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亦安冉
苏州城址的几度解谜
整理|亦安冉
穿行苏州的大街小巷,便览吴地温山软水,叫人很难联想起当年吴越争霸时这里也曾刀光剑影。我们一度毫不怀疑姑苏古城已有2500年历史,但随着考古持续不断的新发现,认知却一再被颠覆,今天我们脚下的这座古城究竟是不是吴王阖闾所建的吴大城呢?有关苏州城址,考古专家学者们曾经几度解谜。
有关苏州城址,考古专家学者们曾经几度解谜
苏州古城究竟是不是阖闾2500年前所建吴大城?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在关于苏州建城年代的考析中认为,历代文献为苏州建城史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东汉的《越绝书》与《吴越春秋》是吴地历史重要的参考史籍。《越绝书》(约公元50年)记载:“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陆门八,其二有楼,水门八。南面十里四十二步五尺,西面七里一十二步三尺,北面八里二百二十六步三尺,东面十一里七十九步一尺,阖庐所造也。”这是历史上关于阖闾大城的最早记载。《越绝书》一书中有20余处涉及吴国都城地理位置,且有相当一部分跟今天的地理位置吻合。如“阖闾冢,在阊门外,名虎丘”;再如阊、巫、蛇、娄、胥、齐、平等城门,在今天的苏州城几乎都能找到对应的名称和位置;还有文中所记城门外的水道陆路、山岭湖泊,其中一些古地名今天仍能查考,并能对应方位和距离。
《吴越春秋》(约公元60-70年)记述:“阖闾元年”阖闾授命伍子胥筑城,“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迴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法地之八聪。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吴越春秋》中所述许多方面与今天吴地的考古所得也相合。
考古持续不断的新发现,一再颠覆我们的认知
1957年,南京博物院在平门城墙遗址进行了调查和试掘,发现有先秦城墙遗址。考古报告将平门遗址、灵岩山苗圃遗址与越城遗址上层,一并归属以几何型印纹硬陶为代表的遗址,年代约为春秋战国时期。2005年,在平四路垃圾中转站建设工程中,发现汉代城墙迭压战国时期的黄土层,后经进一步发掘,发现黄土层下有夯窝现象。《苏州文物考古新发现》报告称:“苏州古城据文献记载具有2500年的历史,但是至今拿不出依据,这次汉代城墙下压的有大片层叠夯窝的春秋战国时期夯土层的发现,非常重要。”
另据苏州市文保所资料,2011年,在阊门北码头城墙考古发掘中,发现战国时期堆积层和许多汉代至战国时期文物;在相门至耦园段古城墙考古发掘中,发现古城墙残基,表明为战国时期堆积层,出土包括东周原始碗片等大量文物。2013年,在娄门段城墙建设项目考古发掘中,根据出土的黑陶盆、灰陶钵、灰陶双耳罐等遗物,判断城墙年代晚于战国或相当于战国;在齐门城墙建设项目考古调查中,出土原始瓷、印纹硬陶等战国遗物。苏州新中国成立后在古城内出土了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如1975年,在葑门程桥出土春秋战国青铜器共19件。其中青铜剑经鉴定,与湖北望山出土的越王勾践剑相同。1977年,在西北街新苏丝织厂出土青铜鼎等55件青铜器,年代相当于春秋后期或春秋战国之际。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对苏州城有2500年历史也深信不疑,1947年,他在社会教育学院作《苏州的历史和文化》演讲时说:“苏州在春秋吴国建都时,已渐渐取得南方文化中心的地位,迄今二千数百年来,承继不绝,可谓根深蒂固……”
1989年,苏州博物馆钱公麟研究员首次提出阖闾所建吴大城不在今天的苏州市区,而在西南郊木渎一带的山间盆地。
2000年苏州博物馆考古部工作人员在航测图的启示下,终于在灵岩山侧发现了面积甚大的春秋时期城址遗存,并在同年苏州博物馆与吴中区文管会联合进行了抢救性试掘,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灵岩古城的发现在学术界、社会上引起了争论。传统的观点认为,苏州城即阖闾大城,是吴国在阖闾元年筑的都城所在地,城址2500多年来一直延续,没有变化。钱公麟考证,实际上,关于吴都的位置在历史上已存在相左的意见。《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吴地传第三》载:“阖庐之时,大霸,筑吴越城。城中有小城二……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陆门八,其二有楼。水门八。南面十里四十二步五尺,西面七里百一十二步三尺,北面八里二百二十六步三尺,东面十一里七十九步一尺。阖闾所造也。吴郭周六十八里六十步。吴小城,周十二里……伍子胥城,周九里二百七十步……”先后出现的城门名称为阊门、娄门、平门、蛇门、巫门、地门、近门、胥门、齐门等。
《吴越春秋》主要记载了阖闾建城的时间(阖闾元年)、原因、目的等,对于城的具体情况,交待甚略:“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八风。水门八,以法地八聪。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关于城门,只出现了阊门、破楚门、蛇门和望齐门。晋人左思《吴都赋》:“郛郭周匝,重城结隅”。
而从唐宋以来记载的吴大城则以肯定的语句表达吴大城就是现苏州城。
事实上关于苏州城不是吴大城的观点,早在宋代已出现有相悖意见。宋代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城邑》载:“而流俗或传吴之故都在馆娃宫侧,非也”。馆娃宫,《吴地记》中说:“吴王阖闾置亭,东二里有馆娃宫,吴人呼西施作娃,夫差置,今灵岩山是也。“《吴郡图经续记·卷中》砚石山条:《越绝书》云:“吴人于砚石置馆娃宫。……即灵岩寺也。”即今之苏州城西灵岩山上即是,可见馆娃宫在灵岩山上。再者,灵岩山地处冲要,“尝登灵岩之巅,俯具区,瞰洞庭,烟涛浩渺,一目千里。”
山前十里有采香泾,又名箭泾。山下有木渎大镇,传说春秋末越王勾践为误吴而输木于吴,使吴王得以修建姑苏台,木塞于渎,故名木渎。木渎西十里为胥口,通太湖之出口,南侧为胥山,北为香山,两山对峙,气脉相联。香山北连穹窿,南濒太湖。穹窿为群山之冠,山峻而深,形如钗股,突为吴郡之冠。胥山又名皋峰山、清明山,和尧峰山呼应,尧峰山紧挨七子山,接上方山,古称横山,“临吴控越,实吴时要地。”
灵岩山背依天平山、五峰山。五峰山和穹窿山相吻。灵岩东顾笔架山(现名黄山),两山之隔有金山、狮子山、何山、索山等小山。姑苏山在七子山北,因上有姑苏台而得名。这一区域真可谓“群山怀抱”,更有河泊纵横,采香泾东北派出灵岩,西南流出香山。《姑苏志》曰:“三江之外,其支流一派东出香山、胥山之间,曰胥口。胥口之水,自胥口桥东行九里转入东、西醋坊桥,曰木渎,香水溪在焉。又东入跨塘桥与越来溪会,曰横塘。由跨塘桥折而南,为走狗塘,荷花荡在焉。“《吴郡志》曰“走狗塘,吴王作”。在这一带,如以灵岩山为起点,滨太湖,扼冲要,山环水抱,形成一处环状的半封闭式的天然屏障。《管子》云:“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如此优越的地理环境,当年阖闾建城于此也理所当然。
而有关今天我们所在的苏州古城的始建年代,钱公麟认为是在汉代。 他曾撰文《春秋时代吴大城位置新考》加以辨正。
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年)分会稽置吴郡,现苏州城确立应是当时郡治之所在地,也是当时实行政治、军事的统治中心。考古工作者在苏州城墙中曾发现大量的六朝墓葬和遗物,零星出土的六朝遗物则更多,钱公麟认为这些材料说明,苏州城墙在六朝时已成了墓地,城墙应建于六朝之前。考古工作者对相门和盘门水门基础材料取样进行碳十四测定后,结果也都是汉代。大批汉墓在苏州城近郊被发现,也提供了间接的证据——居民的葬地通常安排在城外,而汉代苏州城则是政治、经济和居民生活的中心。
2010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与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正式确认,木渎、胥口一带山间盆地内,曾经存在过一座春秋晚期、具有都邑性质的大型城址。木渎春秋古城遗址,也被列入2010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1-2014年间,联合考古队对城址展开了较大规模的考古工作。2010年,在木渎古城五峰段城墙和新峰段城墙的发掘,基本构建起城址的框架,确定木渎城址始建于春秋晚期。
木渎古城正位于这一系列山地所环绕的山间盆地中,北侧为灵岩山、大焦山、狮子口山、杈枪岭、五峰山、博士岭和王马山等几字形山地,西侧为穹窿山和香山,南侧为清明山,东侧为尧峰山、凤凰山、七子山和上方山等。2010年发现了相距约6728米的南、北两处城墙遗迹,此处的城墙与两侧的山体相接,利用山体来构筑防御体系,并未在大范围内构筑城墙,而是在山口处因地制宜地构筑防御设施,利用周边的山体作为天然的城墙,从而构筑起较为完备的防御体系。
在木渎古城城址内外的多处地点考古队也发现了许多汉代墓葬,基本属西汉时期。考古人员根据木渎古城目前掌握的材料分析论证:木渎古城范围内在西周晚期、春秋早期已有较高等级遗存,在春秋晚期出现了一处大规模的城址,该城址可能一直沿用到西汉晚期。
值得一提的是,木渎古城发现之后,学者对城址性质各抒己见。或认为是吴国最后一个都城;或将其与苏州城联系,构筑出一个拥有两城一台的吴国都城;或认为城址系楚灭越后的越国都城。不过, 在有确切文字资料出土之前,谁也不能断定这座城址就是当年的吴国都城。
(本文综合《关于苏州古城建城历史的研究与考析》,《苏州木渎古城2011-2014年考古报告》,《苏州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