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笋行(下)

2016-11-19 16:02童恩正
学苑创造·C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老贾石笋小叶

童恩正

前情提要:

神秘的上古石笋终于现世,然而现场充满了难解的谜,那些传说中的不可思议的细节,竟一一得到验证;新出土的竹简上,又出现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记载。究竟是什么人,为了什么目的,制造了它们?

石笋的失踪

我回到家时已经很累,浑身灰尘。我洗了一个澡,随便吃了点晚饭。刚刚放下碗,老贾已派人送来了一叠新发现的竹简的照片。这个人的作风是绝对科学的:说一不二,一丝不苟。

我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开始研究照片。看来老贾在野外已经做了初步的整理工作。竹简是按顺序排列摄影的,虽然经过了2000多年,墨写的古隶①倒还清晰。

略一浏览,我就知道这确实是一部早已佚失的书,名叫《汉流星行事占验》。记载西汉历史的《汉书》在《艺文志》②部分记有《汉流星行事占验》八卷,将它列入“天文”一项,并且说:“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记吉凶之象。”正因为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是将天文现象和人世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他们的观察就特别细致。《汉流星行事占验》是一部根据流星的方向、颜色来判断吉凶的书,所以也保留了汉代以前很多流星的记载,在天文学上无疑有重要的价值。不过我最感兴趣的,却是下面这几句话:

成都石笋,其数有十,周懿王时流星堕地所化。二百年亡其一。人不可触,触之不祥。耆老相传云:石笋来自天河,去至天河也。

整整有几分钟之久,我坐在桌前,只感到浮想联翩,整理不出一个头绪来。石笋是“流星堕地所化”,我想起了它那光滑的外壳和流线型的形状。“人不可触,触之不祥”,我想起唐代刘太尉叫工人去凿取它时,“电闪雷鸣,工人倒地不起”,还有我和小叶都体验到的那种强烈的触电感觉。石笋本有10座,“二百年亡其一”,而根据记载,公元4世纪时还有3座,公元8世纪时有2座,现在只剩下了1座。当然,从唐代到现在并不止200年, 这又是什么缘故?石笋“来自天河,去至天河”,我想起了那高温灼烧过的地面……

一种最大胆、最不可思议的设想突然攫住了我。我喘了一口气,暗中告诫自己,不,这不可能,千万不能往那方面去想。朋友们的嘲笑是对的,我是科学幻想入迷了,而且别人还会说这不但不是科学,甚至不是科学幻想,这是胡思乱想。我会受到世人讥笑的。

但是这种念头一经出现,就顽固地在我头脑中盘旋不去。它像夏天里一只讨厌的蚊子,赶走了又飞回来,赶走了又飞回来……

我上床时已经快12点了。我终于决定明天约几位搞自然科学的朋友去看看石笋。这并不是要证明什么假设,仅仅是满足一下我的好奇心。带着这种自我安慰的心情,我入睡了。

我被小叶吵醒的时候,天还没有大亮。他那捶门(不是敲门)的声音,恐怕把我们这幢楼房的居民全惊动了。我以为是哪里失火了,赶快披衣开门。

小叶冲了进来,衣服只扣了一颗纽扣,头发是直竖着的。他一看见我,张口就说:

“老师,石笋不见了!”

“什么?!”我怀疑我听错了。

“石笋不见了,失踪了!”

“怎么会失踪的?”

“不知道。”

“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不知道。是一个上早班的建筑工人告诉我的。他发现昨天竖起来的石笋不见了。我跑到现场一看,果真不见了。我通知贾主任以后,拔腿就赶到您这儿来了。”

我到达石笋街时,老贾已经在那里等我了。虽然时间还早,工地上却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大家七嘴八舌,都在议论这旷古未有的怪事。老贾找了几位建筑工人当纠察,不许闲人走下土坑。

其实只要站在坑边一瞧,事情就清清楚楚的了。石笋已经无影无踪,原来竖立它的地面,已经凹了下去,泥石全烧化了,成了一层釉质,就像另一座失踪的石笋留下的痕迹一样。

那么,昨天晚上这附近有没有发生异常的现象呢?周围的居民很快就提供了情况:虽然离石笋最近的几座民房都在100米以外,但是凌晨2时左右,这一带的居民都感觉到了地面震动,窗外闪起了一片白光,然后听到了一阵轰轰的声音。有的居民以为发生了地震,曾经走出房子观察过,他们看到了一个迅速离去的飞行体尾部喷出的火花。

银河茫茫

当我和老贾、小叶再一次谈起石笋的时候,已经是两个月以后了。在这两个月中,老贾又接受了一项紧急任务,出去抢救一座古墓,前几天才回来;而我和小叶则夜以继日地守在曾经保存过石笋的现场,和工人们一道用细网筛筛选从石笋旁边推开的浮土。这种浮土堆得就像一座小山似的,要一筐一筐地仔细检查,真有点大海捞针的味道。但是我知道如果找不到这个证据,那么我对石笋的研究结论就会永远留下一个缺陷。这真是一项拼意志、拼耐力的工作,我们每天在炎炎的烈日下,在尘土飞扬之中,一筐又一筐地筛着土,把最后剩下的小石块、碎块全捡出来,用放大镜一块一块地检验。也算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吧,经过一个多月单调而繁重的劳动,我们终于找到了我所想要找的东西,并且很快就收到了化验的结果,这结果与我事先的推测是符合的。现在我终于可以说,真正解决石笋之谜的一切证据,都已经搜集齐全了。

老贾回到成都的当晚,就跑到我们这儿来打听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新的进展,刚好小叶也在我家商量写科学报告的事,因此我将各方面汇集来的情况作了一次介绍。

我们都坐在书房外的凉台上,宁静的夜空如同一面黑色的天鹅绒的幕布,覆盖着我们这个孤独的地球,覆盖着我们这些在占有的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十分渺小的人类。闪烁的星星,就像嵌在天幕上的一颗颗晶莹的钻石。若隐若现的银河,仿佛是被从天幕背后射来的神秘光芒所照亮的微微波动的飘带。凉台上放着的几盆茉莉花,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幽香。于是,我开始了我的叙述:

“所谓成都的石笋,不过是从宇宙空间向地球发射的10台自动观测器。看来确实是每隔200年自动飞回去一台,将它搜集的资料带到某一颗星球上的高级智慧生物那里去。每飞走一台,就留下一块烧坏的地面,还有熔化以后又被喷射气流冲开的绿釉陶粒,这就成了杜甫误会的碧珠。在公元8世纪中期,杜甫还亲眼看见了最后剩下的2台,在这以前,已经飞走了8台,这就是说,它们已经在地球上经历了1600年。从8世纪初期往前推1600年,大约是公元前900年,正是西周懿王的时代。这与《汉流星行事占验》的记载是相符合的。”

“这种自动观测器,实际上是装在一枚自动火箭上的。这种火箭里层是金属,外层是某种耐高温的材料,这是抵抗火箭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产生的高热所必需的。由于它的颜色、质地都像石头,所以人们一直误认为‘石笋是石质的。关于这一点本来极难证明,但是感谢那位刘太尉,他叫人凿坏了一枚火箭的外壳。只是由于金属机体带有电荷,才避免了被进一步破坏。这种电击的滋味,我和小叶都尝过了。我想,当年凿下的碎屑,一定还保留在石笋附近的泥土中,所以我们干了一个多月的笨活,硬是把几块残片找了出来。经过化验,证明这是一种有机硅的材料,以目前我们地球上的科学技术水平还难以复制。它可以耐高温,但却比较脆,所以用普通的钢凿可以凿下来。”

小叶说:“当老师最初向我谈到这一推测时,我根本不相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从唐代到现在已经是1000多年,为什么最后一枚火箭延至现在才飞走呢?”

我接着讲下去:“我承认这也是使我最迷惑不解的一点。但是当我回忆我们发现石笋的情况时,察觉到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当时石笋是横躺着的。看起来,这种火箭里面有一台水平控制仪,只有当火箭与地面垂直时,它才能发射。我们将它竖立起来,这就帮了它一个大忙,而让我们失去了一个最好的研究宇宙信息的机会。”

“看来我们真该多读点科学幻想小说。这种事有谁想得到呢?”小叶开了一句玩笑。

回忆起勘察石笋发现现场那天,老贾确实提到过科学幻想小说,大家笑了一阵。

老贾把话拉回到了正题:“如果发射火箭的生物有这样高的智慧,难道他们不会采取什么预防措施,使火箭不致倾倒?因为只要发生了这种事,火箭就飞不回去,他们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我回答说:“当火箭降落时,自动仪器一定曾保持它是直立的,这没有问题。但是你忘了吗?刘太尉在凿坏石笋以后,曾经‘以粗铁链将二石笋相连,这样,当其中一枚火箭起飞时,就牵动了另外一枚。虽然铁链很快就被拉断了,但是这猛烈的力量已经足以使它倾倒下去,这当然是火箭设计者原来估计不到的。从时间上推算,这一次发射,大约是在公元10世纪,那是五代十国时期,四川正是前蜀的王建割据称帝之时,情况混乱,所以历史上没有留下记载。石笋倒下以后,很快就被尘土掩埋。到了宋代,人们自然就找不到它的痕迹了。”

“那天下午我们将它竖立起来以后,为什么它没有当场飞走,而要等到夜深人静呢?难道自动仪器也会故作神秘吗?”老贾又问。

“据火箭专家的意见,这么重的一枚火箭要起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特别是隔了那么长的时间,仪器的调整,某些部件的预热、润滑,机件的测试,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这真是不可思议!”老贾摇摇头。

“这一点你是无法怀疑的,”我笑了,“4月5日凌晨2时,全世界的雷达站都观察到了一枚火箭在成都地区升空的情景。这两个月来,国外科学单位议论纷纷,一直在猜测我们为什么会在大城市里发射火箭,由于研究工作没有结束,我们的新闻报导一直保持沉默。此外,我们还化验了火箭发射地点的泥土,发现其中的放射性很强,证明了这种火箭,至少是在地球大气层这一段旅途中,启动的是原子发动机。还有那被火箭尾喷管喷出的火焰高温烧化了的泥土……这些不是可以说‘证据确凿了吗?3天以后,科学院就将在成都举行一次盛大的科学报告会,正式向世界公布这一惊人的消息了。”

“我不是怀疑这个。我只是想,在这万点繁星之中,是哪个星球上的人在做这种观察?他们是什么样子?他们的思想又是怎样的?2000年的时间,对他们而言,仅仅是一个观察周期,那么他们计算时间的单位又是怎样的?谜,这宇宙间充满了多少未知之谜啊!”老贾举目望着夜空,他的眼中有一种迷惘和惶惑的神色。多少个世纪以来,当人类想到宇宙、想到永恒、想到人生的有涯和时间的无涯等等难以解答的问题时,通常都是要露出这种神色来的。

当我再开口说话时,这种情绪似乎也感染了我。我的声音变轻了。我似乎是在讲给旁人听,也像是在讲给这幽静的夜空听:“迄今为止,我们都是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理解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的。但是我们当前所理解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就足以概括宇宙的全部真实呢?是不是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或者用科学的名词来说,在‘超太空里,存在着另外一种时空观念?譬如说地球上的2000年,可能只相当于他们的一个多月;若干光年的距离,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超越,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的‘时空场共振理论,至少已经证明这种现象是可能存在的。说不定正在观察地球的智慧生物,就是这样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宇宙间的奥秘太多了,有谁知道呢?”

沉默。大家都怀着肃穆而又期待的心情,遥望太空。

银河茫茫……

(完)

[注释]

①古隶是西汉时流行的一种书写体。

②《艺文志》就是当时的图书目录。

猜你喜欢
老贾石笋小叶
石笋脚下
会鞠躬的猫
会鞠躬的猫
石钟乳与石笋
立冬
田鼠号汽车
拈石笋功
和司机抢饭碗
五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