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的广西电力工业(五)
西湾电厂在建设新发电机组的同时,于1950年建成西湾至珊瑚矿区22千伏输电线路27千米。为了配合4、5号汽轮发电机组扩建,1955年6月,建成广西第一条35千伏输电线路——西湾电厂至望高矿高压线路15千米。采用“Ⅱ”型木质电杆,95毫米2钢芯铝绞线,由西湾电厂自行架设。同时,广西第一座。35千伏查电站——望高变电站建成投入运行,安装1800千伏·安变压器2台。1956~1957年,平桂电网继续扩建35千伏输电线路3条,共29千米;建设35千伏变电站,共安装1800千伏·安变压器4台,1000千伏·安变压器1台。
贵县糖厂自备电厂于1955年底建成1600千瓦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2台,随后又增装500千瓦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1台,总容量达3700千瓦。此外,邕宁、武鸣、横县、宾阳、崇左、宁明、贵县、陆川、博白、玉林、合浦、钦州、浦北、灵山、都安、靖西等县城也新建扩建小型火电厂或安装少量各式发电机组。据统计,至1957年底,广西电力装机容量已达3.58万千瓦(其中火电3.55万千瓦,水电0.03万千瓦),是1949年的3.52倍。
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时期各地进行的电力建设,限于当时的条件,虽然规模很小,发电机组单机容量最大的只有2500千瓦,新建输电线路无论从电压等级还是长度来说,也十分有限,但毕竟是新中国建立后广西电力建设迈出的第一步。它不但为全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可贵的电力,而且为广西电力工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为广西电力工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初步基础。
在恢复电力生产的基础上,各电厂加强了电力生产的管理。1953年3~4月间,梧州电厂总结了看锅炉炉膛火色调节风门和进煤量、掌握炉内煤层厚度和出渣时炉门关合程度等措施,1954年的煤耗率由1953年的1149克/(千瓦·时)降至1069克/(千瓦·时)。南宁电厂在2500千瓦汽轮发电机投产后,由于燃用合山劣质煤替代由外省运进的优质煤,汽压不稳,负荷下降。该厂在锅炉运行中不断总结操作经验,采取“薄煤层、走快档、小风量、长火位”和前拱拨火法、强化器助燃等提高炉膛温度的措施,提高了热效率,节省了燃煤,并消除了汽压降低拉闸停电事故。随后,该厂又于1955年设计制造了高压加热器,提高了锅炉进水温度,消除了省煤器腐蚀漏水现象,从而提高了发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1956年,梧州电厂2台2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改用重柴油后,采取贮油箱加盘形热水管、柴油过滤器改成夹层和通运热水等措施,消除了进油管道和滤网经常粘堵现象,使输油畅通,柴油机转速均匀,从而攻克了使用国产重柴油的难题,1956年节约燃油费用5万多元。
各电厂还针对生产运行中的薄弱环节,查问题,找原因,订措施,提高机组出力,降低各种消耗。柳州电厂对轻负荷、大功率的厂用设备,如各种辅助电动机、风机、水泵等,调整配套,改变了“大马拉小车”浪费电的现象。同时开展了查堵漏风、漏汽、漏气、漏水、漏电、漏油、漏煤等“七漏”活动。梧州电厂成立了“一查四定” (查用电,定电力、定电量、定用电时间、定用电单耗)堵漏查定工作组,查找和堵塞各个生产、管理环节中的漏洞。南宁、桂林电厂还开展了反窃电活动,使窃电现象大为减少,线损率也随之连年下降。
采取上述各项措施后,各电厂的经济技术指标逐步提高,据装机容量500千瓦以上火电厂统计,以1957年与1950年相比,发电煤耗率由1861克/(千瓦·时)降至1016克/(千瓦·时),厂用电率由14.25%降至8.06%,线损率由22%降至7.45%,发电设备年平均利用小时由2320小时提高到4249小时。
解放初期,广西电力十分紧缺。1954~1957年,虽经三年国民经济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电力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供电量的增加仍滞后于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制糖和食品加工的发展,被迫实行电量分配、错开厂休日和市区分片停电等措施。全省用电仍集中在城市及工矿区,城乡差别悬殊。
新中国成立之初,广西全省电力装机容量很小,加上残旧机组的运行不正常,供电范围和供电时间均非常有限,而且限电、停电、断电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一天会出现多次停电,严重影响生产和给市民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1953年后,随着各发电厂设备检修任务的完成和正常生产的恢复,加上一些中心城市和工矿区进行电力建设,全省装机容量和发电量都有较大增长,1954年的发电量和供电量分别达到5500万千瓦·时和近1672万千瓦·时,均比1949年有较大增长。随着市区扩大供电范围和农业也开始用电,供电量的增加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电力供需矛盾开始加剧。为此,柳州、南宁等电厂与用电大户签订供电合同,实行电量分配、错开厂休日(轮流不在星期日休息)和市区分片停电等措施,尽力平衡用电峰谷,在保证重点的前提下,照顾各方面的用电需要。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