高,以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农业发展需要。
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培训组织情况不够理想
在具体的培训工作落实上,由于宣传不到位、信息传递不畅、农民的积极性不高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实际的培训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培训工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组织工作不到位,农民培训工作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工作,并非某个部门单独就能完成,需要社会的各部门通力配合才能完成。当前组织培训工作,基本上还是以政府为主体,存在行政命令和计划分配的问题,这也导致培训的组织缺乏灵活性和合理性。
1.2 培训内容及形式比较单调
新型职业农民已经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相对来讲应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对于现代事物及信息的掌握也相对较多,所以在培训形式和内容上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力求丰富多样,增加互动性及实际操作内容,这样才能使新生代农民能够学有所得,学而能用。但是在实际的培训教学中,在课程设置及内容安排上,存在单一枯燥的问题,往往理论知识过多,而实践内容过少,操作性差,大容量信息使学员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培训的质量。另外有的课程在讲解时术语过多,超出学员的接受能力,理解上存在困难。
1.3 培训效果考核不科学
培训效果最后是要通过考核做出评定的,在操作层面上,考核的设定不能真实反映出培训的效果,缺乏科学性,往往只重形式而忽视内容。多数地方的培训结束后只是对学员进行一些机械的测试,所采用的办法仍然是学历教育的方式,由于学员的文化水平存在差别,测试的结果受文化基础影响,难以真实反映所学的情况,导致效果评定缺乏客观性。
2 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质量的措施
2.1 科学制定培训方案
培训工作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在培训时一定要有明确的针对性,要认真分析目前农业的发展层次和市场的需求,要深入基层,对农民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充分的调查,真实了解农民的切实需要之后,再根据这些需求点进行培训方案的制定,对于培训的方案、培训的内容、培训的形式等方面,哪些地方应当侧重、哪些地方应当作为了解,在方案的制定中都应有所规划。尽可能多听取农民的真实想法,了解其切身的需求,同时也要了解受训农民的文化程度,采取易学易懂的教学模式,使其真正能够学会听懂,所学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能够进行应用,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及高效性,这样才能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能够真正起到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法律意识及市场经营能力的作用,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2.2 培训工作的开展要注重提高效率
培训工作的开展要特别注意效率的提高,只有提高培训效率,才能使农民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才能使更多农民受益。在培训形式上要灵活多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生活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合的教学形式。例如,利用农闲时间进行集中培训,或者采用送教下乡,把培训工作送到田间地头,在生产现场进行指导。除了讲课培训外,可以通过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采用农民乐于接受的形式,要比单纯的理论讲授的效果要好,对于农民受益也更大,培训的效率也能大大提高。
2.3 建立科学的培训考核机制
农民培训效果的测试不能单纯依靠传统的学历教育的方法,应该结合农民在生产中实际能力,根据实际能力的提高来判断,这种评估是一个时间较长的过程,也可以在培训过程中同步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效果不能依靠考试和最后是否能拿到培训结业证书来衡量,即使是考试,也应该形式灵活,样式多种,不能一味笔试。根据培训科目建立全方位的评价体系,才能对培训工作进行有益指导,从而形成培训工作的良性循环。
作者简介:刘文会,中专学历,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