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采宜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意图
林采宜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部分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信用违约事件不断增加,市场风险偏好下降,使得低风险的利率债成为市场资金热捧的宠儿,而渐行渐低的利率催生的债券牛市使得债券市场杠杆率不断上升。与此同时,监管趋严和宏观悲凉共同导致的高收益理财产品萎缩,也促使部分资金被迫退出高收益金融产品,转向利率债,债券市场因而再呈烈火烹油的繁荣。在这“繁荣”后面,央行对杠杆资金形成的泡沫担忧也在逐渐增长,截至8月25日,信用债规模近42万亿元,占全部债券总额的70.13%,和6月底相比,两个月时间上升了6.86个百分点。从数据来看,8月份至年底几乎每个月都有850亿元到1200亿元之间的过剩产能债券到期,这些到期信用债一旦违约事件增加,避险资金进一步流向利率债。如何防范债券市场泡沫进一步扩大引起了央行的高度关注。
周三,央行在公开市场重启14天逆回购,从政策意图来看,可能希望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
第一,提高市场的资金成本,适当降低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也就是学界所称的“债市去杠杆”。最近半年以来,由于宏观经济预期悲观,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理财市场再次出现资产荒,利率债成为市场资金追捧的投资品种,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债市,债券市场活跃度空前,杠杆率在不断提高;数据表明,目前隔夜拆借的交易占比已经超过90%,过度的流动性导致央行担心债市泡沫,从而祭出14天逆回购作为流动性管理的工具。
第二,稳定市场的利率预期。今年以来,市场利率逐渐下行,目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降至2.73%,一个月同业存单收益率已经跌破2.5%(8月24日为2.43%),而且利率下行的预期仍然市场蔓延,这种预期部分导致了人民币资本外流的压力增大,自从去年811汇改至今,人民币兑美元已经贬值9%,人民币兑一篮子汇率走势的CFETS指数,也由年初的100左右降至目前的94附近,贬值近6%。
目前,人民币汇率波动中枢仍然存在下行压力,美元加息预期强化的国际金融环境下,为了缓解国内资本外流的压力,必须在国内金融市场上稳住人民币利率水平,目前,逆回购利率已经是货币市场的利率风向标,14天逆回购具有稳定市场利率预期的意图。
第三,化解下半年人民币准备金率下降、流动性进一步宽松的预期。从2015年2月以来,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的存款准备率分别下降了13%和23%,目前处于17%和15%的水平,仍然远高于国际银行业的平均水平,在宏观经济增长乏力的环境下,市场对央行进一步降准的政策举措存在比较强烈的预期,这时候,推出较长期限的逆回购,将从某种程度上淡化央行下半年继续降准的预期。通常而言,逆回购在释放流动性方面的功能类似于降低准备金率,只是整体规模较小,而且,通过各种期限逆回购的交替使用,还可以令资金的投放更加灵活、周期调节的节奏更加精准,比起降准这种刚性的宽松货币政策,逆回购的政策较为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