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松烈:麦田高产的攻关者

2016-11-19 07:50
党员干部之友 2016年11期
关键词:冬小麦麦田高产

□ 本刊记者 邢 华

余松烈:麦田高产的攻关者

□ 本刊记者 邢 华

9月8日晚,“齐鲁时代楷模”发布仪式在山东电视台举行,我国著名小麦栽培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余松烈被追授为第六位“齐鲁时代楷模”。

身为一个地道的南方人,为了解决我国北方小麦亩产不高的问题,余松烈坚持不懈地攻关小麦高产,将一生都献给了北方的麦田。

扎根滕县 科研攻关

余松烈,浙江省宁波慈溪人,1942年毕业于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艺系,1949年9月到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工作,自此踏上小麦科研之路。

20世纪70年代初期,余松烈来到滕县(今滕州市)农村蹲点,开展冬小麦精播高产试验。滕县史村一度是科学种田的先进典型。1966年,全村800多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372.5公斤,而那时全国小麦的亩产也不过100公斤左右。但是1966年之后,直到1974年,史村的小麦产量却徘徊不前。余松烈来到史村后,白天和村民们到田间地头做调查,晚上点上煤油灯和大家分析原因。不久,他就提出“六改”的栽培方法,包括改品种、降播量、适时早播、改耧播为机播等内容。

“这一下不得了!1975年,史村全村820亩小麦平均单产457.5公斤,并出现500公斤地块209亩,其中1.1亩单产高达655公斤!”老支书薛振祥谈起当年的经历,至今难忘。

1975年夏收之后,余松烈总结史村“六改”试验成果,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小麦精播高产试验,集成创新了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此后30余年,余松烈在滕县扎下了根,全身心投入到了产学研结合和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创新的实践当中。

1978年,余松烈的“冬小麦高产栽培的理论分析”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至1989年,山东各地累计推广冬小麦精播高产示范田2126万亩,累计增产9.61亿公斤,节省小麦种子8000万公斤。

余松烈的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于振文介绍,在这段时间,余松烈总结并提出了小麦亩产栽培发展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和高产再高产的三个阶段理论,并针对三个阶段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矛盾,提出了解决办法,特别是研制出了小麦精量播种机,为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余松烈担任农业部小麦专家顾问组成员,开始在全国推广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1992年,该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定为“八五”“九五”期间农业重点推广项目,成为黄淮海6省冬小麦高产栽培主推技术。

一生所爱 全在麦田

与麦子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余松烈,哪怕是生命的最后岁月,心中最惦记的依旧是那片麦田。

2010年6月1日,已经90岁高龄的余松烈照例来到泰安市岱岳区马庄小麦宽幅播种高产攻关田。每年的6月初,赶到鲁中地区小麦即将成熟的时候,他总要实地考察一番。“他一直很关注小麦的生长情况,年龄大了走不动以后,就让我替他到麦田去观察,然后回来向他汇报。”余松烈的学生、小麦专家董庆裕教授回忆说。2014年,病重的余老时常神志不清,但他一清醒就吵着要下地看麦子,兴奋得睡不好觉。

滕州市原副市长刘希运参加过余松烈的小麦精播点播试验,与余松烈朝夕相处12年,对余松烈的感情很深。“余老师是一个工作狂人。1977年秋播,他打电话说星期一来,本来我想找车到车站去接。结果他提前一天来了,下了火车,就徒步向黄庄村赶。他说秋播是个关键时期,学校的事处理完了,就提前来了。那时余老师57岁了,自己背了个包,步行跑了几十里路。大家都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余松烈从来没有专家架子,到哪儿都是和农民吃住在一起,关系十分密切。他曾在自传中写道:“在滕州的5年,是我一生中最愉快、最紧张、最兴奋的时间。虽然生活比较艰苦,劳动比较沉重,但我始终沐浴在农民的温暖友情中,这是我向农民、向生产实践学习的最佳时期,我在业务上获得了丰收,在试验研究工作上获得了较大成果。”

1996年6月26日,滕州小麦大丰收,120万农民派两位农民代表王其金、韩敬田专程赶到山东农业大学,将一枚专门精制的“科技兴农,功勋卓著”金质勋章,赠送给余松烈。

在与麦田打交道的67年时间里,这位被誉为现代小麦栽培学的奠基人获得了无数荣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对于一般学者来说可能穷其一生都无法企及的荣誉,可在余松烈看来,都不如滕州农民赠送给他的金质勋章,他把这枚勋章评价为其一生中获得的无上荣誉。

桃李芬芳 “余”风长存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余松烈对社会的贡献,还体现在教书育人方面。在余松烈67年的教师生涯中,让他引以为豪的是培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振文等一批有影响的小麦专家。

余松烈对学生学习、研究生科研严格要求,但他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却细致入微,其严师慈父的品性,让学生们难以忘怀。余松烈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振林对老师关心爱护学生的事儿记忆犹新:“我们上学时期经济不宽裕,隔上一段时间,余先生就要把学生叫到一起,请我们吃饭。饭桌上大家心情舒畅,畅所欲言,师生之间其乐融融。每次吃饭,余先生都是包饭包酒。他特别理解青年人,总是提前离场,留下更多时间让我们同学单独交流。”

我国第一位花生栽培研究方向的博士李向东也是余松烈的门生。“余先生知道我以前做过一些花生栽培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我做博士论文前,余先生对我说,我建议你研究花生生长的衰老机理,我点点头。”余先生这几句话,坚定了他此后从事这一方向的信心。内行人知道,花生属于无限生长型的作物,正常情况下不存在衰老的问题。四季分明情况下,到了秋末,它才衰老。而研究花生的衰老机理,是个全新的课题。正是在这个研究方向上,李向东大胆创新,实现了新突破,研究成果一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余松烈(右)和他的学生在麦田考察。

还有一件事,李向东记忆犹新。他的博士论文初稿写成了,不巧余松烈生病,住进了医院。李向东带着论文初稿去医院看望余先生,说起论文的事情。李向东说:“老师,您安心治疗。我找其他老师修改就行。”余先生说:“你放这里,我身体好转了,就给你修改。”第三天,余松烈捎信来,让李向东去医院拿论文。李向东打开一看,论文初稿上密密麻麻,修改了许多地方。这让李向东十分感动。

目前,余松烈培养的毕业生,分布在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农业管理部门和基层推广单位。这些学生深受余松烈学术思想影响,他们认真研究、推广余松烈作物栽培学理论,成为冬小麦深耘断根、冬小麦精播高产、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理论和技术的学术传承人。

猜你喜欢
冬小麦麦田高产
基于Sentinel-1A数据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
不误农时打好冬小麦春管“第一仗”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甘肃冬小麦田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不关我的事
冬小麦和春小麦
别人做不到
只有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