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化社会语境下的官、民话语体系互动模式分析

2016-11-18 19:51郑聚业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9期

郑聚业

摘 要 网络具有赋权、“去中心性”、异化的“去中心性”等特性,电子乌托邦主义者缺乏对“工具理性”的辨析、批判精神,而批判学者则在对媒介技术的惶恐中失声沉默……网络技术和文化复杂的体征使传统的话语体系在媒介社会化的语境下解构与重建,客观形成了官方话语体系和民间话语体系两个对立统一体。文章分析了两个话语体系的良性互动化进程。

关键词 去中心性;异化的去中心性;话语体系重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9-0035-02

1 两种媒介技术观批判

随着媒介社会化的发展,网络媒介被赋予了强大的“去中心”、反权威和开放、平等的解放性文化力量,研究者们纷纷对新兴的网络文化欢呼:“网络世界里是没有中心的,可以说在网络世界里人人都是中心……”[1]

不少“去中心化”的电子乌托邦主义者乐观地认为,网络媒介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去中心”的文化和政治、话语范式,单纯地依靠媒介技术便可达到哈贝马斯笔下的“公共领域”或者“公民社会”。其错误在于对“工具理性”的盲目憧憬,误解了哈氏对于“公共空间”“公民社会”的注解:“公共议题的普遍接近可能性,理性的非支配性的辩论……”

此外,国内也有不少学者从自我异化的“去中心性”出发,深刻地指出,“网络文化中的中心和权威采取了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介文化与社会中的形式,然而无损于它作为一种集中化媒介文化的社会政治本质”[2]。同时,他们还认为,“网络技术为专制主义者提供了最好的技术实现方式,甚至成为专制主义者和霸权主义者最有力的技术工具”[3]。不得不承认,拜读此类学者的论文,有种醍醐灌顶,发人深省的感觉,在媒介技术麻痹人们批判意识、奴化受众的时代尤其需要这样的声音,但对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持完全悲观的否定态度,有意或者特意忽略网络技术本身是兼负“去中心性”和异化的“去中心性”双重体征的复杂体的概念,无疑有些以偏概全。

2 官方话语体系与民间话语体系良性互动化进程

2.1 官方话语体系、民间话语体系的关系

客观地把当下中国分为官方话语体系和民间话语体系是尊重事实,而不是强调对立。相反,若站在官方的立场上,一味地突出话语体系的一致性,不尊重客观事实,则会适得其反——丧失话语权。当然,两个话语体系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存在一定的对立性,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官方话语体系方面来说,主要有政治惯性、宣传需要等,从民间话语体系方面来说,主要有情绪化解读、多元无知、感染机制等。目前,官方话语体系居于主导地位是中国话语体系的显著特征,官方话语体系要在充分认同民间话语体系的前提下,积极引导、疏通,以起到解释、规范的作用。官方话语体系与民间话语体系不断互动、融合,两者融合、重叠的部分越大,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越强,反之则低。

2.2 反思民间话语体系

媒介化社会是碎片化的社会,海量的信息淹没了“主动的受众”,被感知的事实永远比事实本身更重要。由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人们的传播习惯和惯性越来越偏向于私人化、娱乐化和个性化,而对于社会公共事务则缺乏耐心、丧失兴趣。而最为严重的是民间话语体系对官方话语体系的认同感缺失,往往表现为在面对公共事务时围观现象严重,参与度不高,仅仅只是作为旁观者存在;一旦官方话语体系出现失语状态时,谣言不胫而走,治而不止;情绪化表达泛滥,易形成群集化现象;媒介暴力现象严重,虚假的、煽动性的所谓的民意、舆情干预司法独立和社会公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物质文明发展与精神文明发展的严重失衡是认同感缺失的土壤。

技术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裕在极大满足人们生存、生理需求的同时,弱化了人们对于精神的需求,人们变得漠视自由公正,对文学、艺术等越来越失去兴趣。人们最喜欢的文学体裁是新闻和小说,此类文本具有较强的信息性、娱乐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于资讯或者情感的需求,但深刻考察其艺术性和思想深度,由于此类文本自身的传播特性和要求而显得戏剧化、浅薄化。特别是在这个泛娱乐化盛行的自媒体时代,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本来就让人们的空闲时间所剩不多,而仅剩的不多的能够用来思考的时间也被冗余、浅薄、同质化的信息所割裂了。

2)民间话语体系内部的话语权集中和异化的“去中心性”泛滥。

正如批判电子乌托邦主义者的学者们所认同的那样,一方面,网络文化存在话语表达上的去中心化和话语传播上的中心化悖论,“去中心性”的实质在于表达的被感知和被接受,然而多数网民的自由言论被淹没在“众生喧哗”声中,销声匿迹。如巴拉巴西所强调的那样,万维网的连接具有有向性或者“适航性”的分隔结构,并不是每个页面都能平等地被链接和阅读到,即使是搜索引擎能覆盖到的页面,也只是网络中很有效的一部分[4],如冰山一角,其余大量的页面仍只能隔绝在网络丛林的黑洞之中。另一方面,网络文化也在信息渠道和信息传播上存在“去中心性”和中心性的悖论,网络的中心性分布特征并非符合正态分布而是符合幂律分布。大众能发言并不意味着削弱权威的力量,网络中的传统权威方式并没有消失而是发生了转变和

重构。

3)感染机制与多元无知机制共同作用下的网络环境是认同感缺失的催化剂。

情绪化表达是当前网络文化的显著特征,网民之间的对骂;不同粉丝群体之间的人身攻击、人肉搜索……俨然把网络空间变成了一个泄私愤、报私仇的场所。网络虚拟空间存在一定的“安全阀”功能,但是由于情绪感染机制的存在,这种情绪化的表达容易导致众人的负面情绪互联、揉杂,最终引发现实的、破坏性的行为。

2.3 官方话语体系、民间话语体系良性互动模式

1)官方话语体系与民间话语体系以公共议题空间为纽带,形成一个双向互动的良性系统,三者统一在媒介社会化的发展进程中。两个话语体系形成良性的互动系统。其中,公共议题空间不同于德国学者哈贝马斯笔下的“公共领域”空间,而单指由公共事务或议题汇集形成的虚拟空间。

2)官方话语体系对于公共议题具有提出、解释、规范的作用,其自身具有限制因素(国家机密、政治惯性等),公共议题空间也对官方话语体系具有诸多限制因素(公共性、讨论的可能性、群众基础等),这些因素或者是公共议题本身具有,也可能由民间话语体系带来。

3)民间话语体系对公共议题空间具有意见发表、公开讨论、建议提出等以及部分官方话语体系对于公共议题的作用。其自身具有限制因素(个人立场、群体利益、信息缺失、传播能力的局限等),公共议题空间反之亦对民间话语体系具有诸多限制因素(公共性、建设性、针对性等),这些因素同样是公共议题本身具有,或者由官方话语体系带来。

4)整个系统良性运作的重要一环在于官方话语体系与民间话语体系的沟通、对话。

参考文献

[1]田科瑞.网络时代的民主[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9-53.

[2]徐翔.异化的“去中心”——审视电子乌托邦[J].南京社会科学,2010(10):120-126.

[3]Steve Lawrence and C. Lee Giles,“Searching The World Wide Web”,Science,Vol.280,1998:98-100.

[4]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链接网络新科技》[M].徐彬,译.长沙: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