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实战研究

2016-11-18 05:16:46艾丽容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专业对口毕业生政治

艾丽容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国内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实战研究

艾丽容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是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压力根源所在,解决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其思想教育问题,本文以湖北省某高职院校为例,对就业困难学生思想状态进行了调研,并利用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作为思想先导,对解决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给出了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就业;思想教育;实战研究

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直接关乎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实效性,是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压力的实际根源所在,也是众多高校就业工作者头疼的问题,如何突破就业瓶颈,切实解决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根据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成果,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和务实创新,适当参照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启示,分析就业困难学生的思想动向,对解决其就业问题可事半功倍。

1 研究理论概述

1.1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讲究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和务实创新。

1941年,毛泽东就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的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高校开展就业思想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由于成长的环境不同,受教育的背景和程度不同,习惯和思维方式也不同,人的思想状况就存在着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就是客观存在的“实事”。作为教育者,开展就业思想教育就必须要承认工作对象客观存在着多样性、复杂性和差异性,而不能凭主观臆断,搞一刀切,要实事求地去面对,从中“求是”,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具有实效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人类认识或学习活动的普遍规律之一。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做工作一定要把握这些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千篇一律地做工作,是不会取得好效果的”。

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非常注重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强调一定要运用适合的方法和途径。毛泽东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中国共产党经过近90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形式、手段、艺术和方法,务实创新是根本。

1.2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体现为“公民权利和义务教育”、“道德教育”、“历史教育”、“政治社会化教育”等。国外思想教育理论以人本主义为思想基础,强调被教育的主体性,主张人性化、生活化、实践化教育,重视被教育者的主体性,弱化了教育的主导性,重视被教育者的自我发展,弱化了社会性。注重渗透教育,他们为教育者设置受教育的环境,将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逐渐渗透于以非教学形式为主的各种形式之中,带有隐蔽性、间接性和广泛性。注重实践教育,即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主体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受教育者通过参与活动接受教育内容。其次,国外还非常注重心理教育,一些高校专门设置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为帮助大学生解决认知矛盾、消除心理障碍、发掘自身潜能、提高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等。

2 大学生思想动向分析

为充分了解国内高职学校就业困难学生的思想动向,笔者自编了《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采取访谈与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某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的思想意向进行了摸底调查,问卷涉及毕业生就业准备、就业意愿、就业心理、就业价值观四方面内容。访谈就业困难学生150名;发放问卷752份,收回有效问卷726份,回收率96.54%。

2.1 问卷调查情况

(1)就业准备

为充分了解学生毕业后打算以及准备求职的途径选择,笔者主要通过以下两题进行了测试,结果如表1。

表1可看出,只有少部分未就业毕业生有创业和升学打算,绝大部分是以就业为主,且学校是他们就业的首选阵地,校外招聘会和网上求职各占17%,通过家人及朋友介绍工作在少数,这与该校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社会关系缺乏有一定的联系。

(2)就业意愿

就业单位的性质、所在地域以及提供岗位是否与所学专业对口是毕业生求职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希望学校提供哪方面的就业服务,了解这些对我们开展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表1 就业准备数据分析表

表2 就业意愿分析表

对“是否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工作”,只有16%的毕业生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工作,绝大多数毕业生认为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能发挥专业特长。在选择“愿意就业的单位性质”45%的毕业生选择“无所谓”,说明毕业生对单位性质不太关注,他们更在乎进企业后的发展因素。

在对“就业地区”选择时,31%的学生选择珠三角,33%的学生选择长三角,28%的学生选择湖北等中部地区。学校依托船舶行业,精密围绕船舶行业开设相关专业,沿江沿海城市是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区域。其次, 该校2/3的生源来自于湖北省,本省就业离家近,这也是湖北学生就业考虑比较重要的因素。

在“就业指导与服务”方面,28%的学生希望在就业过程中得到学校的推荐,21%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及时提供求职技巧方面的指导,33%的学生希望学校公布有效的往年毕业生就业有关数据,18%的学生希望学校对有关的就业政策进行宣讲,这说明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指导,学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3)就业心理

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分析,是为了了解学生在求职体验过程中的一种感受和心理状态。

以上看出,只有10%的学生对于就业不着急,充满自信,73%的学生有一点着急,但相信找到工作不成问题,17%的学生处于比较担心和焦虑的状态,对于就业束手无策,担心不能正常就业。34%的学生对个人求职比较尽心尽力,但50%的学生对于就业没太当回事,16%的学生比较懈怠,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就业心理变化,必要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通辅导。

(4)就业价值观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会有不同的价值体现,有的看重经济收入,有的注重发展机会,有的在乎工作、生活的环境等,不同的人需求是不一样。

表3 就业心理分析表

表4 就业价值观分析表

调查显示,学生选择就业岗位更多地考虑个人发展机会,对是否能学到技能有一定的要求。45%的学生注重个人发展机会,31%的学生希望学到技能,18%的学生注重经济收入。在对“月薪标准”选择时,学生表现略有矛盾,薪资标准是学生就业时考虑的重要因素。56%的学生希望月薪在2000-3000元之间,23%的学生定位在1500-2000元,18%的学生希望月薪达到3000元以上,只有3%的学生能接受1500元以内的月薪标准。

2.2 访谈情况

笔者与部门工作人员协作,共访谈学生150名,访谈反映出毕业生对自身、对学校就业工作开展的一些典型问题。主要有:

(1)存在一部分差生群体

一部分学生关键课程挂科现象严重,学分绩点偏低,就业缺乏竞争力。甚至有部分学生由于不及格科目太多,且多次在学校考试中心申请重考均未通过,对学习丧失信心,心理比较焦虑,担心不能正常毕业和就业。

(2)部分学生缺乏吃苦精神

部分学生认为基层、一线工作“脏乱差”,却忽视了基层、一线岗位能学到技能、成长快的优势,缺乏吃苦精神,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

(3)苛求专业对口

从访谈情况看,绝大多数专业毕业生愿意从事与专业对口工作,认为能发挥专业特长,由于过份苛求专业对口,错失很多就业良机。

(4)认为学校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力度不够

部分学生对学校有关就业政策如当前的就业形势、顶岗实习、协议书的法律效应、毕业户口转迁等了解不够,就业较盲目。

(5)用人单位宣讲政策模棱两可

部分学生认为前期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在宣讲政策时含糊其辞,对上岗后的工作待遇、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敏感事项讲的不够透彻,影响毕业生就业抉择。希望学校加强与招聘单位沟通,要求企业将用工制度尽量具体化。

3 建议与思考

结合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有关数据,对就业困难学生的思想状态有了基本了解,笔者以实事求是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以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基本方针,以务实创新作为基本方法,对国内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思想教育工作建议如下:

3.1 分类引导,制定就业困难学生一对一帮扶方案

对于未就业毕业生要分类清理摸排,不同问题区别对待。对于差生,要引导学生抓紧时间申请重考,尽快刷新成绩单,提高学分绩点。特别差的学生,多次考试未通过的毕业生必要时应安排专业老师重点辅导。对于就业技巧匮乏、不善言辞的毕业生要集中就业指导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切实将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落实到位。

3.2 加强沟通,严格把守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关

对来校招聘用人单位,主管就业部门、各二级学院在前期与单位沟通时,要重点提醒用人单位来校宣讲时,对于学生关注事项如工作待遇、工作时间、工作内容等一定要尽量透明,切不可模棱两可,含糊其辞,要为毕业生提供准确、可靠招聘信息,提高单位招聘信息发布的准确度和毕业生求职的成功率。其次,要重视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技巧,加强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关联宣传,有的放矢推荐毕业生就业。

3.3 分组座谈,加强毕业生专业认识再教育

部分毕业生苛求专业对口,认为专业对口能更好地发挥个人专业特长。对于前期引进用人单位和岗位,毕业生认为专业不对口现象较多,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确实引进单位和岗位与学生所学不对口;二是引进单位和岗位实际上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但学生认为不对口。对于前者,要加强引导教育,要告知学生专业的可能就业方向,市场发展动态,告诫学生过分强调专业对口,会错过很多就业机会。对于后者,要按专业邀请学生较信任的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再教育,再认识,进行就业再动员,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

3.4 统筹协调,制定分区域市场调研方案

从访谈与问卷结果来看,毕业生基本倾向通过学校就业,且愿意到沿江沿海城市及武汉本地就业,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一方面要尽快安排部署,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电子求职简历,告知毕业生后期学校的就业工作安排,顶岗实习、招聘会的高峰期时间节点等政策,让毕业生放假前做好后期求职打算。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区域要分块分片分区域制定市场调研方案,统筹协调,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以免造成资源浪费。要重点研究、挖掘如何引进高质量的就业单位进校园。具体可操作如下:

(1)由二级学院根据本院学生访谈、问卷相关数据制定市场调研方案,报就业部门,由就业部门统筹分配资源;

(2)要充分发挥各专业教师的智慧力量,全院范围内搜集就业资源信息;

(3)对于重点调研区域,毕业生就业稳定性高、学生青睐的企业要重点联系回访,争取更多招生计划;

(4)重点开发专业对口企业和对口岗位。

1 杨洪泽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 .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2 张军.新媒体环境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生成[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 (11) .

3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基本结构和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 (5) .

4 田霞.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6).

5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 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谭银元)

Study on Employment Education f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I Li-rong

(Wuhan Institute of Shipbuilding Technology,Wuhan 430050,Chin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facing pressure in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students in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and the key solution is to carry out employment education among students. With on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s the example, this essay makes survey among students in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analyzes their think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rationalsuggestions for the solu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ideological education concept.

employment; ideological education; practical research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项目“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新思考”(项目编号2016Z10,主持人:艾丽容)。

2016-04-19

艾丽容,女,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G710

A

1671-8100(2016)03-0068-05

猜你喜欢
专业对口毕业生政治
9岁的高中毕业生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面向专业对口度的高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商情(2017年12期)2017-05-19 23:29:00
高校理工类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情况分析——以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为例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