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杨,何正亚,沈念俊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 合肥 230001)
绿色建筑检测与评价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郭杨,何正亚,沈念俊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 合肥 230001)
文章根据现行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成果,从绿色建筑的室内环境、室外环境、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方面,综合分析绿色建筑技术检测参数、检测方法、抽样数量和评价指标,研发绿色建筑检测与评价系统并应用于绿色建筑实践。根据软件引导,测评人员能够有序的开展绿色建筑相关检测工作。
绿色建筑;运营标识;绿色建筑检测;绿色建筑检测与评价系统
2010年,国务院领导强调发展绿色建筑对促经济、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作用,只有按照绿色建筑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实施和运营,因地制宜进行建筑技术集成并规模化推广应用,才能实现“四节一环保”,落实节能减排目标[1]。
2012年4月,国家财政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明确将通过多种手段,力争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达10亿m2以上,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2]。
图1 全国绿色建筑设计与运营标识占比(2015年底)
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已评出4071项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4.72亿m2,其中设计标识3859项,建筑面积为4.44亿m2;运行标识212项[3]。
从数据分析来看,全面系统的绿色建筑运营实施效果数据非常欠缺[4][6],尽管各地已经开展了建筑能效测评和可再生能源测评工作,但都是点上的研究和数据积累,尚未建立绿色建筑实施效果测评技术体系。
结合我们在绿色建筑运行阶段检测中的实际项目经验,采用现场试验与实验室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得出适宜的绿色建筑检测技术,获得正确的技术参数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建立安徽省绿色建筑检测与评价系统,研究方法框图见图2。
图2 研究方法框图
根据研究方法,本绿色建筑检测与评价系统软件的技术路线如下。
根据现有标准和资料和安徽省《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DB34/T5009-2014),绿色建筑检测对象有:室外环境检测、室内环境检测、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暖通空调系统检测、给水排水系统检测、照明和供配电系统检测、可再生能源系统性能检测、监测和控制系统性能检测、绿色建筑年采暖空调能耗和总能耗检测和绿色建筑节能量测量。
通过分类绿色建筑检测对象确定所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类型,在此基础上选择检测方法。同时系统为用户提供所选择的绿色建筑检测范围、检测数量、检测方法,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测前期参考。
我国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规定的技术指标大部分只有定性描述,并没有进行量化。本系统通过量化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在比较实际检测值与评价指标值的差异,来评判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效果。
绿色建筑检测与评价系统架构如图3。
图3 绿色建筑检测与评价系统技术路线
绿色建筑检测与评价系统软件集成绿色建筑运营标识所要求的各项检测参数,用户输入或在线采集检测值,但要求用户上传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作为检测值的证明文件;自动生成绿色建筑运营标识检测与评价报告(内容包括检测与评价结论、绿色建筑技术内容、绿色建筑运营标识检测参数汇总与检测结果达标判定、证明文件等);汇总安徽省各第三方检测机构联系方式,供主管部门自助查验检测报告真伪。
绿色建筑检测与评价软件是一款绿色软件,将软件解压放入指定文件夹后,双击运行“绿色建筑监测和评价软件.exe”即可运行使用。
软件运行环境为xp、win7-32位、win-64位。
启动软件后进入登陆页面(图4),点击登陆即可进入软件设计页面。
图4 软件登陆页面
软件主设计页面见图5。上方是toolbar快捷栏,列出了软件的主要功能链接。左侧是分项检测的主菜单,列出了文件操作、模型操作、各检测内容分类等菜单。
主页面默认显示欢迎页面,根据不同功能和菜单链接主页面将会显示不同内容。欢迎页面列出了软件的特点介绍,同时有4个快速菜单:打开工程、工作目录、关于、联系我们。
图5 软件主设计页面
3.2.1 模型信息
点击上方toolbar的“模型信息”,主页面便切换到模型信息页面,展示了当前模型的房间的细节。
3.2.2 分项达标
点击上方toolbar的“分项达标”,主页面便切换到分项页面,展示当前各个检测章节及检测条目的检测内容的个数和评价的情况。
3.2.3 检测内容
点击上方toolbar的“检测内容”,主页面便切换到检测内容页面,展示了当前各个检测内容的详细内容和评价情况。
3.2.4 项目进展
点击上方toolbar的“项目进展”,主页面便切换到项目进主页面,展示了各个检测章节达标的整体情况。
3.2.5 报告书
点击上方toolbar的“报告书”,能生成项目的检测报告书。在项目信息“其它参数”页面,选择生成报告书类型。
点击上方toolbar的“设备在线”,能看到实时硬件检测信息。
在间隔时间输入时间,点击“开始”便开始实时读取硬件信息,点击“停止”便暂停读取,点击“结束”便将已经监测的信息保存。点击配置,可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硬件连接的信息。
点击上方toolbar的“绿建设计”,能看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评价条文,其中青色部分为控制项。
用户根据具体项目的绿色建筑星级,对应于星级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选择对应的控制项和评分项。最终具体措施体现在报告里。
安徽电力科研设计大楼位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繁华大道369号。安徽电力科研设计大楼工程,建筑面积25150m2,框剪结构,地下1层,地上主楼11层,低层有部分裙楼,建筑物总高度为53.70m。项目建设单位为安徽省电力设计院,设计单位为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安徽省电力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本次理论值标识对象为安徽电力科研设计大楼,项目外景见图6。
图6 安徽电力科研设计大楼外景
4.2.1 供热通风空调系统
该项目供热空调冷热源设于地下一层设备机房。热源设备为CWDR0.65-95/70-D型电热水锅炉×2台,配一套3230RTH蓄热装置;冷源设备为YSCACAS25CEE型螺杆式双工况冷水机组×2台,配一套5000RTH蓄冷装置。
项目主要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二层局部(档案室部分)、值班室、消防控制中心和电梯机房采用分体热泵型房间空调器+独立新风系统,三层的信息机房采用机房专用空调。
4.2.2 照明系统
照明灯具采用高效节能灯,选用发光效率高的节能型光源,一般场所选用T5荧光灯或节能型灯具,对有装饰要求的场所视装修要求,采用多种类型光源,对仅作为应急灯照明用的光源采用瞬时点燃的光源,应急照明作为平时照明的一部分时可选T5荧光灯或节能型灯具。节日照明及室外照明由专业厂家深化设计,在首层。机房层预留配电箱,室外照明采用漏电保护。
为了便于管理和节约能源,以及不同的时间要求不同的效果,汽车库照明采用集中控制,办公走廊等公共场所的照明采用集中控制,楼梯间照明采用就地控制,其他走廊的应急照明采用消防集中控制的方式。
另一方面,在建筑规划布局、建筑单体设计时,进行科学的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设计,以充分利用自然能源。
该项目为运营一星级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检测是基于常规建筑节能验收以及其它一些国家地方政策法规验收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对于之前已有的检测验收证明文件,该软件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纳作为绿色建筑实效运行结果的证明文件的部分或者全部,达到降低抽样数量或者完全无需再进行额外检测的目的,实现降低检测成本。
目前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很多,但绿色建筑星级运营标识建筑很少,主要是绿色建筑星级运营准备的资料繁杂,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该软件依托安徽省《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DB34/T5009-2014)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标准中各检测参数,在实际项目检测过程中,根据软件引导,能够有序的开展绿色建筑相关检测工作,在完成软件要求的各项检测后,通过软件对是否达到绿色建筑星级运营标识要求进行判断并生成自评报告,极大的推进了绿色建筑检测工作。
根据软件提示,输入绿色建筑运营标识相关的各项目检测值,部分参数达标情况见图7~8。
图7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评价
图8 卫生洁具检测评价
软件生成的报告书如下:
根据现行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成果,从绿色建筑的室内环境、室外环境、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方面,综合分析绿色建筑技术检测参数、检测方法、抽样数量和评价指标,运用系统集成的方法,汇总绿色建筑技术检测参数和评价指标,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和实验交叉验证的方式核定评价指标,组建绿色建筑检测与评价数据库系统。
软件允许用户提供正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用户输入检测值并上传检测报告到软件中作为证明文件,软件采信作为绿色建筑实效运行结果的证明文件的部分或者全部,达到降低抽样数量或者完全无需再进行额外检测的目的,实现降低检测成本。
软件软件能够直接接入仪器设备,当某项参数未检测,在检测人员设置好相应设备参数后,软件能够进行现场实时数据采集、显示并自动存储。
软件集成安徽省《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DB34/T5009-2014)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标准中各项检测参数,在实际项目检测过程中,根据软件引导,能够有序的开展绿色建筑相关检测工作,在完成软件要求的各项检测后,通过软件对是否达到绿色建筑星级运营标识要求进行判断并生成自评报告,极大的推进了绿色建筑检测工作。
[1]黄斌.基于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理论与技术实践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2]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J].建筑节能,2012(6):1-2.
[3]宋凌,张川,李宏军.2015年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统计报告[J].建设科技,2016(10):12-15.
[4]孙金金,梁一峰,孙大明.绿色建筑运行检测项目浅析[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3(7):33-37.
[5]孙大明.绿色建筑运行实效检测技术和项目实践[J].暖通空调,2012(10):73-76.
[6]李东平,王雅钰,李振全.运行管理和运营检测助绿色建筑实现“真绿”[J].绿色建筑,2015(1):33-35.
1007-7359(2016)05-008-05
10.16330/j.cnki.1007-7359.2016.05.002
郭杨(1970-),男,安徽肥东人,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学士,高级工程师,注册质量工程师。
TU201.5
A