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雄,张安录,邓 超
(1.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3.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城市发展分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0)
基于用地企业视角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张 雄1,张安录2,邓 超3
(1.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3.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城市发展分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0)
研究目的:通过随机抽样调查,获取W城市3个开发区7个行业243家企业数据,基于C-D生产函数理论构建用地企业视角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测度模型,测算不同类型用地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大多数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都是DEA无效的,土地资源投入冗余值较大,配置效率低下;不同类型企业或同类型的不同企业之间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性显著。研究结论:当前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存在巨大提升空间,提升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是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
土地评价;配置效率;企业;C-D生产函数;数据包络分析
“社会生产活动无处不在,但我们所要探究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生产活动中的投入要远远高于既定产出所必须的投入,这意味着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要素投入在某个环节中被耗损,可能只有神知道这些被耗损的投入在哪里。”[1]Edwin的观点表明现实社会经济活动中,各部门生产活动过程中大量投入要素的无形损耗必然导致资源浪费。土地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各部门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要素投入,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随着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凸显,优化土地资源在社会经济各部门的配置,尽可能降低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无形损耗,越来越得到学者们的关注[2-6]。石晓平等认为土地制度缺陷导致土地资源相对价格低廉,以及各方权益群体的利益驱使导致农地过度非农化[7]。陈江龙等基于比较优势理论,从空间上分析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益,认为中国东中西部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缺少比较优势原则的考虑,致使区域间土地资源配置效益下降[8]。谭荣等构建了农地非农化的资源配置、治理结构和制度环境三个层次的效率框架,并通过模型测算得出1989—2003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用地部门的土地资源过度投入比例接近总的土地要素投入量的2/3左右,土地资源在数量结构上损失严重[9]。王良健等通过测算2003—2012年282个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表明近10年来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有所提升,但测算结果表明各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10]。
大多数学者基于不同研究领域,从宏观层面对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研究,得出基本一致的观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区域的土地资源配置普遍存在农地过度非农化。接下来更加深入的问题是,具体哪些用地行为导致了宏观层面过度的农地非农化?很少有学者从微观主体不同行业的企业、同一行业内部各企业角度深入研究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本文在随机抽样调查基础上,获取W城市3个开发区的7个行业的243家新建企业的样本数据,从中等比例选取48家典型企业为例,研究不同类型用地企业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以期解释两个问题:用地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率?不同企业之间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是否存在差异性?旨在为进一步提出区域土地资源配置的差别化改进策略提供参考。
2.1 研究思路
已有研究大多数关注的是从全国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宏观层面分析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很少有学者从微观角度出发,研究基于用地企业视角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深入探究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及其“病因”。农地非农化过程中主要涉及3方面的权益主体:地方政府、农民和用地方;以及两个过程:地方政府与农民之间土地权属转换,地方政府与用地方之间土地资源配置博弈。从微观层面来看,三方权益主体和先后两个过程都会对土地资源配置产生关键性的影响。本文将农地非农化过程“拆解”,单从用地企业的角度,利用C-D生产函数模型来分析用地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效率的概念从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劳动生产效率论到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市场效率论,再到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的资源边际替代效率论,再到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 Pareto)的“帕累托最优”效率论,无不体现了效率概念的相对性。经济学家张五常曾指出,现实生活中效率无处不在,只是人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遵循了一定的约束条件,经济非效率本身就隐含了广泛的矛盾因素,所以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效率[11]。因此,在C-D生产函数理论框架下,选取企业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指标,忽略次要约束条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各企业的生产效率,以测算的有效率企业的最佳土地资源投入量①,作为企业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衡量标准。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可以表示为:
式(1)中,EM为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QP为企业的实际土地资源投入量,QS为测算的企业土地资源投入冗余量。因此,测算的企业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值EM越接近于1,表示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越高。
2.2 研究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Charnes等在Farrell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效率评价非参数方法[12]。该方法以生产前沿面理论为基础,根据多指标投入和产出数据对相同类型单位进行相对效率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经典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有1978年Charnes等提出的C2R模型[13],以及1984年Banker等在改进C2R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BC2模型[14]。BC2模型假设规模报酬可变(Variable Return Scale,简称VRS),在C2R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凸性假设,将决策单元的综合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部分[15]。这里运用C2R模型计算综合效率值TE,运用BC2模型计算纯技术效率值PTE,规模效率值SE可以表示为:
2015年11月调研小组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和相关管理部门收集资料,获取W城市3个开发区的243家不同行业企业投入产出等数据资料,包括工业地产企业、通讯企业、化工企业、电子制造企业、科技研发企业、医药卫生企业和机械制造企业7大类,从中等比例抽取48家典型企业。
基于C-D生产函数理论,选取投入指标包括企业土地资源要素投入、资本要素投入、劳动力要素投入和能源要素投入,选取产出指标为企业的经济产出总量。其中,土地资源要素投入用企业占用的土地总面积表示;资本投入用企业的总投资额代替;劳动力投入用企业雇佣的劳动力总数表示;能源要素投入用企业年均总能耗表示。由于假设企业的收益和产值成正比,所以这里用企业的年均总产值替代企业的经济产出总量。数据描述性统计详见表1。
4.1 DEA模型计算企业的生产效率结果
将样本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指标整理后输入软件MaxDEA 5.0软件,选取投入主导型C2R模型,运算得出各个企业生产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详见表2。
从计算结果来看,总体综合效率均值仅0.5375,整体上企业各要素投入的生产效率偏低;总体纯技术效率均值和总规模效率均值较为相近,分别为0.7304和0.7472。从行业来看,科技研发类企业、电子制造类企业、机械制造类企业和化工类企业的综合效率均值都高于总均值;其中科技研发类企业和电子制造类企业的综合效率值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企业。从各企业内部看,科技研发、电子制造、机械制造和化工类这4类企业的纯技术效率均值高于规模效率均值,工业地产类企业、医药卫生类企业和通讯类企业的纯技术效率均值都低于规模效率均值。选取的48个样本企业中仅有19个企业的纯技术效率是DEA有效的,仅有6个样本企业的规模效率是DEA有效的,这也间接表明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土地资源要素过度投入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下。
4.2 用地企业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BC2模型,计算得到DEA无效企业的土地资源要素投入冗余值,将数据代入式(1)计算得到各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值。计算结果详见表3。
从总体上看,用地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值都不高,总均值仅为0.6123,表明将近40%的土地资源要素投入都是多余的。由于工业企业大面积圈地、粗放用地,过度的农地非农化致使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这种现象在几大工业园区和开发区随处可见,工业企业圈占大面积土地,大量土地处于闲置状态,企业真正利用的土地面积只占较小的比例,原来大量优质农田都被企业用做工业绿地,或直接圈占后闲置。
从行业来看,测算的科技研发类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均值较高,达到了0.9381,被抽取样本的三家企业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值计算结果都超过了0.85,可见该行业内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性不大;同时,三家样本企业的占地规模都相对较大,结合表2中测算的该类企业的规模效率值也比较高,都超过了0.85;说明科技研发类企业的土地要素投入接近企业实际用地需求量,土地资源要素过度投入量较小。电子制造类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均值为0.7968,被选取样本的9家企业土地资源要素投入规模差异性较大,有大中小三家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优,但也有1家企业的效率值低于0.5,8家样本企业中有4家相对效率较高。因此,计算结果表明该类企业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与企业规模没有相关关系,且该行业内不同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差异性较大。
工业地产类企业、通讯类企业和医药卫生类企业测算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均值大多数低于0.5,三类企业的23家样本企业测算的配置效率值整体偏低,土地资源要素过度投入明显。尤其是工业地产企业大多数占地规模都较大,占地规模越大测算的效率值越低,该类企业土地资源要素过度投入现象最为严重。化工企业和机械制造企业测算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均值在被选取的样本企业中处于中间水平。比较而言,化工类企业的土地要素投入规模在选取的样本企业中相对较小,而机械制造类企业的土地资源要素投入规模都相对较大。两类企业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行业内的差异性也相对较大,机械制造企业有1家企业的配置效率达到最优,但配置效率最低的仅为0.2476;化工企业同样效率值最高的是0.915,最低的只有0.2842。
从行业之间比较来看,科技研发类企业和电子制造类企业总体上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高于其他5类企业,如图1所示,表示这两类企业的曲线位于其他企业曲线之上,可见土地资源要素过度投入相对较小;7类企业中,工业地产类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最差,测算是被选取样本的14家工业地产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值大多都低于0.5,如图1 所示,表示工业地产类企业的曲线整体低于其他企业的曲线。同时,从图1可看出行业内各企业间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值差异程度,科技研发类企业、电子制造类企业和工业地产类企业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值波动幅度较小,其他4类企业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值波动都较大;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值波动越大,行业内各企业间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差异性越显著。
表2 2015年各个企业生产效率计算结果Tab.2 Calculation results of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each enterprise in 2015
4.3 企业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原因分析
如果将测算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值低于0.6界定为效率低下,那么选取的48家样本企业中有29家企业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效率值低下企业的比重占到60.42%,如表4 所示。其中,工业地产企业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所占比例100%。据实地调查发现,工业地产企业主要是为工业园区其他工业企业建设配套设施,包括办公、居住、公共设施、服务设施和娱乐设施,往往可以通过二次转让土地使用权再次获取收益,这无疑会引致工业地产企业设法多批多占土地资源。医药卫生企业、机械制造企业、化工企业和通讯企业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所占比例不同程度偏高,行业内部企业之间效率值差异显著,实地调研中也发现同类型企业中有的企业用地比较节约,厂区内土地容积率比较高,闲散空置土地面积较小;有的企业厂区内存在闲置土地或绿化面积较大,个别企业圈定的厂区内闲置土地或绿化面积超过总面积的50%。与部分企业负责人座谈中了解到,大多数企业在前期土地规模报批中都有意识的夸大企业用地规模,主要是考虑为企业以后发展,扩大生产规模留有余地,也有少部分企业是出于“投机”行为的“囤地”。
表3 2015年各企业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值计算结果Tab.3 Calculation results of Land resource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each enterprise in 2015
图1 各类企业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值折线图Fig.1 Various types of enterprises land resources allocation efficiency value
表4 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底下企业占企业总数比例Tab.4 The proportion of low land resources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5.1 研究结论
通过对W市工业园区的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研究表明大多数用地企业的生产效率都是DEA无效的,且不同类型企业或同类型企业之间的规模效率差异性显著。测算各企业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得出,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各类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性偏低,样本总体效率均值只有0.6123,6成以上企业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值低于0.6;其次,不同行业之间,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差异较大,科技研发类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工业地产类、通讯类和医药卫生类企业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明显偏低;再者,部分行业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差异也较大,如电子制造类、医药卫生类、机械制造类、化工类企业。
由此看出,企业生产过程中土地资源要素过度投入致使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总体上,医药卫生类、机械制造类、化工类和通讯类企业,特别是工业地产类企业,这5种类型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另外,调研发现企业生产过程中过度投入土地资源要素主要有两层原因:一方面是考虑企业后续发展,为扩大生产规模留有余地;另一方面是企业出于“投机”行为的“囤地”。
5.2 政策建议
基于企业自身利益驱使,大多数企业生产过程中还存在土地资源过度投入的现象。因此,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出台产业调控政策,优先安排新兴产业用地。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差异较大,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产业调控政策,引导有限的土地资源供给向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较高的企业倾斜。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优先安排类似科技研发和电子制造企业用地,例如:生物工程、高新技术清洁能源、纳米技术、智能技术等产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
(2)开展用地效率评估,促进企业节约集约用地。探索在土地管理部门内部设置针对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评估机构,分阶段定期评估各个企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监督企业用地行为,纠正企业多报多占、故意闲置、低效利用土地资源的行为;同时制定企业违规用地的处罚机制,进而促进企业节约集约配置土地资源。比如,针对工业地产企业可以提高土地转让相关税费,限制企业隐形获益渠道,纠正企业不正当用地行为。
(3)设置产业准入门槛,限制低效土地资源配置。根据区域发展规划,管理部门对已有工业园区设置产业准入门槛,严格限制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相对较低企业入驻,通过产业分流逐步淘汰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老、旧企业,将土地资源置换给配置效率相对较高的企业,限制低效配置土地资源。例如:W市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内逐步淘汰落后的机械制造企业和化工企业,并通过开发区规划,划定土地资源功能分区,建立能耗和环保标准,限制机械制造产业和化工产业发展。
(
):
[1] Edwin Newman. A Civil Tongue[M] . Indianapolis. Bobbs-Merrill. 1976. (ISBN 10:0672522675).
[2] 谭荣. 征收和出让土地中政府干预对土地配置效率影响的定量研究[J] . 中国土地科学,2010,24(8):21 - 26.
[3] 邵挺,崔凡,范英,等. 土地利用效率、省际差异与异地占补平衡[J] . 经济学(季刊),2011, (3):1087 - 1104.
[4] 赵雲泰,黄贤金,陈志刚,等.基于DEA的中国农地非农化效率及其变化[J]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10):1228 -1234.
[5] 李永乐,舒帮荣,吴群.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地区差距与影响因素[J] . 经济地理,2014,(1):133 - 139.
[6] 邹伟,赵杰,吴群. 土地保有税对工业企业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典型企业调查[J] . 中国土地科学,2014,1:60 - 67,96.
[7] 石晓平,曲福田.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土地配置效率差异的比较研究[J]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7 - 32.
[8] 陈江龙,曲福田,陈雯. 农地非农化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启示[J] . 管理世界,2004,(8):37 - 42.
[9] 谭荣. 农地非农化的效率:资源配置、治理结构和制度环境[D] .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31 - 35.
[10] 王良健,李辉,石川.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及其溢出效应与影响因素[J] . 地理学报,2015,11:1788 - 1799.
[11] 张五常. 经济解释[M] .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12] 马占新.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与方法[M]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3] Charnes, A., Cooper, W., Rhodes, E.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J] .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78, 2(6):429 - 444.
[14] Banker, R. D., Charnes, A., Cooper, W. W. Some models for 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 . Management Science, 1984, 30(9):1078 - 1092.
[15] 殷群,张娇. 长三角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效率研究——基于DEA的有效性分析[J] . 科学学研究,2010,28(1):86 - 94.
(本文责编:陈美景)
Study on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Land Recour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Enterprises
ZHANG Xiong1, ZHANG An-lu2, DENG Chao3
(1.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 of South-central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430074, China; 2. College of Land Managemen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3. Land Reserve Center in Wuhan Urban Development Sub-centers, Wuhan 430070, China)
Dur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urbanization, land recourses provided the stable support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conducted an investigation in thre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to collect relevant data of industry enterprises. We obtain input and output data of two hundred and forty-three industrial enterprises of the seven sectors by random sampling survey. Based on the data, this paper constructed a model of land recourses allocation efficien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pplying C-D production function theory. The method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was also employ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most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re inefficient. Industrial enterprises occupy excessive land, which causes farmland resources loss and waste, and leads to low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land recourses. It also turns out that different type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or different enterprises in same type have different levels of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land recourse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improvement space for land recoursesallocation efficiency during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is enormous. Trying to improve land recourses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that it can promote th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of land resources.
land assessment; allocation efficiency; industry enterprises; C-D production function theor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F301.2
A
1001-8158(2016)08-0090-08
10.11994/zgtdkx.20160921.142357
2016-05-16;
2016-07-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测度及效率改进差别化配置策略研究”(7140330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武汉城市圈农地城市流转微观效率分析及改进策略研究”(CSQ14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济社会双重转型下土地转换效率测度及效率改进政策调控原理研究”(71573101)。
张雄(1985-),男,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经济与管理。E-mail: zhangxiong9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