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致钰
摘 要:随着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及信息化逐渐深入,经济社会中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战略、经营和财务等风险,这些潜在风险逐渐成为企业进行深层次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制约要素,因此,风险管理显然已成为每个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内部审计因其在企业中占据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已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及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简单提出了几点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的策略。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关系;策略
一、关于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研究
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密不可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
随着企业风险的逐渐增多,企业必须增强风险管理,并在风险管理方案的定制、实施、评估与监督中提高其效率,但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而内部审计部门其特有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恰好能予以风险管理特殊的保障,这一关系也能从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的定义中表达出来。
新定义规定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与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机构实现其目标。
内部审计的定义阐述了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而风险管理拓展了内部审计的深度和广度,风险管理的发展对提高内部审计的水平也提出了新要求,促进了内部审计的新发展。
2.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交融互动关系
企业面临的风险愈来愈多、愈来愈复杂,降低企业的现实风险已成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必要前提。内部审计因其具备的整体性和独特性,理应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内部审计融入到风险管理中已成为企业运营发展必不可少的举措。
风险管理审计通过分析阻碍企业达到目标的各种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并审查内控制度、执行力度、监督力度、针对薄弱环节的改善措施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而对风险管理手段与控制措施对企业达到目标的影响进行分析。
上述两方面说明了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相互依存、联动发展的紧密关系。
二、关于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的作用的分析
内部审计旨在分析运用风险管理手段和控制措施,检测、评估和汇报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和充分性,提出审计意见,帮助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管理风险。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主要发挥以下作用:
1.咨询作用
内部审计是一种咨询活动。内部审计人员通过运用审计知识,在企业建立健全风险预防、控制和治理制度之前,针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国家政策等)以及企业的内部环境(企业的经济实力、竞争实力、人力资源优势、风险意识及抗风险能力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为企业提供合理的建议,进而规避风险。
2.检查和评价作用
内部审计部门主要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可行性和完善性分析,进而发现该制度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并提出改善建议。
内部审计通过企业实行的风险管理方式的可行性和风险管理主要目标的完成情况两个方面来分析评价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3.发现风险的作用
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风险管理过程的检查和评估以及对企业运营过程的审计,可以分析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企业潜在的风险,从而向管理层提出改进建议,以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重视,进而推动企业改善管理策略,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损失。
4.提示风险的作用
内部审计在日常审计过程中易发现风险,但发现风险只是一个前提,只有向被审计单位及其管理层进行提示所发现的风险,使之能采取措施控制风险,降低因风险导致的损失才是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
三、有效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的对策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障内部审计机构的合理性,增强内部审计独立性
针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可在董事会下属部门设置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受任于审计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层,其通过制定内部审计规章制度,规定内部审计的地位、权责以及审计流程。这种做法可以促使内审人员及时将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控制措施向高级管理层汇报,同时这也增强了内部审计的客观独立性,使其更充分地发挥监督、评价的作用,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2.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升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面临愈来愈多的风险,风险管理的水平也须随之提高,因此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技能以及职业素养也须随之提高。为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内部审计部门要改变过去的机构设置(如人员分工、部门设置等),广泛招纳更多具备审计技能的专业人员,增强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实力。从外部来讲,企业需要招聘更多具备专业素养的新人才,为企业注入年轻的力量;从内部来讲,可以培养企业现有员工在内部审计方面的专业素养以及审计技能,因企业内部人员更熟悉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而也能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另外,企业管理部门应积极组织内审人员深入学习风险管理知识、提升审计专业素养,大力支持内审人员参与到企业的风险管理中,树立更强的风险意识,将风险管理融入到内部审计中,从而能更准确地为风险管理提供帮助和支持。
3.加强内审与外审的联系,加强内审人员与管理层的沟通
内审与外审也是相辅相成、联系紧密的。内审为外审提供企业内部的相关审计报告,外审监督和评估内审工作的有效性。企业要增强内外审人员的联系与交流,更及时的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加以防范。此外,管理层人员要高度重视内审人员的工作,加强与内审人员的沟通,更深入的了解企业内部运营状况,为制定更完善的企业管理战略奠定基础。加强沟通与配合,也能促使管理者具备更强的风险意识,进而推动风险管理的发展。
4.大力创新内部审计的观念、方法与制度
随着经济更深层次的发展,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要求日益增加。现行的内部审计制度、观念与方法逐渐显示出与经济发展要求的不适应性。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应充分了解分析企业现处的的经济发展环境以及潜在的风险,从而把风险意识融入到内部审计工作中,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内审部门也应从保守的内部财务审计向适应公司发展的多方面经营管理审计转变;从单一的内部审计向内外部审计结合转变,完成内部审计的全面创新,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四、结束语
根据上述分析,在我国现行的经济发展常态下,实现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充分了解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大力巩固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明确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提升内部审计保障企业管理水平的能力,并推动企业完善风险管理系统,提高企业发现风险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水平以及企业控制风险的可行性水平,从而促使企业有效地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风险,进而提高企业的全面管理水平,保障企业的经营成果,促进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为企业实现最终战略目标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晓霞.企业风险审计[J].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1).
[2]陈智.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运用[J].财会月刊,2006(12).
[3]侯瑞霞.论内部审计与现代企业风险管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5).
[4]卓继民.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审计[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8).
[5]许谨良.企业风险管理[J].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