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对比

2016-11-19 05:34伟,辛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黄疸胆红素蓝光

刘 伟,辛 云

(蓝田县医院,陕西西安 710500)



不同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对比

刘 伟,辛 云

(蓝田县医院,陕西西安 710500)

目的:探讨与对比不同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2012年8月到2015年2月诊治的新生儿黄疸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单面蓝光治疗,试验组给予对面蓝光治疗,都治疗观察3 d。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含量都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清总胆红素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的发热、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单面蓝光,对面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能有效降低血清胆总红素含量,且治疗的安全性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蓝光;照射方式;新生儿黄疸;血清总胆红素;不良反应

新生儿黄疸也叫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1]。流行病学显示我国新生儿黄疸的发病人数在逐渐增加,可引起核黄疸而造成神经系统的后遗症。胆红素代谢异常是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发病原因,为此新生儿黄疸在临床上主要表现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需要及时进行治疗[2]。其中光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其中蓝光、紫外光、绿光均能够被血清胆红素分子吸收,其中蓝光最易被吸收,但是对于蓝光的应用方式还有待商榷。本文具体对比与探讨了不同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年8月到2015年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新生儿黄疸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家长知情同意本研究;无先天性心肝肾疾病。排除标准:具地中海贫血、消化道畸形、肝炎综合症、胆道闭锁等先天性疾病;严重溶血有核黄疸症患儿、败血症患儿。其中男65例,女55例;病因:ABO溶血56例,产科因素34例,感染因素10例,其他因素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例,两组的性别、体重、病因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营养支持、纠正酸中毒、酶诱导剂鲁米那、保温、口服益生菌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单面蓝光治疗,试验组给予对面蓝光治疗,都选择YLG-1型上海医用恒温设备厂产的蓝光治疗仪。在蓝光治疗过程中,将患儿裸体放入蓝色光箱中,设定湿度为55.0 %~65.0 %,温度为30~32 ℃,以黑色棉布尿布保护会阴,黑色眼罩保护眼睛。将灯光距离调整为24 cm左右,每天照射8 h,停16 h,两组都治疗观察3天。

1.3 观察指标 血清总胆红素情况:检测与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参考值为5.1~17.1 μmol/L[3],检测试剂盒由四川省迈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不良反应:观察与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发热、腹泻、皮疹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变化对比 经过检测,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含量都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清总胆红素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变化对比(μmol/L)

2.2 不良反应对比 经过观察,治疗期间试验组的发热、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病症,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原因为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引起新生儿、胎儿红细胞破坏,造成疾病的发生。多数新生儿黄疸可自然消退,但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尚不成熟,部分病例严重时可造成脑组织不可逆的损伤,导致核黄疸的发生,甚至造成新生儿死亡。

现代研究表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与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特别是胎儿体内存在较多数量的红细胞,而新生儿分娩后红细胞分解速度加快,可致使胆汁淤积导致胆红素生成增多[4];且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胆红素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的可导致核黄疸的发生。在治疗中,光照疗法是临床上降低血清胆红素的常用方法,其疗效比较好,且操作比较简便,蓝光疗法特别是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的首选疗法。本研究显示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含量都低于治疗前,同时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清总胆红素含量低于对照组,主要在于对面照射减少了持续照射对患儿环境、体温及生理节奏的干扰;且光疗反应达到一定的水平后不会再随着照射强度及时间的增加而增强。

在黄疸类型中,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在治疗中如果溶血过程太快容易形成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核黄疸发生。蓝光可使患儿体内的脂溶性间接胆红素变成水溶性的光异构体,消退黄疸,从而使患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含量降低,有效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但蓝光连续照射的不良反应较多,部分高敏性体质的患儿接受照射后易引起皮疹,照射期间因红外线的产热作用易引起发热,肠道乳酸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易引起腹泻等[5]。本研究显示治疗期间试验组的发热、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

总之,相对于单面蓝光,对面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能有效降低血清胆总红素含量,且治疗的安全性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1] 丰小希.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6):88-89.

[2] 冯中静.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治疗与预后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110-111.

[3] 林菁,谭丽丽,马丙南,等.茵栀黄注射液联合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15(2):64-65.

[4] 钟晓波.茵栀黄颗粒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分析[J].中药材,2015,38(3):643-644.

[5] 曹丽琴.血清白蛋白、非结合胆红素的检测在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5,2(17):49-51.

2016-01-30)

猜你喜欢
黄疸胆红素蓝光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防蓝光对眼睛来说有必要吗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更纯粹的“影院级”4K蓝光机 杰科BDP-G5700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