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微型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突出的贡献,但其融资困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本文对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困境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总结了形成困境的原因,进而展开对策的探讨,提出了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困境;对策;原因
有统计数据表明,目前中小微型企业在全国企业总数当中的占比为99.8%,其创造的价值占GDP总数的60%,税收占比46.2%,解决75%的就业,专利占比65%。由此可见,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中小微型企业的作用十分显著。我国中小微型企业陷入融资困境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分析我国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意义重大。
一、我国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1.直接融资难
其一,上市门槛高。对于企业来说上市融资是最显著的直接融资方式,但据沪深两市的规则要求,企业发行股票,需要3年的经营时间及连续盈利记录,股本总额至少3千万。对于中小微型企业来说,规模小,风险大,经营时间相对比较短。显然无法满足上市要求。同时中小微型企业技术实力不强,竞争力偏弱,也难以达到创业板的要求。
其二,债券渠道不畅。债券渠道的一个关键点在于企业信用。但目前我国中小微型企业在信用方面普遍较低。因此,投资者对除国债以外的债券信任度较低,加之中小微型企业知名度、风险评级不及大企业,中小微型企业的债券很难吸引投资者购买。
其三,民间融资受限。民间融资是我国中小微型企业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但由于由于我国民间融资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法律纠纷较多。加之我国民间融资长期处于地下运行状态,中小微型企业通过民间借贷融资的风险高。而且近些年国家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力度很高,也对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有一定的限制。
2.间接融资难
中小微型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在于银行信贷,但由于中小微型企业规模小,所需的发展资金相对来说就比较小。对于银行来说,中小微型企业的贷款属于小额贷款,风险大,期限短,成本高,所以对中小微型企业的信贷不重视,甚至尽量规避与中小微型企业相关的融资业务。尽管现阶段国内对银行改革已经卓有成效,中小型银行也在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的投资比例,但依然无法满足融资上的资金缺口。
3.资本供给不平衡
中小微型企业的竞争十分激烈且残酷。管理先进、技术含量高,符合市场潮流的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资本的宠儿,融资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甚至可能出现供给过剩的情况。但目前我国中小微型企业更多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实力较低、竞争力偏弱的企业,经营风险大,银行惜贷、民间融资比较混乱,风投资本不看好,这部分企业融资问题十分凸显。
二、形成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1.外部环境
(1)法律体系
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政府扶持力度不足是一个重要因素。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关于中小微型企业的法律法规方面的建设卓有成效。但指导有余,强制性不足,造成各种中小微型企业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不平等,有效的法律保障体系相对比较缺乏,这是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困境形成的根本原因。
(2)银行金融服务
我国银行体系以国有银行为主导,盈利模式相对单一,借贷客户集中。中小微型企业在借贷时,缺少担保和抵押物,风险高,信用较低。加之利率管制,无法冲抵风险,而大型企业信用较高,贷款风险低,自然获得银行青睐,银行乐于贷款给大型企业,而且银行信贷活动基本不受贷款金额大小的影响,自然会选择向大型企业贷款,对小额贷款不重视。
(3)民间金融服务
民间融资是中小微型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也是解决融资困境的关键。但民间借贷本身尚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中小微型企业从民间获取融资,并不顺利,甚至陷入法律纠纷当中。
从图推断,若该利益链当中的任何一环出现问题,必将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民间借贷长期以来缺乏监管及地下运行模式,不少中小企业既是债权人又是债务人。资金在熟人间不断转借,形成一条利益链。一个环节出问题,必将影响整个利益链,最终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特别是担保公司出现跑路现象时,就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利益链上的所有参与者都将受到影响。仅以P2P网贷平台为例,近日多家研究机构发布2016年上半年P2P行业数据及研究报告,2016年上半年全国新成立P2P平台总体呈现逐月减少趋势,相比2015年下降80.4%,截止6月底,问题平台数据占全部平台总量的50%左右,行业贷款余额增至6212.61亿元。至2016年6月底,全国仅有3105家正常运营的平台,问题平台及累积停业平台数达到1778家,问题平台涉及的投资人约28.8万人(不考虑去重情况),涉及贷款余额约180.2亿元。新增平台减少,问题平台增加,在于国家对P2P网贷领域的监管与整顿力度加强以及行业长期的无序竞争,导致风险积累和经营苦难,这也是造成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关键因素。
2.内部环境
从中小微型企业内部环境来看,由于规模小,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员工素质层次不齐,内部管理不完善,财务体系不健全,抗风险能力弱,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很大,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倒闭的可能性很高。就平均寿命而言,我国中小微型企业仅3.7年。抗风险能力低,降低了企业的信用度,间接抬高了银行信贷风险。
我国中小微型企业多数为独资或合伙企业,缺乏有效的发展战略,企业法人对于资本积累的意识不强,企业积累不足;财务管理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大部分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缺乏监督;企业的信用意识也比较单薄,且相关的征信系统不全面,中小微型企业的信用不容乐观。我国企业数量超5000万家,其中中小微型企业占比99.8%,而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信用管理中心网站的信用公示,截止2016年7月累计公布90批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其中第一批次只有1家企业,第90批有112家企业。从总体上看,随着国家政策的导向以及信用评价体系的逐渐完善,我国中小微企业在信用方面的发展呈上升趋势,但就A级以上信用等级获得公示的企业在大基数面前,少之又少。
三、破局对策
1.设置专业部门
设置专业部门为中小微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是有效手段之一。基于此,应建立相应的新机构或在原有机构上设置专门的部门,提供融资服务。加快推动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健全法制,规范民间借贷,降低中小微型企业直接融资的难度。推进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通过组建中小型城镇合作银行,联合城市商业隐含,建立有效的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渠道。
创造宽松环境
一方面,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融资环境,上文的原因分析中法律体系不完善是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关键。因此,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相应政策规范融资环境,明确中小微型企业的法律地位及权利,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坚决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澄清市场,使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阳光化、规范化。
另一方面,加快建设针对中小微型企业的信用体系,由于中小微型企业信用等级低且抗风险能力偏弱,大部分金融机构给予的信用评定不高,这样会影响一批信用较好且发展潜力较高的企业,限制其发展。工信部“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是一个很理想的信息交流平台,参考这一模式,建立自身的信用信息系统,是比较理想的举措。
2.加强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力度
提高中小微型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切实贯彻落实小型微型企业培育项目资助计划,提高政府扶持力度,近几年,对于中小微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由财政部门牵头落实,协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相关单位,通过财政扶持增加中小微型企业发展资金的规模;同时保留20%的采购预算空间,用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另外落实中小微型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简称担保机构)专项资金,支持担保机构的发展,为中小微型企业提供低费率担保服务。
3.发展风险投资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风险投资对于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帮助巨大,美国的中小微型企业,在风投资助下,有超过50%以上的企业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在风投的资助下,美国拥有80%以上的科技成果转换率。而我国在这方面不足20%。因此,推动发展风险投资,不失为一项重要的融资渠道,而且也利于促进企业内部环境的改造,形成良性循环。
4.加强自身经营
中小微型企业应加强自身经营,苦修内功,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资本的积累,及信用体系的建立,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信用形象,同时利用本身的积累,拓展内部融资途径。但关键还是需要自身实力过硬,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机制。
四、结束语
我国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困境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因素在于法律不健全,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最关键的渠道——民间借贷处于自身混乱状态,加上银行的不重视及企业自身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劣势。因此本文从融资困境及其原因出发,从法律体系、金融机构、融资环境、风投、自身经营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相信能够提供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春才,胡庆芳.我国中小微型企业融资环境研究[J].特区经济,2012,08:267-269.
[2]罗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国外经验与我国对策[J].企业经济,2012,07:116-119.
作者简介:雷德华(1985- ),男,壮族,广西南宁人,广西大学商学院金融学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