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海
一、文本解读的现状
前段时间参加了江苏省初中语文教师培训,不少专家都谈到了文本的解读,感触颇多。目前语文文本的解读的主要的误区主要有这么两个方面:一是文本解读的单一化,二是文本解读的多元化。
文本解读的多元化随着新课标实施以来,“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运用充满魅力的鼓励性语言”“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等话语在现在的评课中经常出现,因此所谓的新课改的课堂里,教者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满嘴涂蜜式的“赏识语言”塞满了整个课堂,即使学生的回答有时驴头不对马嘴,教者也经常来一句“不错,角度独特有创意”等等。在老师不断的赏识中,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出现了,不少学生却因此“迷失”了文本所应有的阅读导向。因此多元化的文本解读应本着文本本身所蕴含的内涵,联系作家作品的写作背景,再结合学生或当前社会的生活实际进行理性的解读,不能指鹿为马,否则就会过分强调学生阅读的能动性,失去学习文本的意义。
二、文本解读回归的内涵
所谓文本解读的回归就是指紧扣文本,对作品的内容、结构和语言(这也是写作的三个基本方面)进行整体的感知、认真的分析与仔细的玩味,充分的发掘文本本身所蕴涵的丰富内涵。
“语文文本解读的回归”的内涵又是什么呢?即立足文本本身。学生通过感知文本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意境,丰富他们的情感;通过认真分析文本的结构,摸索作者行文的思路,增强他们的写作能力;通过仔细玩味文本的语言,培养他们的语感,提高他们对语言含义感知的深度和广度的能力。
三、文本解读回归的方法
1.把握作者情感意境进行体验式阅读
新课标“倡导对学生文本的感悟体验。”一篇文章常常是作者价值观、审美观的体现,作者的情感意境需要学生对文本去品读、去咀嚼、去揣摩、去感悟,与文中人物和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激起情感上共鸣。
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脍炙人口的美文《背影》时,它语言的平实、描写的传神,但在内容的整体感知上,重点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由开始的“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到“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让学生立足文本,自己走进文本,通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对文本内容进行体验感悟,让学生认真阅读、充分感悟、仔细体验;看到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的几次流泪,学生们从文本中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无私,儿子对父亲的内疚愧悔,并由此联系自身实际,触发相关亲情的联想,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知恩、报恩的热情。
2.关注文本结构进行创作式阅读
《新课标》要求,初中阶段学生对名家名篇的学习欣赏,不仅要“初步了解作品的内涵,获得有益启示;而且要对作品的思想情感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但是我想更重要的是要摸索名家名篇的行文思路,以便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加以运用,学会谋篇布局。这也是语文的工具性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体现。因此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关注文本的结构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首先海外友人迫切需要枣核,从“航空信”、“再三”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友人需要枣核的迫切性,从“蹊跷”一词可以我当时内心的疑惑。是“蹊跷”,家乡值得思念之物多了,为何单要几颗生枣核?文章好像起笔波澜不惊,但一下子抓住了读者心弦,激发读者继续向下阅读的兴趣。
接着二人见面“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
最后当层层设置悬念之后,“她”才道出了枣核的用途:“近来我老是想故乡院里的那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籽试种一下。”简简单单几句话却说出了她“年纪越大、思乡越切”的感情,至此,我们也被她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
根据初中生特别是七年级学生作文平淡无奇且写不长的特点,我又总结出“欲望—困难—解决”作文情节一波三折的构思方法,即文中友人想得到枣核(欲望),但远在美国(困难),只有求“我”带之(解决);“我”想知道枣核的用途(欲望),友人不告知(困难),在后花园栽种(解决);渴望知道这样做的原因(欲望),友人不说(困难),踏访后花园,点出主旨(解决)。通过这样结构的分析后,学生文章情节的创作逐渐的曲折起来了。
3.抓住文本语言进行解剖式阅读
通过认真学习《新课标》,我个人认为学习语文教育的核心即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作为一个初中生,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阅读。
本学期在教学贾平凹《月迹》时,我就引导学生抓住进入文本的关键词语,进行解剖式阅读:
如何紧扣文本感悟作品主旨,体验作者情感呢?在教学时我抓住了文本最后出现的一个关键词语——“好”进行分析:文末妹妹说月亮是个“好”,月亮好在哪里?这里好的含义是什么?仅仅指月亮吗?
通过分析学生了解到,文章中奶奶带领我们大家寻找月亮,这里的月亮明亮、纯洁、美丽,她应该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这些解读通过学生平时的积累应该容易得出。然后进一步讨论分析寻月过程的动作、精彩对话,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情感也就容易理解了。同时学生的内心情感得到了丰富,心灵得到的净化。而这种效果,就是紧扣文本语言,抓住关键词语,解剖阅读文本带来的。
上述三种文本解读的方法都是立足于文本,着重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让学生从三个方面挖掘文本丰富的内涵,体验作品丰富的情感,揣摩大家名篇行文的思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杨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