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爱军
摘 要:本文结合普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实际,在转型发展工作中,创新机制,开放办学,探索“政行校企”新机制,建立“产学研用”新团队,在学习中领会,在工作中思考,在实践中探索,有效地进行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初步形成了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做法和经验,提升了经济管理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政行校企”;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124-2
0 引言
教育部2015年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部署,按照落细落小落实的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以完善制度标准为重点,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主线推动继续教育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人民群众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根据学校教务处的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5年工作要点、省教育厅朱华山副厅长和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王永全处长在2015年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王永全处长在讲话中要求:各高校要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在新常态下的重要性,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考察云南时的讲话精神,贯彻省委省政府和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全面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综合要求推进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推动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产学融合、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深化创新创业改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着力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工作要点和讲话精神促使我们对经济管理学院的转型发展工作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1 创新机制,开放办学、“政行校企”抓合作
体制创新、开放办学,为行业和地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是我们学院要去努力做到和做好的事。探索建立一种由政府、行业协会、学校、企业四方共同参与主导的开放式办学、校企合作的新机制,使学校和企业在这种新机制下得到共赢。
根据普洱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在学校“以酒店管理为主干、以金融工程、国家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会场经济与贸易、食品质量与安全、烹饪营养教育等专业为支撑,打造旅游与服务贸易特色专业群”的主体构想下,我院自2014年4月组建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提高人才教育培养质量”的办学目标,积极开展“政行校企”合作,富有成效地进行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初步形成了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做法和经验。
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着服务地方、合作双赢的原则,学院广泛开展与政行校企联合办学、目前我院“政行校企”合作基本情况如下:
①合作的行业协会(4个):中国烹饪协会、云南省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云南省旅游业协会饭店分会、普洱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
②合作的院校与科研机构(4个):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通海职业高级中学。
③合作的企业(6个):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亚鹿回头国宾馆、西双版纳洲际酒店、西双版纳云投喜来登大酒店、普洱开元梅子湖温泉度假酒店、昆明阳光酒店。
通过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签订合作培养协议、合作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尝试多样化的“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五年高职高专联合办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等多维度合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政行校企合作的质量和效率,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以及学校办学与社会需求的深层次对接,较好地履行了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2 创新机制,协同育人、“产学研用”促发展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关键在于“产学研用”体制的建立,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和组建创新团队,以“研”为灵魂,立体推进“产学研用”,以合作为纽带,推动高职教育政行校企协同创新,并把创新和应用研究紧密结合,以来自企业实际的技术应用项目研究支撑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省内重点行业发展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调研论证,并依据自身办学优势,积极构建科学优化的学科专业体系。同时积极改造传统专业,增设新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以高职高专层次为基础、以酒店管理为主干、旅游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餐饮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为支撑的学科体系。
重视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加大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实践教学环境。从学院成立以来成功申请建设项目2项,筹措资金550多万元,将在学校的指导和支持下投入酒店与餐饮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形成对接行业企业、突出专业能力培养、强化仿真实践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较好地满足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夯实实践技能,突出个性发展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构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从而保证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通过行业调研和科学论证,我院对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中西餐方向)、餐饮服务与管理4个专业5个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复修改,最终确定了以“政行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结合实训平台在功能分区上的模块性和职业对照性,对准旅游与服务贸易专业群的生产、工作、服务过程,践行‘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全真实训人才培养过程”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于2014年开始新方案的实行。
在“产学研用”思想的指导下,在专业建设、社会实践中不断总结、钻研,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主持并参与多项省部级纵向和横向课题。(其中: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项,云南省财政厅项目1项,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4年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相关建设项目1项,云南省职业教育“产学研用”体系构建研究工作站(培育站)项目3项,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项,普洱学院校级课题1项,纵向课题1项);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积极从行业企业引进人才,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与云南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以及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师带徒的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技能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青年教师队伍。
通过承办“2015年云南省高等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个人赛)”的契机,以赛促教,以赛促建,完成实验实训基地的第一期建设。
3 新常态背景下经济管理学院转型发展工作思考
经济管理学院是普洱学院转型发展的排头兵,所以必须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与产业发展的匹配程度,为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我院的转型发展工作将创新工作方式,长、中、短期相结合,构建一套连贯、完整的工作思路,做到长远有方向、中期有目标、近期有计划、年度有方案,形成“谋划长远、规划中期、计划滚动、安排当年”的工作格局。
谋划长远,主要是根据《普洱学院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方案》为指导,打造旅游与服务贸易特色专业群和休闲与养老特色专业群。
规划中期,在《普洱学院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蓝图下,集中力量完成《经济管理学院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并落实到位。
计划滚动,是指筹划跨年度的改革发展思路,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行动方案。初步考虑以三年为一个基本单元,逐年滚动,与时俱进。
安排当年,是指在滚动计划中,制定当年具体的工作方案。
按照学校总体部署,以《普洱学院转型发展规划方案》为指导,力争用5年(2015-2020)左右的时间,实现以下五大目标:特色专业群初步建设工作、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工程、品牌专业塑造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工程、科研技术服务推进工程。同时,必须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好地方,通过科学研究、科研创新、文化传承与创新反哺社会,更好地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新形势,新常态,我们将继续在学中做,做中学,为学校的转型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