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毒知害”是提升毒品预防教育效果的基础

2016-11-18 13:48王康
民主 2016年8期
关键词:摇头丸冰毒戒毒

王康

当前,我国吸毒人数持续增长,吸毒人员呈现出逐步低龄化的趋势。根据国家禁毒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15年,35岁以下青少年占在册吸毒人员数量的62.4%。近3年,山东登记的吸毒人员以年均37%的速度在递增,其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73.4%。虽然青少年吸毒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有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因素,但缺乏有的放矢的毒品预防教育,特别是“识毒知害”教育的滞后,是我们亟待补上的一个工作短板。

首先是“识毒教育”的缺失。目前,社会上暗行的毒品有200多种[其中,常见的有15种,传统毒品8种(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杜冷丁、古柯、可卡因、可待因),合成毒品7种(冰毒、摇头丸、K粉、麻古、麻黄碱、苯丙胺、三唑仑)]。据笔者在大中小学的调研统计,至少95%以上的师生并不认识毒品(他们只听说过“鸦片、海洛因、冰毒、K粉、摇头丸”等名称,却未见过实物)。因此,“识毒教育”的缺失,使广大师生在毒品面前成了任人宰割的“睁眼瞎”。

其次是“知害教育”的滞后。人人都知道毒品会害人,但不同毒品对人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广大师生却说不清、道不明。有的甚至认为吸毒不一定会上瘾(或吸食某些特定的毒品不会上瘾),即使上瘾也不可怕,只要下决心就可以戒掉。可见,“知害教育”的滞后,致使不少青少年对毒品的危害性缺乏深刻的认识,于是被好奇心和“试一试”的冲动拖进了涉毒的深渊。

须知,在禁毒工作中,“严打”只是事发后的被动手段,而主动出击,认真做好毒品的预防宣传教育,从源头上堵住吸毒危害的漏洞,降低吸毒人员的增量,才是事半功倍的治本之策。为此,笔者建议 :

一、做好学校“识毒知害”的基础教育。2003年,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各级各类学校也在按大纲要求推进禁毒教育的相关工作,例如,开展“五个一”宣传教育活动 (即 :一个“禁毒展览”、一部“禁毒影片”、一堂“禁毒课”、一次“禁毒征文比赛”、一节“禁毒主题班会”),但由于教育内容陈旧、教学资料老化、教育方式肤浅以及学校缺乏合格的禁毒师资等原因,使得学校禁毒预防教育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因此,我国应从宣传教育的层面,尽快补上“识毒知害”的这个短板,加强培训合格的禁毒师资,引入禁毒社会组织参与教学,更新教育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育效果,让广大学生能够真正“认识毒品、知晓危害”,做到“识毒有知识、知害有途径、防毒有方法、拒毒有措施”。

二、实施“‘识毒知害作品创作与推广计划”。目前,我国的禁毒作品多是从缉毒和惩毒的角度在进行宣传,而从“识毒知害”角度进行宣传教育的作品却微乎其微。建议由政府出面,以专项资助或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各方从介绍毒品种类样态、揭露毒品害处的角度,来创作毒品预防教育的作品,以“科普艺术+故事情节”、“现代科技+特技摄影”的形式,直观呈现毒品样态的多样性与隐蔽性,立体反映染毒、吸毒、戒毒、复吸的痛苦、毁灭全过程,让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在观看以后,能够真正“识毒”、“知害”,进而不愿染毒、不敢吸毒。

三、科学投入,协调推进。我国的禁毒体系是由“缉毒、惩毒、戒毒、防毒(教育宣传)”四大要素构成的,然而在2016年,在国家用于禁毒工作的13亿央财资金中,用于“防毒”教育的经费预算却几乎为零。这种顾此失彼,“宁愿舍大钱去缉毒、戒毒,不愿花小钱来教育防毒”的投入思路亟待改变,建议有关部门建立全面科学的禁毒工作投入体系,从现在开始就行动起来,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和投入来推进我国禁毒工作的协调发展。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四川省委会副主委、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

猜你喜欢
摇头丸冰毒戒毒
基于时间分辨免疫分析的冰毒检测微流控芯片
摇头丸类隐语的形成规律及其应用价值
浅谈戒毒康复爱心基金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应用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自首现象浅析
论自愿戒毒:法规范、定位与制度创新
从“白粉妹”到“戒毒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